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婆婆身體一向硬朗,偶爾還幫忙照顧孫。去年手腕關節莫名疼痛,一開始不以為意,漸漸地連膝蓋都出現腫痛,走路也一跛一跛,不但讓她抱孫子有困難,也無法正常的工作。經輾轉到風濕免疫科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
關節炎」,初期持續服用半年的傳統型藥物,但關節腫痛仍無法改善,在
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兩個月後病情獲得大幅改善,現在林婆婆可以幫忙照顧孫,一享天倫之樂。
類風濕性
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位置以手部關節居多,除了關節容易紅腫脹痛外,也容易出現關節晨僵狀況,造成患者連刷牙、洗臉,或開門動作都有困難,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臨床上常常有患者將類風濕性
關節炎和退化性
關節炎混淆,類風濕性
關節炎多是發生於40~60歲中年女性,而退化性
關節炎則較常出現在停經之後的年長女性。另外,退化性
關節炎好發部位以單一的遠端指關節為主,而類風濕性
關節炎則多出現在多個近端的對稱性指關節。除此之外,
關節退化晨間僵硬較不嚴重,短時間休息就能恢復,而類風濕性
關節炎的僵硬時間會比較長,可能會維持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上,整個手會是硬的,休息反而會加劇疼痛感。
類風濕性
關節炎的併發症多樣複雜,也是患者容易混淆的地方,最常見的像手肘關節軟組織處會長出類風濕結節;有些患者容易合併次發性的乾燥症,造成眼睛乾、嘴巴乾等症狀,臨床上也有不少患者是先得乾眼症或肺纖維化,長期追蹤後才被診斷是類風濕
關節炎造成的,患者千萬不能輕忽。
類風濕性
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會先使用傳統免疫調節藥物,若為急性期則會搭配類固醇跟止痛藥,一旦使用最大劑量的傳統藥物超過三個月到半年以上,病情仍無獲得有效改善,就可以與醫師溝通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介入治療。目前生物製劑有口服及針劑,也有短效及長效劑型可供選擇,若是有生育計劃的患者,也有適合懷孕及哺乳期間使用的生物製劑,醫師會依患者狀況建議使用適當的治療藥物。
類風濕性
關節炎患者千萬不要自行停藥,避免造成疾病的復發;對於病情已經獲得控制的患者,建議平常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或是伸展運動,並以地中海式的高纖低糖抗發炎飲食為主,避免關節僵硬及紓緩腫痛,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