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力量、成長,才是家庭的目標,不是和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了表面的和諧,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不敢自在地做自己…

在記錄片<做自己的大師>中

有一個案例是:媽媽為了家庭和諧,讓4個孩子中的老大(看起來成年了)掌管了家庭大局。

從他們的互動中不難拼揍出,家庭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做了些犧牲、都在忍耐,卻都為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見而感到委屈!

為了流於表面的和諧,

每天一起床後的家庭生活,其實反而充滿了衝突。

上週六下午,家庭安排了要帶孩子去看棒球賽

一早就提醒了翎:要把學校的潄口杯洗乾淨

早上渡過了一小段爸爸與孩子們的親子時間

翎答應螢幕時間結束後會去洗杯子

結果看完電視後,翎開始喊「我好累哦…」

賴在地上嗚嗚哀哀「我…想…睡…覺………」

接近翎的午睡時間了,我有點心軟

『反正今天才週六,孩子還有一天半的時間可以完成』我心想

差點就直接脫口「好啊,那妳先睡吧」

話沒出口,我反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趁著假日,是時候該解決這個議題了:翎享有決定的自由,但經常拖延了作息時間,影響了全家人後續的行程。

我待在翎身邊,問:「妳剛才說看完電視要洗杯子,現在看完了妳說妳好累、想睡覺。所以妳的意思是什麼呢?」

翎不回答。

我:「妳想說一說妳有什麼想法嗎?」

我本想著,翎若自己主動說要先睡,我就尊重她。

再問了一次。

但,翎還是不回答。

我刻意不提出解決辦法:「那妳要先睡嗎?睡醒再洗?」對我來說,這樣變成是我默許了。如果翎真的很累,她必需自己提出這樣的解決方案。

#孩子不決定那就我決定

於是我開口:「看起來妳不想決定,那我就協助去做妳原本說好的,去洗杯子吧!」

翎開始躺在地上扭、一邊哀「我太累了…我好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著翎有意無意地甩著巾仔,

當然,微微地甩到我的腳。

甩到我第二次時,我表態了:「如果妳再甩到我一次,我會把妳的巾仔拿走。」

想當然爾,翎試探性地再用~又甩到我了!

我把巾仔收到高處,接著翎就整個「大爆炸」了,開始瘋狂地哭。

我把翎抱到床上讓她踢床,只要她跺到地板,我就再把她抱回床上。我時而待在房內、時而在房外陪她。整個過程我的內在是穩定的,雖然我外在的姿態是驅向堅定的那一端更多,但我一絲怒氣也沒有。

就這樣,1個小時過了。

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

但我想透過這個機會,讓孩子明白

#媽媽在溫和堅定的同時,也並不害怕衝突

有些時候,衝突也可以是策略之一

後來翎試著自己去櫃子處取回巾仔,我又把巾仔放得更高。

翎氣惱了,正面對著我,開始使「魯功」

(老實說翎的魯還是很收斂,是有尊重我的魯法)

老公此時介入,把翎帶到書房。

10來分鐘後,一大一小,出了書房,氣氛不一樣了,翎臉上有笑容,老公陪著翎,開始有說有笑地洗杯子。

事後我與老公討論,他怎麼做到的?

老公:「沒辦法,孩子妳生的,有妳的基因…」

(哇靠…被黑了!)

我:『我知道,我很包容啊!』

我說的是事實,整個過程我都沒有生氣

老公:「是啊,不過只有包容是不夠的,還是要給予翎”適合她的”引導方式,才能引導她到我們期待的目標。」

天啊,這段話也太有智慧了吧!

我有種感覺,這半年來,每次當孩子設了權力鬥爭的坑洞時,我就退出、繞道而行(孩子魔高一尺媽媽道高一丈~嘿嘿!) 長久下來,翎想鬧,卻總是鬧不起來,感覺一直沒戲可演…也許日子久了,她內在也有一股憤怒吧!

這次的經驗,對我是特別的,因為真的很久沒有被孩子這樣盧了!或者說...我很久沒有這麼「硬」的對孩子了!然而,整個過程中,我心裡都有一股篤定的感覺,只是試著、感受著、調整著、行動著。

我心中有一個目標:衝突不見得是壞事,我也刻意營造了情境,要讓翎發洩、同時也趁這次機會,處理翎對於「造成別人困擾」她自己卻不覺得有困擾的這個議題。

前陣子花了3個篇幅在寫「不一致的一致」

我並不認同罵小孩、或暴力的行為

我更想表達的是

#我們究竟是否對於自己的做為有所覺察?

只要我們在行動的當下有意識到:

自己這樣教養,會對孩子、和自己,產生什麼影響?

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也願意負責

就算事後證明我做錯了,我也能負責

那這份「有覺知」的教養,有誰有資格說它不好?

在教養上,我還是會犯錯,就像這次翎的事件一樣,也許我不覺得自己在權力鬥爭,但如老公說的,翎的解讀可能就是。事實上,也沒有人知道「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但,不論我在教養的應對上,做對了或做錯了(對錯其實都是事後論),我是不壓抑自己的、因此我不會感到委屈。

我在以做自己的方式「做媽媽」的同時,是有把”我的行為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影響”納進來考量的。我喜歡自己是這樣的媽媽。不完美,但完整而真實的媽媽。

-

「我不會讓她接管,我會以她為榮、我尊重她、愛她,但不是讓她接管。」

「愛、力量、成長,才是家庭的目標,不是和平!」

---Tony Robbins

這兩句話,獻給在教養中努力著的父母們。

只要我們開始學習,我們已經在路上了

養育孩子

#需要覺知

#需要接納自己不會總是做的又對又好

#不需要跟別人比較

最後,老公說他在書房裡讓翎冷靜下來的方法是:

帶著翎畫畫。

在她冷靜下來後,才慢慢引導她 #一次做一件事

1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2爸比陪妳洗杯子

3跟媽咪道歉甩到她的腳

4跟媽咪拿回心愛的巾仔

不得不說,我老公真的專治歹剃頭

(對我也是歹剃頭~怎樣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78內容數
2025/05/05
在早餐店,約莫5歲的男孩跟著媽媽剛走進來,坐下後,孩子開口的第一句話是: 「手機!」 「手機!手機!」 「我要手機!!!」 媽媽因為要用手機點餐,跟孩子說明後,孩子依然跳針 「手機!我要手機」 整個早餐店都是孩子的聲音,周圍的食客不禁輪流投去隱晦的目光。媽媽的尷尬與孩子的焦躁,在空氣中凝
Thumbnail
2025/05/05
在早餐店,約莫5歲的男孩跟著媽媽剛走進來,坐下後,孩子開口的第一句話是: 「手機!」 「手機!手機!」 「我要手機!!!」 媽媽因為要用手機點餐,跟孩子說明後,孩子依然跳針 「手機!我要手機」 整個早餐店都是孩子的聲音,周圍的食客不禁輪流投去隱晦的目光。媽媽的尷尬與孩子的焦躁,在空氣中凝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