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是由一個球型(股骨頭)及杯狀物(髖臼)所組成,四周包圍著強力的關節囊及肌肉韌帶。髖骨
關節炎代表這關節的軟骨長期磨損後,
關節勞損,表面不再光滑,令正常光滑的軟骨逐漸磨損,造成軟骨磨損而發炎、疼痛。
- 通常為50 歲以上
- 亦常見於過重人士
- 兒童時期髖關節未能正常發育
- 兒童時期骨骼血液供應不足,導致髖部永久受損
- 長短腳或脊柱側彎
- 長期站立或跛行
- 參與跳躍或打功夫類別的運動
- 髖關節曾經受過傷或接受手術的人
- 髖關節疼痛,受影響髖關節承受重量時會產生痛楚,例如走路、或久坐不動時
- 髖關節腫脹、變形
- 肢體的活動受限制,可能令患者難以進行某些活動,如在矮椅上坐下和起來、上落車、如廁等
- 走路困難、跛行
關節炎治療一般以消炎止痛及改善髖關節功能為目標,利用藥物及
物理治療均可有效改善病情,而患者於
物理治療期間應減少患處的活動,避免髖關節再受到過度的摩擦。電療、水療、針灸、關節舒整術可幫助減輕痛楚。
物理治療師會施行手法治療,改善關節的活動幅度及伸展繃緊的肌腱,並配合針對髖部肌肉的強化鍛練。倘若長年期的復康治療也不能有效減低症狀,並且影響走路和彎身等日常活動,患者可能要考慮找醫生施行可考慮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但事前要了解手術的優劣和正確期望。
- 避免身體超重,或重覆髖部負荷的動作
- 保持良好坐姿,避免蹺腳或側坐
- 如患者的病因是由於長短腳引致,需穿上度身訂造的矯形鞋墊
- 適當的運動包括伸展和強化髖關節周邊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