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醫療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看著電腦手術中的刀表,查無資料,暫時鬆了一口氣,期許今晚的值班可以平平安安。

值班室電話響起,「等一下有一台急診,是 Type A disection,有建議轉院,但其他家醫院無ICU無法收治,現在在問有沒有ICU,PCR已驗,先跟你們說有這台刀」。看了一下手機,現在是凌晨一點半。

raw-image

主動脈剝離患者通常以「強烈撕裂性胸痛」為主要症狀,並且延伸到背部或脖子,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嚴重者會引發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衰竭等重大併發症。一般而言,急性主動脈剝離最危險的情況就是休克,若不緊急治療,發病後一小時增加百分之一的死亡率,四十八小時就有近百分之五十的死亡率,是極高度危險的急症,因此醫療團隊診斷和治療都必須與時間賽跑。


帶著半夢半醒的腦袋,想著待會要備的用物,跟急診交班完後聯絡麻醉科值班醫師。最近的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醫學中心的床位改為專責病房,導致真正需要就醫收治的病患無ICU可使用。


這是個跟時間賽跑的手術,病人至手術室,確認同意書簽妥,立刻進行準備,還好此時刀房無其他刀別打擾,不然人力的調配又是一大問題。手術的進行繁複,必須要高度專注力,也真心期望病人可早日康復。


因為疫情的關係,除了COVID-19的病人,我想這段期間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要如何在這疫情調適自己的心情與想法也很重要。其實之中也不乏因為久病厭世而想要輕生的人,面對病毒的威脅以外,內心的自我調適、身旁友人的支持也很重要。從事醫療工作雖然辛苦,從第三者的角度,聽聞許多生命的故事,從中體悟生命的回復與脆弱,有時覺得無奈,有時卻覺得感恩,感恩這一切我還有能力發揮專業進行工作。

raw-image

多些同理心,在醫學教育的過程裡,是不可或缺的,但也希望大眾對於醫療人員也多一些同理,別用醫療道德綁架這些前線的勇士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無限的醫療故事
4會員
14內容數
不定時分享醫療小故事
2024/06/10
5歲的承承(化名)是軟喉症的小孩,今天要做氣切管的手術。 出生是早產,經歷了許多氣道撐開手術,因為呼吸肌的力量不夠,暫時性放置了呼吸管維持氣道。 「我會勇敢!」眼睛含著淚水,透露著不安,帶著氣音堅定的說著。 從旁人的角度看來,感覺是個比同年齡成熟的孩子,眼神不時透露對疾病、手術的害怕,
Thumbnail
2024/06/10
5歲的承承(化名)是軟喉症的小孩,今天要做氣切管的手術。 出生是早產,經歷了許多氣道撐開手術,因為呼吸肌的力量不夠,暫時性放置了呼吸管維持氣道。 「我會勇敢!」眼睛含著淚水,透露著不安,帶著氣音堅定的說著。 從旁人的角度看來,感覺是個比同年齡成熟的孩子,眼神不時透露對疾病、手術的害怕,
Thumbnail
2023/06/03
「聽說有一台器官捐贈,不過要等二判,等通過後,有可能明天進來手術室。」從leader學姊口中聽說。 從學姊口中得知:「聽說病人很年輕,是小腦自發性出血,人是清醒的到急診,照了電腦斷層發現是小腦出血,卻突然意識改變後緊急插管,無瞳孔反射,現在在加護病房。」
Thumbnail
2023/06/03
「聽說有一台器官捐贈,不過要等二判,等通過後,有可能明天進來手術室。」從leader學姊口中聽說。 從學姊口中得知:「聽說病人很年輕,是小腦自發性出血,人是清醒的到急診,照了電腦斷層發現是小腦出血,卻突然意識改變後緊急插管,無瞳孔反射,現在在加護病房。」
Thumbnail
2022/03/27
在醫院以外的地方,你敢進行急救嗎?
Thumbnail
2022/03/27
在醫院以外的地方,你敢進行急救嗎?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