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閑聊「酒與李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俗語說:「酒後失言」;又說:「酒後吐真言」。唉!失言,可能會招至殺身之禍的呀。真言,一般人都不愛聽的呀!

唐朝李白(公元701-762年),當年醉臥長安酒家眠,號稱「酒中仙」。
他的遠祖,就是漢武帝時期那位功高蓋世而不得封侯的飛將軍李廣。史書說其先世在隋朝末年,因罪流放到遙遠的西域。所以,李白本身是出生於現今的新疆,而他母親也就是當時的西域人。

他五六歲的時候,舉家遷移到四川。他少年時期,性格就很特別,任俠尚義,輕財重施,愛讀奇書,好擊劍術;但一生卻懷才不遇。不了解他的,就說他恃才傲物。

其實,李白曾經得到唐明皇的賞識的,還詔賜翰林。但他看到唐明皇苟安宴樂,已不足有為,故終日沉醉在長安酒家。有一天,唐明皇趁著牡丹盛開,為討楊貴妃歡心,特下詔李翰林作詞歌詠,結果就把他在醉中抬回宮裡。其後,李白在半醉半醒之下,要當時的權宦高力士為他脫靴,還請貴妃研墨,這樣才援筆寫下了那有名的三首「清平調」。茲抄錄如下:

第一首是讚頌楊貴妃的絕色: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第二首是寫楊貴妃因貌美而得寵: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第三首是寫玄宗對楊貴妃的無比寵愛: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不用說,得罪唐明皇的近侍高力士,會有什麼後果,不言而知。這個宦官就摘取「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兩句詩,向楊貴妃進讒,說李白拿漢朝的趙飛燕來取笑娘娘,於是楊貴妃也怒了。其實,詩人借趙飛燕受寵於漢成帝,遠遠不及唐玄宗之寵愛楊貴妃,這是讚美楊貴妃的天香國色遠勝趙飛燕呀。自此,李白自然不會見用,他便辭職南遊,與官場無緣。

晚年,寄居於他一個堂叔家,悒鬱以終。

杜甫曾有首詩描寫酒與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寫於2020年8月17日於海外)
下一講: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閑聊「酒與杜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5會員
851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2025/03/07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國與國之間,要以「不爭」來保持距離,即使是近鄰,彼此都可以相望,甚至雞鳴狗吠之聲,彼此都能聽得著;但,適當的距離還是必要的。如何保持適當的距離呢?簡單地說,不爭。天下之所以有戰亂,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起衝突,就一個字— —爭。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跟
2025/03/07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國與國之間,要以「不爭」來保持距離,即使是近鄰,彼此都可以相望,甚至雞鳴狗吠之聲,彼此都能聽得著;但,適當的距離還是必要的。如何保持適當的距離呢?簡單地說,不爭。天下之所以有戰亂,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起衝突,就一個字— —爭。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跟
2025/03/07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話雖「小國」,即使是大國,君民上下的生活,都是簡樸自然,毋須攀附比較,而使人民回復結繩記事原始社會的生活狀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這裡的甘、美、安、樂,都是動詞,就是要讓人民在基本的衣食、居所和環境,都能過著自然滿足,和諧舒適的生活。即使吃的是粗茶淡飯
2025/03/07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話雖「小國」,即使是大國,君民上下的生活,都是簡樸自然,毋須攀附比較,而使人民回復結繩記事原始社會的生活狀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這裡的甘、美、安、樂,都是動詞,就是要讓人民在基本的衣食、居所和環境,都能過著自然滿足,和諧舒適的生活。即使吃的是粗茶淡飯
2025/03/06
《道德經》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什伯之器」,就是兵革之屬。用現代語來說,即軍備武器。 在老子的時代,戰亂還是有的。故此,要視乎國家的財力,軍備還是需要的;但,不是要軍備競賽,更不是用作侵略;再積極些來看,縱使具備尖端軍備而不運用。同時,不會主動引發
2025/03/06
《道德經》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什伯之器」,就是兵革之屬。用現代語來說,即軍備武器。 在老子的時代,戰亂還是有的。故此,要視乎國家的財力,軍備還是需要的;但,不是要軍備競賽,更不是用作侵略;再積極些來看,縱使具備尖端軍備而不運用。同時,不會主動引發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