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道統文化

55公開內容

華夏傳統的文化,無論是儒、道、法、佛,乃至在傳統的文學、藝術、建築、醫學…等等,概要而言,都屬道統文化。道,是道路、精神方向。它是代表宇宙萬象,也包括人生的一切造化。故此,筆者把「傳統儒學」獨自為一個專題之外,其他傳統的華夏文化,則統稱為「道統文化」。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有篇舊文——﹝是薄倖抑或長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至今竟然有超過四千人瀏覽過,幸會、幸會! 此文的寫作動機,是為這位詩人翻案,一翻「千古渣男」的冤案,並剖析這首【離思】,並非悼念亡妻之作;而實是詩人離開了他的初戀情人,在長安時寫的,其時一面準備京考,一面思念戀人,藉著互通書信,藉詩
早前提到門前哪幾顆樹,修剪前與修剪後有啥不一樣? 回應有三種: 一、樹就是樹啦,有啥不一樣?閑著沒事幹! 二、啊!是有點兒不一樣呀!沒事找事。 三、樹還是樹啊!本來無一物嘛! 唐朝有位禪師叫做青原惟信,他說: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
Thumbnail
①多難就可以興邦嗎? ②是否無難就不能興邦呢? ③那興邦的同時,是否就必然多難呀? ④若不興邦,是否就沒有災難呢? 以上四問,其實就是邏輯假然推理的四種情況,而其中的第二和第三問,在邏輯學上講是無效推理;也就是說,②和③這兩種情況,其結論都不一定的,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姑勿論如何,多難就可以興
《背影》和《荷塘月色》這兩篇散文,大家都讀過、都很熟悉,可在大陸地區,這兩篇名著的命運就坎坷了。 《背影》: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
當大家讀到《道德經》時,覺得好像怪怪的,怎麼跟孔子的講法對反的呢?孔子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而老子卻說「大道廢,有仁義」。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呢?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道,就是常道,常道是自有永有的,不管是太平盛世,抑或
俗話講:空穴來風,事必有因。世間事,有果自然有因。那麼,元稹何以在死後才有那麼多緋聞呢?這個「因」從何而來呀?關於這個追因究竟,筆者就未見過有學者去探究,故而至今仍是千古之謎。 過去講過杜牧,說手頭上那四本中國文學史之類的書籍,只有一本略略提起杜牧,其他的文學史書,則連杜牧的名字都不提。哪本《中國文
關於元稹和劉采春的那段緋聞,同樣出自晚唐那本筆記小說集— —《雲溪友議》,當中記述元稹四十五歲時出任越州(紹興)刺史、浙東觀察使時,正趕上劉采春隨丈夫在紹興唱戲,所謂人靚歌甜,花容絕色,少婦風韻,嫵媚豔麗,元稹把持不住,於是給了劉采春丈夫一筆銀兩,就把劉采春買斷,據為己有。至於劉采春,除了仰慕元稹才
另一個傳與元稹有不清不白的感情的,是中唐著名多產的女詩人——薛濤。 薛濤,生於公元770年,比元稹還大十歲。故此,坊間的網絡文章,就大多刻意炒作為姊弟戀。 最早講述這段姊弟戀的,首推晚唐一本筆記小說集— —《雲溪友議》,書中描述元稹在其妻離世前三個月,在出差東蜀期間,與薛濤同居了三個月。講述元、薛這
至於元配韋叢,確是賢良淑德,結婚七年,克盡婦道,典當持家,從不怨言。 韋叢,出身名門,其父是當朝太子少保韋夏卿。元稹當時科舉考試名落孫山,加上獨身飄泊長安,一無所有,意志消沉,幸得韋夏卿的賞識,把心愛的女兒下嫁給元稹;而落泊潦倒的元稹,一夜之間,頓時就有青雲直上的感覺。在這種境況之下,又怎會把初戀情
在中唐文學史裡,最受爭議的文學家,恐怕就是元稹了。而攻擊元稹的論點,大致可分為:①政治品格,②感情品格。 那麼,無論是政治品格,抑或是感情品格,要摧毀其人,就首先抹黑其品格;也就是說,把他的道德品格,訴之於後世公審,而且還不能自辯,不能申訴。要是元稹,能冥目嗎? 關於所謂「政治品格」的問題,指元稹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