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求學階段到求職階段,團體中總是有那種頂尖聰明的人。他們反應敏捷,做什麼都很快、很順利,又做得很好,讓身邊的人望塵莫及,儼然就是人生勝利組的樣板。而許多人對於那些人能達到的成就,雖深感豔羨,但也會自行與那種人生切割,因為深覺自己沒那種資質。
你屬於那一種呢?
你屬於前者,表現超越很多人,所以覺得好險自己還算可告寬慰?
還是後者,自認沒那種資質,一直很認份,但又隱約對自己的人生悶悶不樂?
事實上,這兩種情況,不管你是哪一種,都有可能讓你經常感到挫敗。
前者如果很在意證明自己夠優秀,只有處於優秀組才安心,與後者當落敗了就覺得自己沒救了,或者早就放棄戰場,這兩種都是《心態致勝》當中所說的「定型心態」,認為資質便是一切。
根據《心態致勝》作者史丹佛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所做的研究,她發現嬰兒並不會怕犯錯,他們跌倒了會再爬起來,蹣跚前進也無所畏懼,直到學會走路。然而到四歲,孩子出現差異。
在一項實驗中,玩完拼圖之後,問孩子想再拼一次,還是挑戰更難的。有的孩子會選擇再玩一次,因為聰明孩子,應該做不易出錯的決定。有的則會說,「誰想再拼一次同樣的啊?」儘管他們有可能拼不出來,但仍然很興奮!
「定型心態」者認為,聰明的人應該是成功的。因此許多人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停止對外拓展,停止學習新技術,以免顯得笨拙。笨拙便是不成功了。
相對於「定型心態」的是「成長心態」。「成長心態」的孩子心中沒有資質是天注定這回事,他們相信透過學習,人可以變得更聰明。因此當老師問了個問題,大家都不確定答案時,「定型心態」的孩子選擇不回答以免出糗,而「成長心態」的孩子卻會勇於舉手回答,因為他們不介意答錯,錯了之後,會興奮地積極詢問,那麼該怎麼解答?
在邁向成熟大人的路上,我們練習分辨自己的聰明是天生的,還是學習來的?並且想辦法找回嬰兒時期那個不怕犯錯、不斷探索世界的那個——不聰明也不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