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勝選,阿拉伯世界關注哪些重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美國大選行至今日,輿情變幻風起雲湧,計票結果峰迴路轉。在亢奮與怒意對峙下,雖有法律戰隱憂,卻已漸現明朗:拜登(Joe Biden)終在11月7日正式突破270張選舉人票門坎,奪下通往白宮的入場券,後特朗普時代悄然到來。

於阿拉伯世界而言,特朗普(Donald Trump)象徵了美國中東政策的單邊主義轉向:在退出《伊朗核協議》(JCPOA)、改行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背景下,美國加大了拉攏以色列與沙特力道,從2017年12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2019年3月承認以色列擁有戈蘭高地主權、2020年2月提出《以巴世紀協議》,到選前力促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蘇丹建交等,美國經緯了日漸明晰的中東對峙格局,巴勒斯坦則徹底淪為戰略棄子。

而於軍事部署規劃上,特朗普延續了奧巴馬(Barack Obama)的「降低軍事介入」基調,且力道更為猛烈,先是在2019年10月自敘利亞大幅撤軍,退出俄羅斯、土耳其、伊朗的地緣競逐戰;又於2020年2月同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終結了長達18年的阿富汗戰爭,承認塔利班的執政權與統治現狀。

raw-image

四年的大刀闊斧,雖有好評,卻也爭議如雲。如今特朗普連任之路已斷,其與團隊的中東戰略自然面臨挑戰。對此發展,阿拉伯知識精英們各有預測,字裏行間,既透射對美國的未來想象,也暴露對中東的規劃預測。

美國何去何從

針對這場四年一度的白宮爭奪戰,阿拉伯精英們在預測特朗普的政治命運時,也分析了美國的國運發展。

raw-image

美國事務研究者明沙維(Muhammad Al-Minshawi)於《並非選舉,而是對特朗普的公投》《即便敗選,特朗普仍會留下》等文中分析,特朗普於2016年的勝選並非偶然,而是美國的保守派、白人至上主義者、底層工農相彙集後,以共和黨為名目,所發動的政治革命。這股力道將不因特朗普落選而削減,而是轉移至參議員科頓(Thomas Cotton)、前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與現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手中,「特朗普主義」也將持續於美國政壇發酵。

政治經濟學研究員優素福(Mustafa Youssef)則於《美國大選,走向更公平的經濟與更人道的世界》中指出,特朗普執政期間,不僅未能改善經濟不平等,更炒作諸多身分政治議題,致使社會分歧加劇,將受美國民意反噬。優素福也提出幾位前景看好的民主黨新星,認為足以承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衣缽,其分別是當選密歇根眾議員的特萊布(Rashida Tlaib),當選明裏蘇達眾議員的奧馬爾(Elhan Omar),以及當選紐約眾議員的科爾特斯(Alexandra Ocasio-Cortez)。

raw-image

突尼斯作家特雷基(Malik Treki)也在《西方霸權的另一個棺材釘》中表示,特朗普主義具有雙重含義,一是為數百萬美國人民的靈魂服務,二是為美式民主、西方霸權的棺木再封一釘,既摧毀美國於自由民主陣營的代表性,更傷害西方聲譽。到頭來,特朗普除了加速西方衰落外,並無明顯建樹,對此特雷基甚至引用《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的「中國的網民們很希望你連任。因為你能讓美國變得古怪,讓世界討厭,促使中國團結」一語加以說明。

而針對此次選舉會否引發政變與內戰,明沙維在《美國將去往何方》一文中表示,選舉爭議衝擊了美式民主兩大基石:真相與信任,加上特朗普顯然有意爭取重算選票,而非恭喜拜登勝選,更讓權力移轉蒙上衝突陰影。然而明沙維也指出,儘管美國眼下社會分歧嚴重、政治極化激烈,但與阿拉伯世界相比,美國憲法是種清晰的「政治遊戲規則」,一旦爆發政變,形同摧毀所有美國人的「頭頂聖殿」,眼下局勢尚不至如此發展。

科威特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加卜拉(Shafiq Nazem Al-Ghabra)則於《最艱難的美國大選》一文中分析,此次選舉的極化與撕裂程度創下美國曆史紀錄,拜登吸引了以城市為基地、擔憂新冠疫情的支持者,特朗普則橫掃重視經濟勝過防疫的鄉村,雙方几乎勢均力敵。隨着特朗普不願承認敗選、進而發動法律訴訟,美國社會將進一步極化,但政變與內戰應不會發生。

綜上所述,阿拉伯精英大抵認同特朗普對美「摧枯拉朽」的論調,但談及美國何去何從,則是樂觀與悲觀並陳。

raw-image

中東何以前行

而在美國的未來中東戰略上,阿拉伯精英也有不少分析。

埃及作家迪亞卜(Mohamed Abdel Hakam Diab)於《尚未結束的美國大選之戰》中抨擊特朗普的中東戰略,認為其激起阿拉伯民眾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憤怒,並讓「自由主義」成為一般人眼中,比「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更危險的存在。倘若特朗普再執政四年,其將進一步拉攏沙特等「阿拉伯大陸」統治者,牢牢蠶食中東的石油利益。

然而另位埃及作家納瓦爾(Ibrahim Nawar)則於《下任美國總統和中東》中分析:放眼中東,除了伊朗與巴勒斯坦外,幾乎所有領導人都希望特朗普勝選,原因一來是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與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關係密切,致使民主黨在阿拉伯各國中聲望極低;二來特朗普不主打自由民主價值,對卡舒吉(Jamal Khashoggi)案等輕輕放過,各國強人自然樂見。

納瓦爾進一步指出,在絕大多數以色列人眼中,特朗普必須獲勝,才能一勞永逸締造以阿和平,進而徹底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各阿拉伯領導人也希望特朗普持續打壓伊朗,推遲其戰略崛起,並向各國出售新式武器,強化國防。

raw-image

同此脈絡,柏林大學埃及研究員哈提卜(Taqadim Al-khatib)也於《美國大選,世界體系去往何方》中表示,特朗普的落選將損及沙特王儲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與埃及強人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的恣意空間。自阿拉伯之春起,中東的權力平衡逐漸改變,俄羅斯借敘利亞內戰滲入中東,伊朗與土耳其則以新強國之姿崛起,美國的霸權角色相形衰微,從而激發特朗普以拉攏獨裁者、單邊主義等猛藥,維繫今時不同往日的美國威信。然而拜登上台,便意味猛藥終結,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將重回過往鼓吹民主自由的外交基調。

摩洛哥記者阿努茲拉(Ali Anouzla)也於《美國大選對阿拉伯世界意味着什麼》中指出,美國在中東的失勢並非始於特朗普任內,伴隨各方的軍事介入,美國接連撤軍顯得突兀而不合時宜,但特朗普用以「重新參與中東」的途徑,卻非強化美國在阿拉伯人民心中的價值形象,而是走向完全偏袒以色列、拉攏海灣強人的極端途徑。如今改朝換代,有鑑於拜登過往曾承諾撤銷對沙特介入也門內戰的支持,美國與海灣的親密度將不如特朗普時期。

綜上所述,阿拉伯精英們對美國話語權的衰弱皆有所感,也認為拜登將重回奧巴馬時代的傳統美式價值路線,構築較不單邊、緩和對伊朗關係、相對關注巴勒斯坦的美國中東藍圖。然而此舉能否能重挽美國的失語,尚需時間考驗,正如拜登何以治癒極化的美國社會,也需時間醖釀。選舉會過去,挑戰卻正要開始。

本文發表於:

2020年11月8日《香港01》:

拜登勝選 阿拉伯世界關注哪些重點?
美國大選行至今日,輿情變幻風起雲湧,計票結果峰迴路轉。在亢奮與怒意對峙下,雖有法律戰隱憂,卻已漸現明朗:拜登(Joe Biden)終在11月7日正式突破270張選舉人票門坎,奪下通往白宮的入場券,後特朗普時代悄然到來。…www.hk01.com

2020年11月日《多維新聞》:

拜登胜选 阿拉伯世界关注哪些重点
美国大选行至今日,舆情变幻风起云涌,计票结果峰回路转。在亢奋与怒意对峙下,虽有法律战隐忧,却已渐现明朗:拜登(Joe Biden)终在11月7日正式突破270张选举人票门坎,夺下通往白宫的入场券,后特朗普时代悄然到来。…www.dwnews.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80會員
437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9
在陸劇出海的板塊中,阿拉伯是最難想像的地帶。
Thumbnail
2024/03/29
在陸劇出海的板塊中,阿拉伯是最難想像的地帶。
Thumbnail
2023/03/16
3月10日,伊朗及沙特阿拉伯(又稱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在北京取得談判突破,宣布同意恢復外交關係及相互重開大使館。
Thumbnail
2023/03/16
3月10日,伊朗及沙特阿拉伯(又稱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在北京取得談判突破,宣布同意恢復外交關係及相互重開大使館。
Thumbnail
2022/06/15
自從俄烏衝突成為話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口號也隨之而起,並在國際輿論場激起回聲。
Thumbnail
2022/06/15
自從俄烏衝突成為話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口號也隨之而起,並在國際輿論場激起回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7月21日,在洶湧難止的勸退聲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放棄競選連任。毫無疑問,這是7月13日特朗普(Donald Trump)遇襲後,美國大選的又一高潮,也是台灣輿論繼「美國版319」後,又一個引發討論的新聯想:「美國版換柱」。
Thumbnail
7月21日,在洶湧難止的勸退聲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放棄競選連任。毫無疑問,這是7月13日特朗普(Donald Trump)遇襲後,美國大選的又一高潮,也是台灣輿論繼「美國版319」後,又一個引發討論的新聯想:「美國版換柱」。
Thumbnail
# 拜登退選的影響 ## 政治格局的變化 如果拜登退出2024年總統競選,這將會對美國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拜登是民主黨的資深政治人物,其退選將為黨內留下權力真空。這可能會促使其他民主黨籍政治新星浮現,並重塑黨內的權力平衡。同時,這也會改變共和黨的選舉策略和競選焦點。共和黨可能會調整
Thumbnail
# 拜登退選的影響 ## 政治格局的變化 如果拜登退出2024年總統競選,這將會對美國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拜登是民主黨的資深政治人物,其退選將為黨內留下權力真空。這可能會促使其他民主黨籍政治新星浮現,並重塑黨內的權力平衡。同時,這也會改變共和黨的選舉策略和競選焦點。共和黨可能會調整
Thumbnail
为了让莫斯科为其乌克兰战争付出代价,并将中国排除在中东技术交易之外,美国总统试图依靠旧的海湾联盟。 沙特阿拉伯吉达 — — 他在沙特阿拉伯与一系列阿拉伯强人进行了痛苦的遭遇本周末,拜登总统不断回到与美国盟友恢复关系的单一原因,这些盟友在他经常描述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的斗争中站在了错误的一边。
Thumbnail
为了让莫斯科为其乌克兰战争付出代价,并将中国排除在中东技术交易之外,美国总统试图依靠旧的海湾联盟。 沙特阿拉伯吉达 — — 他在沙特阿拉伯与一系列阿拉伯强人进行了痛苦的遭遇本周末,拜登总统不断回到与美国盟友恢复关系的单一原因,这些盟友在他经常描述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的斗争中站在了错误的一边。
Thumbnail
自拜登(Joe Biden)就職起,美國便持續修復前朝留下的政治傷痕,包括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巴黎氣候協議,接着凍結特朗普(Donald Trump)批准的對沙特、阿聯酋軍售,甚至宣布不再支持沙特介入也門內戰。然除卻前般舉措,仍有一事令美國裹足不前,那便是重返伊朗核協議(JCPOA)。
Thumbnail
自拜登(Joe Biden)就職起,美國便持續修復前朝留下的政治傷痕,包括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巴黎氣候協議,接着凍結特朗普(Donald Trump)批准的對沙特、阿聯酋軍售,甚至宣布不再支持沙特介入也門內戰。然除卻前般舉措,仍有一事令美國裹足不前,那便是重返伊朗核協議(JCPOA)。
Thumbnail
拜登團隊將會聽任中共以清晰的途徑「恢復」中美關係,破壞華盛頓的「新冷戰」立場,並重啟全球霸權野心。
Thumbnail
拜登團隊將會聽任中共以清晰的途徑「恢復」中美關係,破壞華盛頓的「新冷戰」立場,並重啟全球霸權野心。
Thumbnail
以國際事務來說,拜登選擇「重返國際組織和協定」或是「去修復和盟邦的關係」雖然本身不是壞事,但重啟多邊主義是否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的挑戰,和習近平治理下經常是迅速實行鐵腕政策,會是未來拜登的外交國安團隊最大的隱憂...
Thumbnail
以國際事務來說,拜登選擇「重返國際組織和協定」或是「去修復和盟邦的關係」雖然本身不是壞事,但重啟多邊主義是否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的挑戰,和習近平治理下經常是迅速實行鐵腕政策,會是未來拜登的外交國安團隊最大的隱憂...
Thumbnail
拜登和川普總統在普選中的得票其實都破了美國選舉史上的紀錄,然而,就連一些傾向拜登的支持者都承認,投給拜登的選民很多可能並非真心支持這位一輩子都在華府政治圈打滾的老政客,而是基於長期以來對川普的不滿、加上疫情與 Black Lives Matter 抗議活動的催化,才讓拜登的得票數火箭升空...
Thumbnail
拜登和川普總統在普選中的得票其實都破了美國選舉史上的紀錄,然而,就連一些傾向拜登的支持者都承認,投給拜登的選民很多可能並非真心支持這位一輩子都在華府政治圈打滾的老政客,而是基於長期以來對川普的不滿、加上疫情與 Black Lives Matter 抗議活動的催化,才讓拜登的得票數火箭升空...
Thumbnail
美國大選行至今日,輿情變幻風起雲湧,計票結果峰迴路轉。在亢奮與怒意對峙下,雖有法律戰隱憂,卻已漸現明朗:拜登(Joe Biden)終在11月7日正式突破270張選舉人票門坎,奪下通往白宮的入場券,後特朗普時代悄然到來。
Thumbnail
美國大選行至今日,輿情變幻風起雲湧,計票結果峰迴路轉。在亢奮與怒意對峙下,雖有法律戰隱憂,卻已漸現明朗:拜登(Joe Biden)終在11月7日正式突破270張選舉人票門坎,奪下通往白宮的入場券,後特朗普時代悄然到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