閱讀的空間也需要呼吸

閱讀的空間也需要呼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後,我就特別喜歡買書。

倒不一定是為了內容,有時候只是單純喜歡那本書的樣子——封面設計、紙張質感、字體的排列,甚至是翻頁時傳來的氣味。一本書就是一件細緻的作品,而我,單單是翻開它,就感到幸福。那是一種很純粹的喜悅。

raw-image


書堆在地上,也堆進了生活


那時候,買書是輕鬆的事。只要喜歡,就帶回家。不過,家裡的空間有限,收書的難題總在慢慢浮現。


後來結了婚,有了孩子,屋裡的樣子也跟著改變。除了我和先生的書,還多了孩子的玩具、小車車、布偶……有些書沒地方放,乾脆堆在地上。有一陣子,還常常得面對孩子亂撕、亂畫書的意外。那時候,我不太敢再買書了。買了也不安心。


重拾閱讀,也重拾支持的心意


一晃眼,七年過去了。孩子們漸漸懂事,也開始學會愛惜書本,家裡也終於慢慢恢復了一點秩序。我才又開始想起「買書」這件事,也想念那種挑書、翻書的快樂。更想再一次,用實際行動支持那些認真做書的人。


不過,收納的問題還是在。後來讀到一本收納書,裡面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不要把書當成財產,而是把閱讀當作一場講座或課程。」那句話讓我想了好久。也許,一本書不一定要長久留在我們家,它只要被好好讀過,就已經完成它的使命。


書的離開,不是失去,而是流動


於是,我開始慢慢整理舊書。有些拿去二手書店,有些捐出去,也有些送給身邊的朋友。還有幾本,靜靜地放上漂書架,期待它們能再與別人相遇。不是為了斷捨離,而是希望它們能繼續流動、被看見、被喜歡。


這麼一來,家裡多了不少空間,我也能繼續買書,繼續閱讀。這些年來,數位出版的形式也越來越多了,閱讀不一定非得是紙本書。我開始接觸電子書、線上課程,甚至有時候單純付費支持一位內容創作者。那份支持的心意,和以前一樣。


給自己的新年禮物


去年跨年夜,我給自己一個小小的任務:「走進書店,直覺地選下一本吸引我的書,當作新年禮物。」這個儀式感很簡單,卻讓我開心了好幾天。


現在的我,努力讓閱讀變成一種流動的生活節奏。珍惜每一本來到我手中的書,好好地讀,也在它還美的時候,讓它繼續出發。願它能在不同的地方,遇見不同的人,繼續帶來故事與想法。而我,也會帶著這些片段,繼續前行。

avatar-img
Sandra 珊卓百味的沙龍
1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家對土屋有什麼想像呢?有一次我到雲林一間窯烤麵包坊旅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整片完整的土屋聚落,有一棟大概兩層樓高的土屋麵包店,圓弧的大門厚實的牆壁,米白色的石灰非常的美麗而後面有一棟日式的主建築。 我在那裡遇到了一位店員小姐,她說自己會來這裡上班就是懷抱自建土屋的夢想,土屋冬暖夏涼對土地友善、外表
充滿綠意的生態瓶讓桌面上多了一個自然放鬆的角落,不只容易DIY還很好照顧,內部自然的水循環形成安靜的世界,不管是家庭、辦公室、教室都很適合。
在蟲鳴鳥叫中起床,豐富的自然景色和活動區,內有小木屋獨棟的設計孩子們也可以開心玩耍,東勢林場是一個只要短程的山路就能到達的世外桃源。
大家對土屋有什麼想像呢?有一次我到雲林一間窯烤麵包坊旅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整片完整的土屋聚落,有一棟大概兩層樓高的土屋麵包店,圓弧的大門厚實的牆壁,米白色的石灰非常的美麗而後面有一棟日式的主建築。 我在那裡遇到了一位店員小姐,她說自己會來這裡上班就是懷抱自建土屋的夢想,土屋冬暖夏涼對土地友善、外表
充滿綠意的生態瓶讓桌面上多了一個自然放鬆的角落,不只容易DIY還很好照顧,內部自然的水循環形成安靜的世界,不管是家庭、辦公室、教室都很適合。
在蟲鳴鳥叫中起床,豐富的自然景色和活動區,內有小木屋獨棟的設計孩子們也可以開心玩耍,東勢林場是一個只要短程的山路就能到達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