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華燈初上》的分析。
這次想講的不是音樂,而是成於此也敗於此的「懸疑元素」。眾所皆知,《華燈初上》的懸疑線是整個故事最吸引人,卻也是構成中最晚加入,與處理得最有問題的一條劇情。
在故事裡加入懸疑元素就會賣,大概是這幾年的戲劇甚至故事製作公式。
無論是正統推理、刑偵或懸疑等,這種明顯以找出謎團解答為主軸的類型劇,或是講述日常、情愛,甚至是職人類型的戲劇,也有很多編劇作者會在故事中埋下伏筆和疑問,試圖吸引觀眾去猜測劇情,以利大家敲碗下一集。
許多人會拿來討論的日韓劇公式,基本上就是在摸透這種模式後所歸納出來的內容:例如戲劇播出第一個禮拜後的最後一幕,通常會決定觀眾下禮拜是否會繼續收看,因此韓劇的第二集結尾通常都會寫得相當有力,甚至留有餘韻和伏筆。
或是因為日本收看週播電視劇的比例仍相當高,加上不同族群有各自收視的時間帶,因此通常會在禮拜一晚上(俗稱月九時段)播放較多人有興趣的愛情或是推理劇。愛情喜劇可以劇情內容療癒觀眾,而單集解決的推理劇則能帶來滿足,對禮拜一剛下班的上班族來說相當適合。
想當然,為了達到娛樂和商業的最大價值,戲劇裡的懸疑寫法也會有幾項公式或注意事項,順利使用後才能帶來巨大效果。
因為這類型的故事特色是主軸明確、謎團層層堆疊,線索設計妥當而畫面與節奏都會經過安排與設計。尤其如果劇情牽扯兇殺或刑偵類,主角通常被設定為劇情的第一視角,帶領觀眾逐步收集線索,最後完成屬於真相的拼圖。
我在很久以前上過的編劇課中,學到一個很有趣也很實用的理論,叫做「水面下的冰山」。意思是指,故事除了表面上公開給大家看的內容之外,一定也要設計伏筆或反轉(也就是水面下沒有看到的冰山),這樣故事裡的角色和事件才能隨著衝突將更多內容搬到台面上,並以此帶給觀眾有趣的觀賞體驗。
八點檔裡常見的身世之謎,以及懸疑線和謎團置於故事的運用,大部分都是遵循這樣的邏輯。只是八點檔的劇情演到現在,因為都成了老梗,看起來反而不像謎團和反轉,比較像是老調重彈。
(不過還是有一些八點檔劇情峰迴路轉得意外好看,大家有空可以研究)
而看這類型的戲劇樂趣也不會只有一種:可能是享受編導的超細心伏筆安排;也會有一起猜測劇情的興奮,更可能是當真相來臨的瞬間,觀眾身心會迎接的各種反應:滿足、震驚、不解或是讚嘆,總之大家都是為了讓自己的求知欲望得到紓解,並希望能因為戲劇創造出無法預期的情緒衝擊。
人畢竟是情緒性動物,追求情緒起伏非常正常。不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戲會看到生氣,當你觀劇沒有出現預期或超越預期的反應,很可能會對無法達到效果的作品失望,那接下來就是生氣了。
華燈讓我們生氣的原因並不多,但也十分關鍵——其中之一就是節奏。
相信說《華燈初上》節奏很慢的人,我們絕對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作品的節奏慢在哪裡呢?我們或許可以從謎團和線索的揭露開始談起。
整部作品因為預計要出場的角色很多,編劇又希望能寫到每個人的故事,因此前情提要變得十分冗長。最重要的謎團雖然在戲一開頭就出現,但劇情中間卻插了很多關於蘇和羅之間的過往與裂痕,同時還帶入光小姐們的背景和潘文成查案的細節,導致劇情推進相當緩慢,就連線索都沒有多丟幾個。
我的印象中,第一季應該還是懸疑線寫最多的一季了,起碼第一季前幾集的潘文成看起來是有在認真,只是事與願違、進度緩慢而已。令人最不耐的其實是故事一開頭便設定了劇情主線,但直到第三集(46分鐘*3=138分鐘),也就是說整齣戲演超過一部電影的時間,才真正觸及到整部故事的起點。
而後還有用整整一季的時間只揭露死者,第二季講了很多無關緊要的內容,在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幕才放出疑似兇手的聲音,第三季更是在前六集硬加入莫名其妙的跑路支線等等。不過第三季因為潘文成感覺有在處理事情,所以倒沒有非常無趣,只是覺得都最後一季還這樣令人很無言。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說第三季上架之後,一定很多人會去最後兩集找兇手,因為前面沒看大概也不影響什麼)
我認為整部作品的節奏並沒有很考慮觀眾的追劇情緒。尤其像我們這種很怕漏掉線索,平常也不會快轉作品的人,為了解開謎團而不停確認中間是否有拋出線索,但看到後面只覺得長路漫漫,捨不得關掉卻又沒有動力好好欣賞。
這裡分享一個確認節奏快慢的方式:
當你發現怎麼一小時的劇眨眼間就看完,那就代表作品的節奏明快、中間沒有冷場,讓你掉進精神時光屋;相反的,要是看到一半就在確認進度條,或是覺得怎麼都沒轉折發生,就表示節奏慢到讓你不耐煩了。
我的觀劇記憶中,日本和南韓算是製作懸疑和推理戲劇聞名的兩個國家(美劇我沒看><)。韓劇編劇金銀姬、朴惠蓮,請回答系列的申元浩導演、李祐汀作家,以及日劇編劇金城一紀與古澤良太等人,可以說是我心目中的懸疑界(或是謎團界)的翹楚們。
他們對於謎團設計、情節轉折與故事節奏的安排都非常熟悉,甚至用得極為巧妙。既能牢牢抓住觀眾們的好奇心,也很會安排故事的高潮迭起,讓情節和情緒都能達到高點,更會適時提供線索甚至誘導錯誤方向,提供觀眾們討論話題以迎接下一集的來臨。
各編劇代表作
金銀姬:signal信號、屍戰朝鮮、智異山
朴惠蓮:聽見你的聲音、皮諾丘、當你沉睡時
申元浩、李祐汀:請回答1997、1994、1988、機智醫生生活
金城一紀:BORDER、dele
古澤良太:Legal High、信用詐欺師
(他們的手法包含但不限於在線索公開的前一刻將畫面轉掉、不停丟出類似或可能的線索,但卻又在後續情節讓觀眾發現不是這樣,並重新進行一次相同輪迴,或是在觀眾們認為的既定結局中大翻盤,巧妙提升觀眾情緒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講到這裡,我們也能延伸到另一個覺得《華燈》敘事失敗的原因,反轉不夠。
很多人說只要第二季最後一幕的聲音別放出來,留到第三季就不會那麼失望,但我們倒不這麼認為,反而覺得問題正是出在第三季揭露謎底的部分——若是第二季再沒有任何線索出現,我大概真的會直接棄追。
畢竟在第一季後再八集,如果還是完全沒有演到兇手或是有關蘇的線索,觀眾們就不會把問題指向節奏,而是會開始懷疑編劇是否在耍弄觀眾了。
日劇的長青系列《信用詐欺師》至今能不停推出電影版,除了靠主演三人的顏藝和各個大咖加持之外,最重要便是因為編劇古澤良太在劇情反轉上堪稱鬼才。這三人組行騙天下,做了無數次可能會曝光的舉動,但最後依舊能成功脫身,靠的就是古澤編劇安排了各種反轉,而且非常緊湊,令人目不暇給。
推翻觀眾所認定的事實、給予原定的安排一個有趣而跳脫的方向,都是觀眾們在懸疑或推理劇中希望看見的內容。好比我們曾在PODCAST提到,第三季令人無力的原因,最多的確在於「兇手是花子」這件事情上,但原因並不是因為理由薄弱。
第二季結尾已暗示花子和阿達肯定知道些什麼,這時編劇就有兩種方向可以選擇,一個是選定花子為兇手,而為要提供觀眾驚喜感,他需要設計出一個有別於普通花子會選擇的殺人方式,或是揭露花子不為人知的一面,藉此製造反轉或是冰山被發現的感覺。
另一個方向則是大膽選用他人成為兇手,並讓這名兇手和花子在劇中有所互動,藉此讓觀眾們討論兇手到底是誰。編劇腦洞大開的話,甚至可以寫出第三種方向,提出一個完全沒被考慮過的劇情,藉此提供觀眾巨大反轉。
以上幾種方式沒有孰優孰劣,只看設計出來的橋段能夠挑起觀眾們多少情緒。但無論如何,都比中規中矩地將花子推出來當兇手還好。
的確,劇中她的殺人動機、殺人情緒的鋪陳都很飽滿,為何失手犯錯以及阿達下海幫忙,也能在之前的劇情中窺見、推敲。不過這樣一點也不有趣。觀眾們只有得到一個沒什麼驚喜感的花子,與結尾非常普通的作品。
同是懸疑台劇的《誰是被害者》中,有一個我很喜歡(雖然原著沒有)的設定,恰恰符合了觀眾們對反轉的定義與需求,那就是所有死者其實都是自殺。
劇情一開始,因為大家的死法都不像傳統自殺,而是故意佈置成他殺,誤導了許多觀眾(以及劇中的角色)以他殺的角度來收集資料。直到他們一路追查,因為收集到更多線索與消息,才發現事有蹊蹺——
當作品不停鋪陳成某個方向,直到最後一刻以更勁爆的方式在各個層面推翻你,才會讓人的情緒高漲起來。而這也是《華燈初上》雖然以懸疑路線驚喜開場,卻在結尾讓人大感失敗的原因。
看劇這些年,我們也逐漸理解了一些事情。
例如戲劇是由各方面的專業人才所組成的作品,導演、編劇、演員、攝影、音效、燈光,甚至是劇組行政都缺一不可,同時也是集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的產物。除了在故事呈現上,必須提供有趣的主軸、深刻的意涵,以及完美的鏡頭與音樂之外,在製作過程中,也必須顧及觀眾的情緒和理解能力等等。
《華燈初上》的故事立意並沒有不好,相反的,團隊用收視率與話題性證明,1980年代的年代感與女性故事有其市場所在。
不過既然選擇了懸疑元素,在劇情的節奏推進,以及如何兼顧觀眾的情緒與耐心等影響戲劇口碑的指標上,就有應該要達到的標準。在這點上,我們認為這齣戲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抓馬箱PODCAST連結
【Drama Box. 隨意聊聊】
S1#4 華燈初上,第三季爛尾你著忍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