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一個人「不忙」其實非常困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奇怪的是,明明大家都是自願去做這些事、也理解這些都是該做的事,為何我們並不會覺得是「充實」,而常會覺得自己在「瞎忙」?——答案是,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裝忙。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一群學者的研究,現代人不自覺地自願進入「忙碌」的狀態,主要是因為忙碌對人會產生三個貢獻:

1.彰顯地位

不知何時開始,在我們社會價值觀上,對於「無所事事」有種負面的連結;「忙碌」則給人你是重要人士、有許多要事待辦的印象。所以沒事可做,會令許多人恐慌,擔心這是否說明了你沒能力、沒人需要你?因此,持續保持忙碌,不管忙得開不開心,都能便於凸顯自己是個有用處、有在正軌之上的人。

2.對抗不確定性

有時接到一個任務,不確定該怎麼做才好時,你就會東試試,西試試。心裡明明沒有底、很慌張,但有在做事情,會讓人比較不慌張,雖然有時只是個假象。別人或許不察,但你自己心知肚明,而這也是大家會知道自己是在「瞎忙」的原因。

3.麻痹自己

人在需要轉移注意力的時候,有時也會讓自己忙碌起來。當你把心思投入做些任務時,自然可以迴避某些事,或忘卻某些事情。

所以說,人其實原本可以不忙碌的,不過這三種心理需求,實在都太強烈了,很少人可以清醒地不受控制。

比如,企業組織會製造許多會議,來對抗遠大績效目標所帶來的壓力。個人也會基於不想被視為「廢人」,自找許多事情來做,呈現一種「閒不下來」的人格特質。

在邁向人熟大人的路上,我們或許無法完全做到不用「忙碌」來證明自己有用處、有價值,但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把所有時間都只用來服務以上這三種心理需求,因為這些看來似乎都是填不滿的無底洞。務必把一些時間優先分給能帶來充實感受的事物,比如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跟自己重視的人相處。即便無法優先,也要適當勻出合理比例出來。也不用追問到底怎樣調配比較適當,或許每個人也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比例一旦失衡,「瞎忙」的感覺便會出現,那便是你的內在對你發出的警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半熟大人身心地圖/米娜的沙龍
21會員
29內容數
2022/08/03
曾經看過一段藝術家的影片,介紹她所做的一個行動藝術,讓我印象深刻。這位藝術家因為母親過世,開始對於死亡有很多感觸。於是她在自家附近一個廢棄空屋做了一面留言牆,題目是「在我死之前,我要____」整面牆像考券一樣,重複列出這一個問題。附近的鄰居,可以自由地來這裡填空,寫下自己的遺願。
Thumbnail
2022/08/03
曾經看過一段藝術家的影片,介紹她所做的一個行動藝術,讓我印象深刻。這位藝術家因為母親過世,開始對於死亡有很多感觸。於是她在自家附近一個廢棄空屋做了一面留言牆,題目是「在我死之前,我要____」整面牆像考券一樣,重複列出這一個問題。附近的鄰居,可以自由地來這裡填空,寫下自己的遺願。
Thumbnail
2022/07/20
「好像應該要減肥」「好像應該要運動」「好想把韓文學得更好」......每天忙於手上應該要做的事之餘,腦中是否同時也充滿許多願望等待完成,卻遲遲沒有進展? 為什麼明明想做的事,卻一直做不到呢? 最近看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讓我恍然大悟。 原來,人很容易會因為某件事情做起來沒有明顯成果,而選擇乾脆不要做。
Thumbnail
2022/07/20
「好像應該要減肥」「好像應該要運動」「好想把韓文學得更好」......每天忙於手上應該要做的事之餘,腦中是否同時也充滿許多願望等待完成,卻遲遲沒有進展? 為什麼明明想做的事,卻一直做不到呢? 最近看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讓我恍然大悟。 原來,人很容易會因為某件事情做起來沒有明顯成果,而選擇乾脆不要做。
Thumbnail
2022/07/16
追求頓悟的路上,有人會延伸闡釋說,職場就是道場。 若是如此,我最近覺得,酷暑之下冷氣壞掉,也是一種修行。 除了因為缺料以及工期排程,需無止境等待,約好的時間又一延再延,更是考驗人的理智線。不過,這次我最大的體會,不是如何堅忍又有禮地撐過著這一切,而是頓悟到自己擁有些什麼。
Thumbnail
2022/07/16
追求頓悟的路上,有人會延伸闡釋說,職場就是道場。 若是如此,我最近覺得,酷暑之下冷氣壞掉,也是一種修行。 除了因為缺料以及工期排程,需無止境等待,約好的時間又一延再延,更是考驗人的理智線。不過,這次我最大的體會,不是如何堅忍又有禮地撐過著這一切,而是頓悟到自己擁有些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感覺被某種意念洗腦了,好像不做事就不對,充滿罪惡感。
Thumbnail
感覺被某種意念洗腦了,好像不做事就不對,充滿罪惡感。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常說我很忙? 為什麼忙碌成為我們的口頭禪? 你很忙,是真的很忙嗎? 以前我常覺得「忙碌」是一件好事,因為「忙碌」代表有事做,「忙碌」表示我正在產生一些價值,「忙碌」代表我並沒有無所事事,「忙碌」讓人有存在感。 所以我們找不出時間跟家人碰面,跟好友聚會,去想去的地方,讀想讀的書;沒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常說我很忙? 為什麼忙碌成為我們的口頭禪? 你很忙,是真的很忙嗎? 以前我常覺得「忙碌」是一件好事,因為「忙碌」代表有事做,「忙碌」表示我正在產生一些價值,「忙碌」代表我並沒有無所事事,「忙碌」讓人有存在感。 所以我們找不出時間跟家人碰面,跟好友聚會,去想去的地方,讀想讀的書;沒
Thumbnail
文 / 洪雪珍 這陣子,我的學生陸續在做進度報告,一開始,多半會先說一段上班單槓的現狀,無不都是忙到翻過去,這也使得他們做斜槓不得不慢下來,蝸牛般前進,這樣的速度當然讓他們心焦如焚。
Thumbnail
文 / 洪雪珍 這陣子,我的學生陸續在做進度報告,一開始,多半會先說一段上班單槓的現狀,無不都是忙到翻過去,這也使得他們做斜槓不得不慢下來,蝸牛般前進,這樣的速度當然讓他們心焦如焚。
Thumbnail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
Thumbnail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
Thumbnail
我們覺得忙是因為我們在做某件事情時,心裡都會想著另一件事,簡而言之就是分心。
Thumbnail
我們覺得忙是因為我們在做某件事情時,心裡都會想著另一件事,簡而言之就是分心。
Thumbnail
總是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做,使得焦慮消耗著我的注意力及精神,感覺自己忙碌了一整天,但其實只是空焦慮、沒做什麼、瞎忙
Thumbnail
總是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做,使得焦慮消耗著我的注意力及精神,感覺自己忙碌了一整天,但其實只是空焦慮、沒做什麼、瞎忙
Thumbnail
曾經有朋友分享一篇臉書貼文給我,內容大致上是說:「如果你從年輕就開始在想怎麼work-life balance,那你大概會窮忙到老。」我們那時候針對這個議題做過一點討論,今天也想在這邊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Thumbnail
曾經有朋友分享一篇臉書貼文給我,內容大致上是說:「如果你從年輕就開始在想怎麼work-life balance,那你大概會窮忙到老。」我們那時候針對這個議題做過一點討論,今天也想在這邊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運作模式越來越便利、快速與多元,近年又興起「斜槓工作」的生活方式,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要兼顧的面向很多,例如工作、家事、讀書、人際與休閒等等。想要生活過得充實、多元、有意義,確實是不錯的想法,不過也因為要做很多不同的事,要記住更多事情,反而讓自己陷在忙亂焦躁的生活裡。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運作模式越來越便利、快速與多元,近年又興起「斜槓工作」的生活方式,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要兼顧的面向很多,例如工作、家事、讀書、人際與休閒等等。想要生活過得充實、多元、有意義,確實是不錯的想法,不過也因為要做很多不同的事,要記住更多事情,反而讓自己陷在忙亂焦躁的生活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