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美股震盪 股票該賣還是進場撿便宜?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逢低買進策略失效了嗎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自從年初一月五日的高點18619開始下跌後,指數一直未能突破新高,尤其明顯受到俄烏戰爭造成原物料短缺、中國清零政策造成生產供應斷鍊危機、美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飆破40年新高而聯準會被迫升息的三大因素影響,前兩年美國無限QE量化寬鬆政策下的震盪逢低買進等回漲就賺的策略似乎失效了?

美國聯準會因為要救疫情對失業恐飆高的影響,所以啟動無限QE政策,像類固醇一樣,有效,但有後遺症,從2008年金融海嘯啟動QE政策,向市場注入資金後,股市連年上漲,特效藥用上癮了,遇到2020年疫情更是不顧一切火力全開,像是24小時開印鈔機無限送錢,市場錢多就流進股市,推升股價,造成股市狂熱。

過多資金追逐較少的物品或資源,加上疫情導致產業端斷鍊,公司預期缺貨而提高庫存,加速供不應求的局面,造成物價上漲,美國的CPI目前屢屢高達8%以上,這就是QE的副作用,物價上漲尤其會造成中低端人民基本生活壓力,美國聯準會不得不藉升息及減債兩大手段來把錢收回,減少市場流動性,由於通膨太過嚴重,美國聯準會升息的速度及幅度還可能加快加大,讓企業借貸利息壓力加重,縮減購債規模更會讓市場對風險資產如股票被重新定價,股票價格就會下跌,所以今年股市整體往下跌的趨勢是很明顯的,台灣也無法不受牽連置身事外。

raw-image

下半年股市趨勢怎麼走

要準確預測未來股市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因為我們不可能預知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只能依照目前情勢判斷跟推測,因為美國聯準會的三大主要任務是擴大就業、穩定物價、調控長期利率,主要不是「救經濟」,目前失業率已經降到很低,但物價飆高失控,聯準會不得不再出手,只有把市場過多資金收回,才能抑制通膨,股市下跌也將是減低資金流動性的副作用,市場資金會流往政府,佔台灣股市約40%的外資也會開始把錢從台股抽走,而且外資部位龐大,一旦開始動,都是連續的,外資今年也不斷從台股撤資,所以今年上半年股市也都是不斷偏跌,即使是護國神山也是跌跌不休,剩內資投信跟一般股民堅守。

但以2022年疫情致死率變低,各國對疫情管控終將趨緩,國境與貿易不可能永遠封閉下去,疫情的紅利終會褪去,這也可以從美國串流媒體巨擘NetFlix因訂戶數據難看,大幅下跌的股價可看出,或是台灣電腦業如華碩首季庫存天數持續上升至149天的狀況就能嗅到山雨欲來的趨勢,公司與產業,乃至於整體股市下半年都很難樂觀。

raw-image

已經在車上該怎麼辦

目前手中還有持股的,除了原本就長期投資的資深股民,目前這種程度的波動其實不會太在意,其他的部分扣除做極短期價差操作的族群之外,不少是前兩年暴漲時期進場,嚐到甜頭沒有見好就收,甚至逢低再加碼的人,還有一類就是初入股市就直接套在高點變「長期投資」的人,因為股價已跌,賣出就是實際的損失,所以要目前還持有股票的人賣出,恐怕也過不了心理的坎。

如果有持續在加碼的人,可能要規劃一下自己逢低加碼的區間跟幅度是多少,避免以為是逢低好機會,但其實是加碼在山頸,萬一跌到山腰甚至是山谷底時卻早已沒了銀彈,造成資金壓力,許多人會在碰到股市崩跌時受不了巨幅的虧損,結果賣掉後沒多久股市就反轉向上了,或許把加碼的區間再拉低一些比較保險。

如果是在股市高點才進場的投資人,可能是新手就碰到倒楣事,這時候可以評估一下當初買進股票的原因只是想賭一把賺價差,其實也不是真的了解這擋股票?還是真的看好其長期投資發展潛力,如果是前者可能可以考慮停損賣出當繳學費,但如果是後者真的對公司很有信心,比如買的是台積電,那或許留著會比較好,反正有一天它可以漲回來,或是光靠股利多年後也有回本的一天,那就留著吧,只要目前不缺這筆資金急用就好。

raw-image

上車撿便宜時機到了嗎

對於手中持股少,或是已經準備好預算想進場的人來說,總會擔心現在是不是跌得夠低了,跌了幾天又大漲,是否該再等等?對於股市走勢或股價的預測沒有人能夠保證,但是以目前大環境的趨勢來看,股市總有升降循環,原本從2008年到2020年歷經12年的大多頭也該進行到下降循環,但因為疫情讓美國聯準會大力干預,經濟變成飆速陡升,但昇得快,通常也會跌得猛,,隨著今年疫情紅利逐漸退散,聯準會回收資金,企業庫存過剩,都將會反應在股市與股價的跌幅上。


更多完整文章內容,請轉至主站加入會員閱讀
https://maotalkin.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頭鷹的沙龍
19會員
64內容數
一起用聰明理財又省時的方法來避免走錯冤枉路,理財永遠不嫌晚,難在踏出第一步,持續走在正向道路,財富自由的生活就會在前方招手。 此處是貓頭鷹理財筆記的副站,若要觀看完整內容,請移駕到主站並加入免費會員即可。網址 :https://maotalkin.com/
貓頭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26
台灣是自行車製造生產大國,名列台灣其國際品牌前五名的巨大(捷安特),占台灣自行車出口產值60%,不管在台灣或世界市佔都是第一,這樣的資優生,最近竟發生要對下游的廠商貨款票期展延45天,巨大的財務似乎出現了困境。在經濟開始不景氣之際,好公司都出現問題,其他一般的公司是否更岌岌可危?投資股票,什麼財務指
Thumbnail
2022/12/26
台灣是自行車製造生產大國,名列台灣其國際品牌前五名的巨大(捷安特),占台灣自行車出口產值60%,不管在台灣或世界市佔都是第一,這樣的資優生,最近竟發生要對下游的廠商貨款票期展延45天,巨大的財務似乎出現了困境。在經濟開始不景氣之際,好公司都出現問題,其他一般的公司是否更岌岌可危?投資股票,什麼財務指
Thumbnail
2022/12/13
2022年隨著景氣開始下滑,許多公司也開始股價大跌,去年股價如日中天的許多明星公司,今年也不敵大環境影響股價紛紛大跌,像大多人使用的facebook社群的Meta公司就跌掉了70%,但是股價的另外一大殺手恐怕就是CEO祖柏克,不顧一切投入元宇宙,究竟是轉機還是殺機,恐怕也是許多投資者最忐忑不安的問題
Thumbnail
2022/12/13
2022年隨著景氣開始下滑,許多公司也開始股價大跌,去年股價如日中天的許多明星公司,今年也不敵大環境影響股價紛紛大跌,像大多人使用的facebook社群的Meta公司就跌掉了70%,但是股價的另外一大殺手恐怕就是CEO祖柏克,不顧一切投入元宇宙,究竟是轉機還是殺機,恐怕也是許多投資者最忐忑不安的問題
Thumbnail
2022/12/05
投資獲利方法千百種,在所有投資工具裡,股市可以說是風險報酬比最佳的途徑,但從長期檢視來說,多數人仍然是虧損,多半都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工具,或是貪心及策略錯誤,有一種幾乎穩贏的投資方式,也非常適合一般人使用,那就是指數化投資。
Thumbnail
2022/12/05
投資獲利方法千百種,在所有投資工具裡,股市可以說是風險報酬比最佳的途徑,但從長期檢視來說,多數人仍然是虧損,多半都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工具,或是貪心及策略錯誤,有一種幾乎穩贏的投資方式,也非常適合一般人使用,那就是指數化投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個人從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頂著當時大盤大回檔千點逆風開始,對大盤的看法是「空頭似乎已過去,開始走區間」,到春節前後更為「右側的向上區間」。今天這篇文章,將再一次更新大盤看法。 但不論對大盤的看法如何,從今年1月初開始,個股動作就只有「買進」、「持有」,到春節前後追加的態度是買了以後,「以靜制動」
Thumbnail
個人從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頂著當時大盤大回檔千點逆風開始,對大盤的看法是「空頭似乎已過去,開始走區間」,到春節前後更為「右側的向上區間」。今天這篇文章,將再一次更新大盤看法。 但不論對大盤的看法如何,從今年1月初開始,個股動作就只有「買進」、「持有」,到春節前後追加的態度是買了以後,「以靜制動」
Thumbnail
ABC策略動作 2/6之後,三策略情形: A策略不動,長期持有,帳上+0% B策略空手,等低點再接。 C策略反手作空,小軋中。 目前各方評估如下: 一、 基本面: 大盤陷於盤整,無明顯動能, 無主流族群,權值股表現平平。 二、 消息面: 目前各界都在等臺灣時間2/14美國CPI公布, 市場在近年對C
Thumbnail
ABC策略動作 2/6之後,三策略情形: A策略不動,長期持有,帳上+0% B策略空手,等低點再接。 C策略反手作空,小軋中。 目前各方評估如下: 一、 基本面: 大盤陷於盤整,無明顯動能, 無主流族群,權值股表現平平。 二、 消息面: 目前各界都在等臺灣時間2/14美國CPI公布, 市場在近年對C
Thumbnail
昨晚的美股天崩地裂。 別緊張,好嗎? 之前已經給了兩手策略 突破,怎麼做、回檔怎麼做。 是不是說了隧道位置多空劇烈交戰,若突破是一個加碼機會? 如圖,大盤濾線還沒突破。 所以現在持股水位理應還是很低,滿手現金,有什麼好緊張呢? 另一個策略是回檔抓買點,參考什麼? Macd紅綠柱轉換 以道瓊為例預判反
Thumbnail
昨晚的美股天崩地裂。 別緊張,好嗎? 之前已經給了兩手策略 突破,怎麼做、回檔怎麼做。 是不是說了隧道位置多空劇烈交戰,若突破是一個加碼機會? 如圖,大盤濾線還沒突破。 所以現在持股水位理應還是很低,滿手現金,有什麼好緊張呢? 另一個策略是回檔抓買點,參考什麼? Macd紅綠柱轉換 以道瓊為例預判反
Thumbnail
台股最近一直震盪,手裡還有股票的人心慌慌,到底該停損保本跳車,還是逢低買進,過一陣子就能漲回來呢?忍很久還沒進場的人心裏盤算著,還是要再等等,還要下殺呢?心目中意的股票在車上車下的人兩種截然不同的考量,絕對高點或低點沒有人猜得到,能掌握的只有了解趨勢,還有擬定好自己的策略才能安然應對。
Thumbnail
台股最近一直震盪,手裡還有股票的人心慌慌,到底該停損保本跳車,還是逢低買進,過一陣子就能漲回來呢?忍很久還沒進場的人心裏盤算著,還是要再等等,還要下殺呢?心目中意的股票在車上車下的人兩種截然不同的考量,絕對高點或低點沒有人猜得到,能掌握的只有了解趨勢,還有擬定好自己的策略才能安然應對。
Thumbnail
20220416 台股復盤 : A. 台股因為本土病例即將進入爆發期,預期上會弱於早已開放趴趴走的國家(內需消費會有影響) B.台幣貶值趨勢明顯,符合美國將資金吸回去支撐美洲資產價格大戰略目標,縮表及升息對於資產估價的確會有影響 C. 本周台股美股都是"不破低 沒過高",處於年線下,以我的操作策略來
Thumbnail
20220416 台股復盤 : A. 台股因為本土病例即將進入爆發期,預期上會弱於早已開放趴趴走的國家(內需消費會有影響) B.台幣貶值趨勢明顯,符合美國將資金吸回去支撐美洲資產價格大戰略目標,縮表及升息對於資產估價的確會有影響 C. 本周台股美股都是"不破低 沒過高",處於年線下,以我的操作策略來
Thumbnail
截至7/27收盤,台股已從高點回落將近1000點,應該要逢低買進,還是逢彈減碼?先講結論,我認為不需要悲觀
Thumbnail
截至7/27收盤,台股已從高點回落將近1000點,應該要逢低買進,還是逢彈減碼?先講結論,我認為不需要悲觀
Thumbnail
台灣出現疫情惡化,社會隔離的要求上升,許多經濟與社會活動被取消,或被延後,然後股市大盤出現大跌,連續兩天跌幅在650點以上。馬上出現一個議題,就是現在要不要危機入市? 首先要講的是,疫情惡化確實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提高避險情緒,確實有需要反應,可是有必要跌得這麼重嗎?
Thumbnail
台灣出現疫情惡化,社會隔離的要求上升,許多經濟與社會活動被取消,或被延後,然後股市大盤出現大跌,連續兩天跌幅在650點以上。馬上出現一個議題,就是現在要不要危機入市? 首先要講的是,疫情惡化確實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提高避險情緒,確實有需要反應,可是有必要跌得這麼重嗎?
Thumbnail
台灣出現疫情惡化,社會隔離的要求上升,許多經濟與社會活動被取消,或被延後,然後股市大盤出現大跌,連續兩天跌幅在650點以上。馬上出現一個議題,就是現在要不要危機入市? 首先要講的是,疫情惡化確實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提高避險情緒,確實有需要反應,可是有必要跌得這麼重嗎?
Thumbnail
台灣出現疫情惡化,社會隔離的要求上升,許多經濟與社會活動被取消,或被延後,然後股市大盤出現大跌,連續兩天跌幅在650點以上。馬上出現一個議題,就是現在要不要危機入市? 首先要講的是,疫情惡化確實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提高避險情緒,確實有需要反應,可是有必要跌得這麼重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