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研究」好壞參半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他是誰?

路易十四,法國歷史上其中一位成就最高的國王之一。被稱為太陽王,也有路易大帝的尊號。信仰為羅馬天主教,在歐洲宗教戰爭時期,代表着天主教的法國與接受基督新教的英格蘭身為敵人。在位72年,史上主權國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出生於1638年,於1643年就開始領導國家,未夠5歲,由母親擔任攝政王。

政治策略以及個人風格:

與當時英國內戰時期的查理一世相同,路易十四的絕對君主制接近於當時的君權神授,是一個專制的,以國王作為全國家的統領者為主的一個制度,但在後來的路易16統治期間,這一制度已經完全崩壞,開始進入現代化時代。路易十四的初期統治方針強化了從路易十一時期已經開始的以政府內部為主,統一這個巨大的法蘭西國家的一體化方針。由國王為領導人,君主給予控制憲法的根本以及任命各級的政府官員,強調國王的權力優先,擁有管理整個國家的權利,強化法國的政府架構,採用文武雙全的政治家,增加社會建設,強化軍備抵抗外國入侵及戰爭用途,於後來的宗教戰爭為法國帶來優勢,甚至阻擋後來西班牙人的入侵。

由於當時的歐洲戰況仍然以海上戰爭為主,路易十四的強化建設多是海事軍隊建設為主,建造更多的造船廠,投入資源提升軍隊實力使得後來的法國成為了歐洲霸權,正式取代了從前的葡西兩國的初期霸權以及躲伊利沙伯一世時代英國的強大海事競爭相提並論。同時,法蘭西的現代化步槍在當時的歐洲大陸戰場取得重要成果,也是現代化軍備的主要模仿對象及祖先。

在歐洲宗教戰爭( 30年戰爭)過後,歐洲強權們大部份都損失慘重,強大的西班牙政權沒落,海上霸權英國人以及歷史悠久的神聖羅馬帝國等等戰力損失嚴重,進入了一段時間的休息期。在西班牙及法國戰爭後,法國雖然取得勝利,但有至兩個戰爭帶來的巨大影響,在短時間內又在巴黎產生了一場內戰。這是由於在法國國庫空虛的時候,政府企圖利用社會各級階層去填補受損的國庫,也因此帶來了市民及貴族的不滿。導致後來路易十四前往凡爾賽宮居住,離開巴黎市中心,更大去了大量的貴族前往當地建立新社會。與當時步入內戰的英國社會不同,發覺當時的軍權神授制度卻蒸蒸日上,不同於英國當時發生的三國戰爭,主要由於宗教原因,法蘭西王國保留着原本的天主教信仰,因此並沒有像英國查理一世般的悲慘下場,卻在法國的人們心目中下了一個好壞參半的印象。

強大的法國:

也由於當時法國的強盛,歐洲捲起了一場法語熱,與早期由於殖民時代 在世界廣泛傳播的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及後來的英文相同, 17及18世紀,法國語言在歐洲是一種人所皆知的外交及上流社會語言,在中產階級也有非常多的法語講者,在貿易市場有比較高的話事權。路易十四也是一個非常擁有文化的人,在他在位期間,路易十四強化了法國當地的學習產業以及學校營運方式,又開始推廣舞蹈文化,他本人也經常參與舞蹈活動。

路易十四時期採用了財政大臣柯爾貝爾,在這20年不夠的時間增強了法國的經濟實力,透過稅收以及殖民貿易,就如早期的英國一樣,法國人也擁有了自己的一次霸權旅程,人所羨慕的歐洲最強者已被各個國家所仰慕。雖然在後來,他的領導中期之後,法國的貿易再一次回復平靜,但是曾經的路易十四的霸權統治在歷史當中頗有流傳開去。路易十四的強國統治在後期由於大量的戰爭而沒落了, 1672年,與荷蘭人的戰爭,反法同盟的戰鬥以及後來入侵德意志國國強國的軍事活動,導致曾經強大的法蘭西王國不管是在財政上還是軍事實力上嚴重受挫,最大同盟戰爭時代經過30年的宗教戰爭後再次與英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各級領導人勢力等等再次在戰場上角力,曾經強大的英國及荷蘭再次利用他們強大的海上軍隊實力就像從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一般把這個強大的法國霸權打倒了。

對外擴張與政治衝突:

但是也增強了法國及英國政府及民間的衝突。在英格蘭內戰時期,查理一世及二世,後來的占士二世也跟法國有着關係,在英國的王位由荷蘭執政奇威廉三世以及妻子瑪莉當上後,威廉三世對於宿敵法國的路易十四展開了長期的抗爭及戰爭,也宣傳法國的對英國的敵對關係。也使得後來,由於社會各方面的政治及經濟層面發現問題,英法最終停戰,路易承認威廉的英國國王資格,同時也是法國之下的第二強國。英國及法國的衝突有着悠久的歷史,自從英國的亨利八世統治時承認英國教會將會轉為信奉基督教新教後就與法國展開磨擦。

在法西戰爭後有由法國路易十四的軍隊獲得勝利,西班牙與法國談判割讓阿圖瓦及魯西瓦等地及法國,又承認皇室通婚,當時西班牙又失去了葡萄牙的領土,完全衰落。最後又由於西班牙國王菲臘四世死後,新任國王卡路斯二世擁有疾病,年紀輕輕便死去,路易十四看上機會,令自己的孫子成為西班牙國王,擴大領土,確立了西班牙波旁王朝的領導位置。但是也導致了在拿破崙登上皇帝之前的反法聯盟的初始。

好壞參半: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在位期間也確立了不少的對未來現在社會都有巨大影響的社會法典,其中包括黑人法典,在歐洲不平等的殖民歷史中,對於奴隸的第一次確立的保障他們權利的議論書。雖然准許法國貴族繼續已以黑人奴隸作為工作員工,但是禁止了像以往的販賣政策,強迫拆散家庭,以及的士家庭分離,家破人亡的行為。確保了現代社會的初始進度議程,是歐洲各國的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可惜的是太陽王在法西戰爭後國家得到了巨大的損傷,又由於當時的自然災害及社會發展停頓,太陽王的美稱湛然消失,最終偉大的國王77歲於1715年9月死於凡爾賽宮。

結語:

路易十四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國王,他舉行新政,使得法國再次強大起來,雖然也有很多自大高傲的政治主張-但那也是因為實力,他使得法國曾經超越英國,因此被稱為太陽王,他實行改革,管治社會中的貴族與平民,雖然他還是相信什麼"君權神授"的思想,但在君主之中他的開明態度使得他在歷史中備受關注,雖然在老時顯然失色,但又有誰能夠明哲保身數十載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研究人生 (寫作之貓)的沙龍
37會員
92內容數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在不同地方為生活所戰鬥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到底,神聖羅馬帝國是如何變成「既不神聖、又不羅馬、更非帝國」嵙?在西元1806年後被拿破崙解散的神聖羅馬帝國有沒有繼承者呢? ,
Thumbnail
到底,神聖羅馬帝國是如何變成「既不神聖、又不羅馬、更非帝國」嵙?在西元1806年後被拿破崙解散的神聖羅馬帝國有沒有繼承者呢? ,
Thumbnail
法國香檳區漢斯有一座十三世紀哥德式建築物-漢斯聖母院,它的年紀比巴黎聖母院還老,鐘塔更比之高出了十幾公尺,是法國歷任國王加冕之地,總共有25位在此正式登基掌權。 究竟為何歷任法國國王都這麼愛來漢斯聖母院呢?!
Thumbnail
法國香檳區漢斯有一座十三世紀哥德式建築物-漢斯聖母院,它的年紀比巴黎聖母院還老,鐘塔更比之高出了十幾公尺,是法國歷任國王加冕之地,總共有25位在此正式登基掌權。 究竟為何歷任法國國王都這麼愛來漢斯聖母院呢?!
Thumbnail
中古初期,從西羅馬帝國滅亡(5世紀)到十字軍東征(11世紀),西歐就是一個狀態從糟糕狀態要努力往普通狀態發展的地方。因此「政權」與「教權」怎麼相互扶持成為中古初期很重要的發展關鍵。
Thumbnail
中古初期,從西羅馬帝國滅亡(5世紀)到十字軍東征(11世紀),西歐就是一個狀態從糟糕狀態要努力往普通狀態發展的地方。因此「政權」與「教權」怎麼相互扶持成為中古初期很重要的發展關鍵。
Thumbnail
今年為了紀念法王路易十五加冕300週年!凡爾賽宮首次以路易十五為主題,推出了全新大展,並首次公開了法國最後一位官方認證的國王情婦——杜巴利夫人的房間。
Thumbnail
今年為了紀念法王路易十五加冕300週年!凡爾賽宮首次以路易十五為主題,推出了全新大展,並首次公開了法國最後一位官方認證的國王情婦——杜巴利夫人的房間。
Thumbnail
 法國波旁王朝時期的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8.23-1793.1.21],從小個性溫吞、優柔寡斷,一輩子卻對於三件事熱愛到近乎瘋狂:製鎖、反奧地利,以及他奧地利籍的妻子-瑪麗‧安東娃妮特[Marie Antoinette,1755.11.2-1793.10.16]。
Thumbnail
 法國波旁王朝時期的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8.23-1793.1.21],從小個性溫吞、優柔寡斷,一輩子卻對於三件事熱愛到近乎瘋狂:製鎖、反奧地利,以及他奧地利籍的妻子-瑪麗‧安東娃妮特[Marie Antoinette,1755.11.2-1793.10.16]。
Thumbnail
現代我們所熟悉的法國,是個採用總統制的共和政體。但是,直至共和制真正確立前,法國一直是個採取君主世襲制的王國,其全名是法蘭西王國。既然曾經是個世襲王國,那麼,就必然有身為王室的家族持續統治,以血脈延續下去,這就是我們所稱之為的「王朝」。
Thumbnail
現代我們所熟悉的法國,是個採用總統制的共和政體。但是,直至共和制真正確立前,法國一直是個採取君主世襲制的王國,其全名是法蘭西王國。既然曾經是個世襲王國,那麼,就必然有身為王室的家族持續統治,以血脈延續下去,這就是我們所稱之為的「王朝」。
Thumbnail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Thumbnail
百科全書派被視為法國啟蒙性的代表,但是法國政局的演變卻出乎百科全書派的預料之外。到底,什麼是理想的政治體制?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人與人間的「仁慈」原則,仍待當代哲人思考。
Thumbnail
國家富強了,國王富有了。亨利七世既是結束內戰的英雄,有錢有名聲有地位,話語權也大很多。此時國王變得強勢,不用看那些貴族的面色,在這時國王的權威要比議會大,把議會給壓了下去,開啟了都鐸王朝統治較為鐵腕的特色。
Thumbnail
國家富強了,國王富有了。亨利七世既是結束內戰的英雄,有錢有名聲有地位,話語權也大很多。此時國王變得強勢,不用看那些貴族的面色,在這時國王的權威要比議會大,把議會給壓了下去,開啟了都鐸王朝統治較為鐵腕的特色。
Thumbnail
皇帝獲得教皇的加冕而得到統治的合法性,而且得到其加持以明正言順的姿態號令諸侯。教皇則得到皇帝承諾的保護得以捍衛基督教世界及維持教廷在歐洲的獨立性。試想想,如果教廷成為歐洲某個封建領主的附庸,它的權威實必遭到質疑,最後導致整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分裂,西歐將不再聽令於位於羅馬的教廷指揮。
Thumbnail
皇帝獲得教皇的加冕而得到統治的合法性,而且得到其加持以明正言順的姿態號令諸侯。教皇則得到皇帝承諾的保護得以捍衛基督教世界及維持教廷在歐洲的獨立性。試想想,如果教廷成為歐洲某個封建領主的附庸,它的權威實必遭到質疑,最後導致整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分裂,西歐將不再聽令於位於羅馬的教廷指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