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大腸直腸癌別放棄,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爭取生機,腫瘤科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醫生,我最近排便越來越不順,」四十多歲的周先生緊皺眉頭說,「經常便祕,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血便。」
臨床上常會遇到患者因為排便問題就診,醫師都會將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納入考量,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李楊成醫師回憶,有些病患後續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導致便秘的原因是大腸直腸癌,而且已經轉移到肝臟、肺臟、淋巴結,屬於晚期大腸直腸癌。
在確診大腸直腸癌時,便已經是晚期,總會讓正值壯年的患者非常錯愕。李楊成醫師說,經過討論後,我們會先進行基因檢測,然後使用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標靶藥物能夠與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結合,抑制癌細胞生長。
經過幾次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時,便會安排手術切除直腸腫瘤,以及轉移至肝臟、肺臟、淋巴結的腫瘤。李楊成醫師說,至今已經五年了,患者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而且是無病存活。
大腸癌找上門,早期通常無感
「大腸直腸癌是十大癌症中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1.6萬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李楊成副院長指出,「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也會逐漸升高。
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抽菸、喝酒、肥胖、家族史、缺乏運動、發炎性腸道疾病等,李楊成醫師說,攝取較多紅肉、燒烤,或纖維質攝取不足,也與大腸直腸癌有關。
大腸直腸癌大多是從息肉發展為腺瘤,再漸漸變成惡性腫瘤。早期大腸直腸癌沒有明顯症狀,患者通常無感,等到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時,往往可能已進入晚期。
晚期大腸直腸癌,仍然有機會根治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大致分成早期跟晚期,李楊成醫師說,早期就是第一期跟第二期,第一期是採手術治療;第二期也是先手術治療,然後再根據風險高低,做輔助性化學治療。第三期同樣是手術治療,不過術後一定要做輔助性化學治療;第四期就有很多種作法,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甚至還有一些研發中的免疫治療。
「以前的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常被叫做末期,現在則叫做第四期,因為有些第四期患者還是有機會根治。」李楊成醫師解釋,「我們會把第四期的病人分成幾類,一種是完全沒有辦法根除,所以考慮採取支持性療法,或者藉由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延長生命。一種是有機會開刀,所以會先做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讓腫瘤縮小之後,再進行手術治療。一種是可以直接開刀,就算轉移到肝臟、肺臟,還是可以嘗試盡量切除乾淨。治療目標都是希望達到根治,如果能夠切除乾淨的話,存活率也許有機會達到三成至四成。」
傳統化學治療的反應率大概四至五成,在搭配單株抗體的標靶治療後,治療的反應率可以達到六至七成,李楊成醫師分析,化學治療搭配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如果可以讓腫瘤快速縮小,便有機會經由手術切除乾淨,對病人的存活率很有幫助。
基因檢測讓標靶治療更精準
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目前有兩類,分別是針對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持續朝精準醫療或個人化醫療發展,李楊成醫師說,我們會對大腸直腸癌做基因檢測,以選出適合的藥物。基因檢測的部分是看看有沒有KRAS、NRAS、BRAF等基因突變,如果沒有突變,就可以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否則會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標靶藥物。
若要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一定要做基因檢測,確定RAS基因沒有突變,才可以向健保提出申請。
李楊成醫師說,根據研究報告,如果使用化學治療加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約六成病人的腫瘤在八週裡可以縮小到三成,有機會提早進行手術治療,若能全部切乾淨的話,術後會再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拉肚子、手腳發麻、白血球偏低等,李楊成醫師說,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標靶藥物的副作用大概是皮疹及胃腸症狀。
貼心小提醒
一般而言,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年紀都比較大,不過還是會遇到一些年紀比較輕的大腸直腸癌患者,李楊成醫師說,年輕的患者較容易忽略自己的症狀,往往會拖得比較嚴重。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五十歲以上民眾記得每兩年做糞便潛血反應篩檢,若發現大便變細、排便習慣改變,請盡快就醫。
若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也不要灰心,可與醫師詳細討論治療計畫,依然有機會爭取無病存活!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108-VBX-2022-Ma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8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醫師,我爸的腳黑掉了!」家屬焦急的說。 60歲的王伯躺在急診推床上,右下肢已經明顯發黑,小腿前方冒出一個很大的水泡,這是組織缺血的表現。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一定要及早處理,才能避免截肢的命運。
診斷轉移性乳癌的時候,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5大重點,請周旭桓醫師來說明。
當孩童因「身高不足」或「生長遲緩」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有「生長激素不足症」之疑慮時,會安排小朋友做「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究竟這是什麼樣的檢查呢?什麼時候需要做這個檢查?如何執行?這樣的檢查安全嗎? 以下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針對以上家長常見問題做完整說明。
「只要能穩定治療,愛滋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和你我差不多,」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林錫勳醫師強調,「感染者一樣會面臨各種老化慢性病,尤其相較非感染者慢性病會提早十年發生,是需要感染者與醫師齊心面對的問題!」
「不孕症其實是文明病!」禾馨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隨著年紀越大,自然受孕也就越困難。根據統計,約有 15% 的夫妻會面臨不孕症,也就是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不孕的問題。 父母染色體都正常,為何胚胎染色體會異常? 貼心小提醒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乳癌患者中約有11%屬於轉移性乳癌〔1〕。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耀隆教授指出,越早診斷乳癌,越早接受治療,預後越好,台灣乳癌的5年存活率,在第1期約95.7%,第2期約89.1%,第3期約72.3%,第4期約25.7%〔2〕。 貼心小提醒 參考資料:
「醫師,我爸的腳黑掉了!」家屬焦急的說。 60歲的王伯躺在急診推床上,右下肢已經明顯發黑,小腿前方冒出一個很大的水泡,這是組織缺血的表現。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一定要及早處理,才能避免截肢的命運。
診斷轉移性乳癌的時候,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5大重點,請周旭桓醫師來說明。
當孩童因「身高不足」或「生長遲緩」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有「生長激素不足症」之疑慮時,會安排小朋友做「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究竟這是什麼樣的檢查呢?什麼時候需要做這個檢查?如何執行?這樣的檢查安全嗎? 以下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針對以上家長常見問題做完整說明。
「只要能穩定治療,愛滋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和你我差不多,」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林錫勳醫師強調,「感染者一樣會面臨各種老化慢性病,尤其相較非感染者慢性病會提早十年發生,是需要感染者與醫師齊心面對的問題!」
「不孕症其實是文明病!」禾馨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隨著年紀越大,自然受孕也就越困難。根據統計,約有 15% 的夫妻會面臨不孕症,也就是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不孕的問題。 父母染色體都正常,為何胚胎染色體會異常? 貼心小提醒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乳癌患者中約有11%屬於轉移性乳癌〔1〕。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耀隆教授指出,越早診斷乳癌,越早接受治療,預後越好,台灣乳癌的5年存活率,在第1期約95.7%,第2期約89.1%,第3期約72.3%,第4期約25.7%〔2〕。 貼心小提醒 參考資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智者說,人不要想清閒,清閒就會胡思亂想,所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勞動就失去實際體驗的機會,逐漸脫離現實,不知人間疾苦,無法以同理心看待世事,以致逐漸養出嚴重的分別心。 有一位楊先生,得到直腸癌第三期,因為直腸與肛門都拿掉了,醫生為他做了一個人工肛門,每天早上都要先解便清洗之後才能出門。對一
Thumbnail
她或許是我最不捨的病人。 她是一位78歲阿姨罹患癌症末期需要化學治療, 但由於她不斷有泌尿道感染、管路感染導致她沒有辦法開始他的化學治療的療程。 她腹腔內的腫瘤就這樣肆無忌憚的蔓延,我去床邊摸他的肚子都可以發現他整個腹部都是硬的。 又因為高劑量止痛的嗎啡導致便秘的副作用,讓腹痛更加劇烈。
Thumbnail
胃癌是臺灣十大癌症殺手之一,有著高發生率和死亡率。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而致使錯失治療時機。本篇文章介紹了胃癌的早期症狀、危險因子、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法。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目的跟檢查前的準備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智者說,人不要想清閒,清閒就會胡思亂想,所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勞動就失去實際體驗的機會,逐漸脫離現實,不知人間疾苦,無法以同理心看待世事,以致逐漸養出嚴重的分別心。 有一位楊先生,得到直腸癌第三期,因為直腸與肛門都拿掉了,醫生為他做了一個人工肛門,每天早上都要先解便清洗之後才能出門。對一
Thumbnail
她或許是我最不捨的病人。 她是一位78歲阿姨罹患癌症末期需要化學治療, 但由於她不斷有泌尿道感染、管路感染導致她沒有辦法開始他的化學治療的療程。 她腹腔內的腫瘤就這樣肆無忌憚的蔓延,我去床邊摸他的肚子都可以發現他整個腹部都是硬的。 又因為高劑量止痛的嗎啡導致便秘的副作用,讓腹痛更加劇烈。
Thumbnail
胃癌是臺灣十大癌症殺手之一,有著高發生率和死亡率。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而致使錯失治療時機。本篇文章介紹了胃癌的早期症狀、危險因子、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法。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目的跟檢查前的準備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