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讚聰明,你會開心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從求學階段到求職階段,團體中總是有那種頂尖聰明的人。他們反應敏捷,做什麼都很快、很順利,又做得很好,讓身邊的人望塵莫及,儼然就是人生勝利組的樣板。而許多人對於那些人能達到的成就,雖深感豔羨,但也會自行與那種人生切割,因為深覺自己沒那種資質。

你屬於那一種呢?

你屬於前者,表現超越很多人,所以覺得好險自己還算可告寬慰?

還是後者,自認沒那種資質,一直很認份,但又隱約對自己的人生悶悶不樂?

事實上,這兩種情況,不管你是哪一種,都有可能讓你經常感到挫敗。

前者如果很在意證明自己夠優秀,只有處於優秀組才安心,與後者當落敗了就覺得自己沒救了,或者早就放棄戰場,這兩種都是《心態致勝》當中所說的「定型心態」,認為資質便是一切。

根據《心態致勝》作者史丹佛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所做的研究,她發現嬰兒並不會怕犯錯,他們跌倒了會再爬起來,蹣跚前進也無所畏懼,直到學會走路。然而到四歲,孩子出現差異。

在一項實驗中,玩完拼圖之後,問孩子想再拼一次,還是挑戰更難的。有的孩子會選擇再玩一次,因為聰明孩子,應該做不易出錯的決定。有的則會說,「誰想再拼一次同樣的啊?」儘管他們有可能拼不出來,但仍然很興奮!

「定型心態」者認為,聰明的人應該是成功的。因此許多人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停止對外拓展,停止學習新技術,以免顯得笨拙。笨拙便是不成功了。

相對於「定型心態」的是「成長心態」。「成長心態」的孩子心中沒有資質是天注定這回事,他們相信透過學習,人可以變得更聰明。因此當老師問了個問題,大家都不確定答案時,「定型心態」的孩子選擇不回答以免出糗,而「成長心態」的孩子卻會勇於舉手回答,因為他們不介意答錯,錯了之後,會興奮地積極詢問,那麼該怎麼解答?

在邁向成熟大人的路上,我們練習分辨自己的聰明是天生的,還是學習來的?並且想辦法找回嬰兒時期那個不怕犯錯、不斷探索世界的那個——不聰明也不笨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半熟大人身心地圖/米娜的沙龍
21會員
29內容數
2022/08/03
曾經看過一段藝術家的影片,介紹她所做的一個行動藝術,讓我印象深刻。這位藝術家因為母親過世,開始對於死亡有很多感觸。於是她在自家附近一個廢棄空屋做了一面留言牆,題目是「在我死之前,我要____」整面牆像考券一樣,重複列出這一個問題。附近的鄰居,可以自由地來這裡填空,寫下自己的遺願。
Thumbnail
2022/08/03
曾經看過一段藝術家的影片,介紹她所做的一個行動藝術,讓我印象深刻。這位藝術家因為母親過世,開始對於死亡有很多感觸。於是她在自家附近一個廢棄空屋做了一面留言牆,題目是「在我死之前,我要____」整面牆像考券一樣,重複列出這一個問題。附近的鄰居,可以自由地來這裡填空,寫下自己的遺願。
Thumbnail
2022/07/20
「好像應該要減肥」「好像應該要運動」「好想把韓文學得更好」......每天忙於手上應該要做的事之餘,腦中是否同時也充滿許多願望等待完成,卻遲遲沒有進展? 為什麼明明想做的事,卻一直做不到呢? 最近看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讓我恍然大悟。 原來,人很容易會因為某件事情做起來沒有明顯成果,而選擇乾脆不要做。
Thumbnail
2022/07/20
「好像應該要減肥」「好像應該要運動」「好想把韓文學得更好」......每天忙於手上應該要做的事之餘,腦中是否同時也充滿許多願望等待完成,卻遲遲沒有進展? 為什麼明明想做的事,卻一直做不到呢? 最近看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讓我恍然大悟。 原來,人很容易會因為某件事情做起來沒有明顯成果,而選擇乾脆不要做。
Thumbnail
2022/07/18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
Thumbnail
2022/07/18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因為讀書會朋友的推薦,借閱了這本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博士撰寫的《 心態致勝 全成功心理學》。本書主要介紹了「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並圍繞這兩種心態結合許多實際的研究提出不同心態面對自我生活、人際關係、工作、領導、教養、比賽訓練、挫折與壓力等等所產生不同的影響及指引。
Thumbnail
最近因為讀書會朋友的推薦,借閱了這本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博士撰寫的《 心態致勝 全成功心理學》。本書主要介紹了「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並圍繞這兩種心態結合許多實際的研究提出不同心態面對自我生活、人際關係、工作、領導、教養、比賽訓練、挫折與壓力等等所產生不同的影響及指引。
Thumbnail
心態致勝作者卡蘿.德威克博士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其研究及論述廣受全球重要學術及大眾報章雜誌引用 包括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當代心理學雜誌等 是當代最頂尖的心理學研究者之
Thumbnail
心態致勝作者卡蘿.德威克博士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其研究及論述廣受全球重要學術及大眾報章雜誌引用 包括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當代心理學雜誌等 是當代最頂尖的心理學研究者之
Thumbnail
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 如果平常有翻閱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或許對於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不陌生,而且發現這個概念不斷被各種作者引用與提及(真的是everywhere無誤)。
Thumbnail
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 如果平常有翻閱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或許對於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不陌生,而且發現這個概念不斷被各種作者引用與提及(真的是everywhere無誤)。
Thumbnail
本書透過大量範例,從日常行事、運動、企業、人際關係、父母師長等等的面向去說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相異處,及兩種心態的行為與帶來的結果,讓讀者理解定型心態縮限自己,而成長心態可以帶來各種可能,並簡易說明要如何朝成長心態邁進。
Thumbnail
本書透過大量範例,從日常行事、運動、企業、人際關係、父母師長等等的面向去說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相異處,及兩種心態的行為與帶來的結果,讓讀者理解定型心態縮限自己,而成長心態可以帶來各種可能,並簡易說明要如何朝成長心態邁進。
Thumbnail
從求學階段到求職階段,團體中總是有那種頂尖聰明的人。他們反應敏捷,做什麼都很快、很順利,又做得很好,讓身邊的人望塵莫及,儼然就是人生勝利組的樣板。而許多人對於那些人能達到的成就,雖深感豔羨,但也會自行與那種人生切割,因為深覺自己沒那種資質。 你屬於那一種呢?
Thumbnail
從求學階段到求職階段,團體中總是有那種頂尖聰明的人。他們反應敏捷,做什麼都很快、很順利,又做得很好,讓身邊的人望塵莫及,儼然就是人生勝利組的樣板。而許多人對於那些人能達到的成就,雖深感豔羨,但也會自行與那種人生切割,因為深覺自己沒那種資質。 你屬於那一種呢?
Thumbnail
杜維克研究兒童跟成人發展多年,發現不論是智能或性格,都不是根深蒂固、不能改變的。她的研究發現,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可能性,與其未來發展的成果有直接的正相關性,簡單的說就是「你認為自己如何,就如何了」。
Thumbnail
杜維克研究兒童跟成人發展多年,發現不論是智能或性格,都不是根深蒂固、不能改變的。她的研究發現,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可能性,與其未來發展的成果有直接的正相關性,簡單的說就是「你認為自己如何,就如何了」。
Thumbnail
「你能夠學習新的東西,但實際上無法改變你的智力水準」。你同意這句話嗎?如果是,那你可能已經落入了「定型心態」的思考模式之中。  相信你的素質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這種心態使你總是急切於一再證明自己。
Thumbnail
「你能夠學習新的東西,但實際上無法改變你的智力水準」。你同意這句話嗎?如果是,那你可能已經落入了「定型心態」的思考模式之中。  相信你的素質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這種心態使你總是急切於一再證明自己。
Thumbnail
我們一直以來對於稱讚別人一件事做得很好,尤其是小孩在課業上表現突出,總是喜歡以"你好聰明”或"你真有天份”來表達,而不是說你成績這麼好一定是很努力用功,忘了付出努力在成果中也佔了很重要的地位。Dr. Carol S. Dweck 的 Mindset 中提出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
Thumbnail
我們一直以來對於稱讚別人一件事做得很好,尤其是小孩在課業上表現突出,總是喜歡以"你好聰明”或"你真有天份”來表達,而不是說你成績這麼好一定是很努力用功,忘了付出努力在成果中也佔了很重要的地位。Dr. Carol S. Dweck 的 Mindset 中提出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