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現疫情惡化,社會隔離的要求上升,許多經濟與社會活動被取消,或被延後,然後股市大盤出現大跌,連續兩天跌幅在650點以上。馬上出現一個議題,就是現在要不要危機入市?
首先要講的是,疫情惡化確實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提高避險情緒,確實有需要反應,可是有必要跌得這麼重嗎?
我們可以從以前的案例來尋找線索。來看下圖,這是 2020 年 3 月的大跌,因為病毒顯然證明不但會人傳人,而且迅速擴散,所以確實人心惶惶。台股大盤出現跳水行情,從 1 月高點的 12197,跌到 3 月的 8523,跌掉 3674 點,整整跌掉 30%。很恐怖,對吧?是很恐怖!
問題是,三月底已經出現反彈,經由四月、五月、六月一路走高,到了六月初,已經反彈到三月初的起跌位置,等於說全部救回來了。
不過,你想一想,這兩個多月的反彈,是因為疫情已經解決了嗎?是因為疫苗已經有了嗎?答案很清楚,都不是!
那麼,疫情還在,是在反彈什麼?行情暴跌是因為疫情的惡化,可是疫情還沒有真正擺脫,為什麼行情就可以反彈得這麼強烈呢?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幾個操作上的啟發,第一個是,當有不利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反正後面一定救得起來,所以眼前的重點是要先讓賣壓充分宣洩。換句話說,既然要跌,那就乾脆跌得快一點,跌得重一點,以便讓市場交易者有一種利空出盡的感覺。
第二個是,既然行情會下跌,那大款與主力就乾脆順便殺融資融券,也就是漲多之後的拉回,會順便洗盤,把籌碼洗得徹底一點才好換手再攻。
第三個是,在這樣的大跌過程中,有些基金會出現虧損或贖回的壓力,於是為了調現金,他們只好賣掉手上的績優股,例如賣台積電,因為這樣的好股票比較好賣,流動性高,不需要殺價很多就可以調到現金。這就叫做好股票被錯殺。這才是,也肯定是,危機入市的好機會。
結論是,幾乎所有的大跌行情最後都可以救得起來,從台股到美股都是如此,所以都等於在提供危機入市的好機會,但是你要有耐心,心臟要夠大,要讓行情先狠狠得跌下去,以便狠狠得反彈回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