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20年公布的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12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之首。它不但是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而且每年約新增一萬多名患者,更有超過5000人因大腸癌死亡。
這些數據聽起來似乎很可怕?其實,若能正視它,接受該做的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癌並不可怕,相對還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喔!
早期無症狀,接受篩檢早治療,大腸癌存活率高達9成!
以我門診病人阿宏為例,52歲的他配合衛福部補助做了糞便潛血檢查,未料檢查報告為陽性反應,建議應做大腸鏡檢查。但阿宏懷疑自己或許是檢查前一晚喝了豬血湯導致影響檢驗結果,因而想跳過不做。所幸太太想到阿宏父親是因大腸癌過世,便積極鼓勵他接受大腸鏡檢,後來果真發現阿宏是早期大腸癌。經開刀切除病灶後,如今已痊癒、恢復健康。
輕忽,才會讓大腸癌變得可怕。另一位48歲的王小姐,長期以來偶有便秘情形,更嚴重時甚至大便有出血情形,但她心想「應該是痔瘡發作」不以為意。直到拉肚子時發現血便狀況更嚴重,照了大腸鏡才知已是大腸癌晚期。
根據統計,大腸癌早期發現並經過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由於早期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特別的症狀,等到有症狀通常都已是第二期以上。因此,在症狀出現之前接受篩檢才有機會及早發現第零期或早期癌症,可大幅提高根治機率或以內視鏡手術方式切除。
大腸癌高危險群有哪些?誰應該做檢查?
那麼,誰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高風險較族群呢?許多研究指出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
1. 年齡:90%的腸癌病患年紀大於50歲;50歲以上發生大腸癌的機率,約是低於50歲者的15倍以上。
2. 有腸道病史者:例如本身有反覆的發炎性腸炎。
3. 家族史:一等親腸癌、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因大腸癌發生時間可能較一般人為早,建議應從40歲起每年做相關檢查。
4. 不良的生活形態:例如常吃燒烤、紅肉、油炸食物及醃製加工製品;體重過重過度肥胖;缺乏運動;有抽菸、喝酒習慣。
另外,以下症狀可能是大腸癌前兆,宜盡早至胃腸科門診諮詢檢查:
1. 排便習慣改變,且時間持續超過3個月:例如原本經常腹瀉,現在卻改成便秘。
2. 排便異常、有血便。
3. 無特殊原因(如調整飲食和運動)下,短時間內有體重減輕的情形。
大腸癌如何篩檢、診斷?一次認識5大方法
1. 國民健康署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目前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提供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不同於化學法,定量免疫法的專一性較高,並不會受到食物的影響。據統計,每1~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使大腸癌死亡率下降18%~33%。
2. 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大腸鏡檢查」:一旦糞便潛血的篩檢結果是陽性,建議都應做大腸鏡幫助確診。大部分大腸癌由腺瘤性瘜肉發展而成,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的好處是能為整個大腸做詳細的檢查,如有瘜肉可以直接切除;就算是比較大的腫瘤,也可以執行切片檢查來化驗是否為癌症,提供未來治療一個明確的診斷。從長期研究的結果來看,大腸鏡檢查可使大腸癌死亡率有效降低70%。
3. 「腹部超音波檢查」可同步揪出其他腸胃道疾病:如果是針對大腸內的病灶做探查,超音波是較為間接的方法。但若要達到全方位守護消化系統的目的,「大腸鏡+超音波檢查」會有比較理想的效果。怎麼說呢?
1) 有時大腸癌的臨床表現會和胃痛、膽結石等上腹部器官問題混淆,這樣做有助一一排除肝、膽、腸、胃、胰、脾等內臟病變的可能。
2) 由於肝臟是大腸癌好發的轉移部位,兩種檢查一起做還可知道肝臟有無轉移,便於及早處理。
4. 「大腸鋇劑攝影」診斷大腸癌有限制,腫瘤較大才易被發現:大腸鋇劑攝影是病患喝入或從肛門灌入鋇劑,再經過透視照成X光片觀察病灶、診斷疾病的方法。此方式可以看見大腸的形狀、黏膜構造及蠕動情形,用以評估大腸瘜肉、憩室、潰瘍及腫瘤等狀況。不過,在病灶的敏感度和診斷率方面,並不像大腸鏡檢查那麼直觀那麼高,通常腫瘤較明顯時相對容易用鋇劑攝影檢查抓出來,因此在能接受全大腸檢查的情況下,仍鼓勵患者接受大腸鏡檢。
5. 「腫瘤標記」主要用於治療後的追蹤:癌症指數一般是指血液內與癌細胞有關的蛋白質濃度,一開始最主要用在「已確診罹癌後」監測治療成效或癌症有無復發的指標。加上因CEA腫瘤標記是一種蛋白質,代表也容易受到其他身體狀況影響,例如懷孕(女性)、吸煙、受感染、腸胃道發炎、肝硬化、胰炎症及腎衰竭等等,都會使數值受到干擾造成指數爬高呈「假陽性」,也就是明明沒有癌症、指數卻超標的情形。提醒大家,CEA指數偏高並不表示等於得了大腸癌,指數正常也不表示沒有大腸癌的可能。所以當抽血檢驗CEA數值較高時,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或鋇劑X光攝影檢查。
<明義診所方冠傑醫師的健康叮嚀>
針對國人大腸癌發生率有越來越高的趨勢,目前「定期接受篩檢、及早發現並治療」仍是最重要的防治利器。其中,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篩檢出大腸癌或瘜肉的高風險群,大腸鏡檢查則可做進一步的診斷與處理;若因個人因素無法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時,也有大腸鋇劑攝影加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考慮,千萬不可諱疾忌醫。除此之外,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多攝取高纖維食物,搭配規律運動及減重,都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無痛內視鏡檢、超音波、腫瘤指數檢驗哪裡做?】
住在南臺灣或高雄地區的朋友,可至擁有專業醫療設備的明義診所(高雄市小港區孔鳳路542號),讓我們為你的大腸健康把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