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為什麼不再熱門?

2022/07/1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加密貨幣、區塊鏈、NFT 及元宇宙相關相關議題從 2021 年開始延燒,不僅僅成為一般大眾收藏、投資的新寵兒,也有越來越多大型品牌像是 Nike Adidas、Gucci 等相繼投入市場,除了這一些國際知名的大品牌外,也有越來越多本土業者像是:嘟嘟房、師園鹹酥雞、虎航等都開始發行 NFT。

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數據網站 NonFungible 的統計資料顯示,NFT 在 2022年5月第一周日均銷量下降到約 1.9 萬個,較 2021年 9 月份的最高峰(約 22.5 萬個)下降 92%,這代表了 NFT 市場正在逐漸下滑嗎?首先我們先來看看 NFT 的發展,以及 NFT 的熱潮是怎麼開始的?

NFT 的歷史關鍵事件

NFT 發展前期的大事件:

2014.5
被公認是第一個 NFT《Quantum》於 Namecoin 區塊鏈發佈,並以 4 美元成交

2016.9
網路迷因系列《Rare Pepes》出現在比特幣區塊鏈,隔年出現在以太坊區塊鏈

2017.1
CryptoArt 誕生,創作者首次可自行出售的數位藝術品

2017.6
頭像作品《CryptoPunks》發佈了共 1 萬個不重複像素風格頭像

2017.11
區塊鏈遊戲《CryptoKitties》發佈,遊戲過程生成不重複的貓咪、以 NFT 進行收藏及交易,一度佔據以太坊 25% 流量

NFT 快速發展期的大事件:

2020.10
NBA 推出《NBA Top Shot》,選手賽事短片以 NFT 銷售,8 個月吸引 100 萬用戶,NFT 走入主流市場

2021.2.19
網路迷因《Nyan Cat》以 59 萬美元成交

2021.3.11
Beeple《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以 6900 萬美元天價成交,迅速獲得全球關注

2021.3.13
2015 年發佈後未完售的 NFT 虛擬土地《Etheria》,以總計 140 萬美元銷售一空

2021.4.23
頭像作品《Bored Ape Yacht Club》發佈,替 NFT 增添上了「社群」概念,並在拍賣會上以 $ 340 萬美金售出

2021年可謂是 NFT 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更近一步地走向大眾市場。

三大造就 2021 成為「NFT 元年」 的關鍵事件

一、NFT 開始獲得大型企業接受,走入主流市場:2021 年 NBA 推出了《NBA Top Shot》,將選手賽事短片以 NFT 銷售,短短8個月就累積了 100 萬用戶,除了吸引一般民眾,也讓 NFT 開始獲得大型企業認同。

二、加密藝術品的天價造成藝術界革命性改變:Beeple《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以 6900 萬美元成交,並以區塊鏈上的以太幣作為交易幣別,原本毫無交集的加密貨幣、插圖與傳統視覺藝術圈突然有了連結,也讓 NFT 聲名大噪。

三、NFT 具有社交、身份表徵意味:頭像作品《Bored Ape Yacht Club》發佈,以精緻的素材及設計,並由AI及系統演算組合出10000個絕不重覆的圖案,強調每一個無聊猿頭像的與眾不同,加上名人效應及「社群」概念,更加凸顯了身份地位的表徵。

NFT 的興起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

NFT 的歷程最早可追溯至 2014 年,而沉寂多時的 NFT,為何會在 2021 年突然躍升至大眾視野?除了上述提到的關鍵事件外,在媒體大肆渲染、及2020年爆發的疫情都加速了 NFT 的發展。除此之外,在網路世代掀起的 NFT 熱潮,也象徵 Z 世代年輕人對於藝術鑑賞方式的改變,更願意購買虛擬藝術品,同時支持藝術家的付出或是作品概念,也加速虛擬資產的認定。

NFT 市場 2021 年交易金額年增 261 倍至近 250 億美元,從「無聊猿」(BAYC)到視訊片段等被包裝成 NFT 形式後熱賣,各個領域相繼加入市場,反映了加密資產的熱門程度,然而,這股熱潮好像也在 2022 年開始出現放緩態勢。

NFT 熱度不再

據 Google Trends 數據顯示,全球人口對 NFT 相關話題的興趣出現顯著下降, 2022 年 5 月時下探至 26,相較同年 1 月創歷史搜尋熱度高點的 100,搜尋熱度驟降 74%,甚至有持續下降之態勢。

NFT 市場交易量 1 月創歷史新高,主要受益於無聊猿(BAYC)變異猿(MAYC)、《Axie Infinity》交易量暴增,但 BAYC 2022年 5 月的交易額較 1 月驟降了 41%,《Axie Infinity》、MAYC 交易額分別驟降 94%、36%。

NFT 狂潮在群眾淘金熱消退後,真的就毫無價值了嗎?NFT 的問世所帶來的改變不僅限於虛擬資產的買賣,也讓區塊鏈的技術在金融外還有更多應用、賦予數位資產價值的認定,像是網路內容的著作權、遊戲寶物的所有權等,賦予憑證在虛擬世界外,也能連結實際生活使用的價值。

台灣賦能型 NFT 逐漸受到重視

2021 下半年,台灣「賦能型 NFT」數量明顯上升,跟普通 NFT 的差異在於,賦能型 NFT 會連結產品、服務,或是特殊權益,像是師園發行的 NFT 憑證即可到實體店面換一份鹹酥雞、嘟嘟房的 NFT 享有停車優惠、以及台虎也跟進 NFT 的行列,除了數位藝術收藏的價值外,還能參與交機過程、及18個月效期的無限次搭乘。

賦能型的 NFT,除了增添了NFT本身的實用性,對品牌企業來說,也能針對 NFT 的持有者做長期、深度的經營:NFT不再只是精美圖檔藝術,可以是演唱會周邊、遊戲寶物、IP授權憑證,甚至是一份餐點,讓持有者有更高的參與度,及感受與眾不同的尊榮感,進而加強用戶對品牌的黏著度。

目前來看,確實有很多人是抱著投資賺錢的心態發行及購買NFT,不過,更長遠來看的話,賦能型 NFT 在未來的確可能成品牌吸引 Z 世代的有利因素之一。

NFT 的未來?

除了台灣的 NFT 逐步走向與現實生活中有連結的賦能型態外,國外的 NFT 也更加專注於 NFT 的實際效用,像是數位及實體資產的憑證、及不可讓渡的權益證明,以及更近一步地探討智能合約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由於美國逐步升息,市場上熱錢會慢慢被收回去,有相當高的機率會影響各個投資市場,NFT 當然也無法倖免,加上 NFT 本身流動性不佳的問題,更有可能發生賤價導致難以脫手、價值一夕泡沫化的情況。

有人說過:「DeFi 將資本帶進了加密領域,而 NFT 則將人們帶入了加密領域。」綜觀來說,NFT 的發展還在剛起步的階段,前景仍有想像空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就像全球網路產業是歷經 2000 年泡沫化後,才奠定了長期至今發展基礎;NFT 也將在接受市場震撼教育,後勢發展仍難以預測。各行各業想藉 NFT 加值,可以適度嘗試,但若想要用於投機,還是需要嚴謹把關。

馬克碎念

如果大家有在關注NFT 相關議題,會建議注意兩個主要的關鍵因素,第一個是重點企業是否有持續在NFT 投注資源,尤其是通訊軟體、娛樂與遊戲產業等等,這些都是目前推動NFT 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某個程度來說也算是元宇宙建構的前哨站。

第二個就是法規問題,像是如何保護買賣雙方的權利、避免偽造或沒有授權的作品的出現、課稅的制度上怎麼安排等等。另外由於有些NFT 交易的金額相當驚人,也有傳出NFT 淪為洗錢的工具。以上這些都是政府相關法規需要一步步去完善,才有辦法建構健康的NFT 生態環境。

馬克相信NFT 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不同的應用場景,隨著時間的推進也會越來越成熟,或許不會再是大家眼中的投資工具,而是有實質作用與不同的象徵意義。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Fintech 創業家|金融科技趨勢觀察 |商業模式解析 不僅分享金融科技知識 也分享創業生活ت ت 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