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對於真正的哀傷,我們只能做一種反應——將痛苦帶入心中,接受它,然後超越它。

接受與愛能將痛苦轉化為喜悅的回憶,以及對生命的擁抱。」~瑞秋‧波拉克,78度的智慧(寶劍三)~

昨天早上出去玩耍前,每日一抽的塔羅牌,就是這個寶劍三。我們昨天,悠閒又愉快。

孩子們和我,在生活裡都很自然的會提到老公,會聊想到老公曾經帶我們做的事,去過的地方,我們會想念他,但從沒有影響我們繼續生活。

昨天兒子去市場附近買早餐,早餐店老闆跟兒子打招呼,老闆娘悄悄地跟老闆說:「你知道他爸爸去哪了嗎?」,老闆說:「知道啊。」,兒子回來後告訴我,怎麼大家都知道啊,我說:「住這裡二十年了,都太熟悉了,可能有一個人知道,其他人就都知道了,而且就表示,大家關心我們,對我們很照顧,你爸爸生病身體太瘦,好多年了,這幾年市場也都他在去,以前你們小寶寶的時候是我去,店家都看著你們長大的...。」

女兒小寶現在放學也會跟同學一起寫作業,假日我上班,還會跟同學約出去玩,公園﹑圖書館,連火車都會坐去中壢了。

父母能做的,真的就是負責把自己照顧好,孩子們也就會跟著我們成長和前進。恐懼擔憂的感受會有,但不需要用頭腦放大,因為感受都是自己的,並非真的存在或者會發生的現實,面對孩子,要有更多的信任和信心,讓孩子擁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和願意為選擇負起責任的勇氣,首先,我們就要能夠真的相信我們自己,知道我們也已經如此面對我們的人生(可以選擇,願意負責),因此不存在可能的虧欠或失敗,我們能給孩子們的,也只會是我們有的,若我們不喜愛自己,能給出什麼樣的喜愛給孩子呢?

我的親人朋友,我的工作伙伴,孩子們的同學老師,我們的鄰居,我們認識相遇的人們,陪伴還是問候,都是我們繼續生活的最美日常。

你妳的存在,就是這世界最棒的禮物,總有人會因為妳你的存在,而獲得內心的感動和對生活的信任,千萬別再遺忘了這最重要的任務——為自己,過好最尋常的每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u nian 舒年書黏的沙龍
46會員
416內容數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2023/07/27
昨晚臨睡前,幫兒子大寶安準備好開水,跟女兒小寶寧抱抱一下,我跟孩子們說,好久都沒有夢見他們爸爸了,他都沒有回來看我,大概是很忙吧,小寶說,不會是去投胎了吧,我說他才不會咧,因為我也一樣啊,要是好不容易回去了,當然要好好休息,怎麼可能馬上又來勞累。 結果今天凌晨,我就夢見他了,又是這種超真實的夢境,
Thumbnail
2023/07/27
昨晚臨睡前,幫兒子大寶安準備好開水,跟女兒小寶寧抱抱一下,我跟孩子們說,好久都沒有夢見他們爸爸了,他都沒有回來看我,大概是很忙吧,小寶說,不會是去投胎了吧,我說他才不會咧,因為我也一樣啊,要是好不容易回去了,當然要好好休息,怎麼可能馬上又來勞累。 結果今天凌晨,我就夢見他了,又是這種超真實的夢境,
Thumbnail
2023/06/04
2023/06/04知道和理解自己,能夠‘’醒過來‘’,為的也只是,不願意再給出視角狹隘、自以為是的言行,無知無覺的傷害自己和他人。 2022/06/04六月書單,來自自家的書(窮得只剩下書…哭…),圖書館跨館借的書都還沒到。 五月,再次經歷了排山倒海(對我來說就是這麼誇張),真的是自己才能體會的壓
Thumbnail
2023/06/04
2023/06/04知道和理解自己,能夠‘’醒過來‘’,為的也只是,不願意再給出視角狹隘、自以為是的言行,無知無覺的傷害自己和他人。 2022/06/04六月書單,來自自家的書(窮得只剩下書…哭…),圖書館跨館借的書都還沒到。 五月,再次經歷了排山倒海(對我來說就是這麼誇張),真的是自己才能體會的壓
Thumbnail
2022/10/31
亞美娜https://www.facebook.com/ya.wedgewood 昨天知道妳在前天離開了,我這個愛哭鬼還是忍不住眼淚。 在facebook認識了妳,一晃眼就已經要八年了。 看見妳的文章,是我的伴侶發現癌症,第一次治療結束的時候。 妳分享了關於自己的一切,在平凡又廢材的我眼中,像傳奇一
Thumbnail
2022/10/31
亞美娜https://www.facebook.com/ya.wedgewood 昨天知道妳在前天離開了,我這個愛哭鬼還是忍不住眼淚。 在facebook認識了妳,一晃眼就已經要八年了。 看見妳的文章,是我的伴侶發現癌症,第一次治療結束的時候。 妳分享了關於自己的一切,在平凡又廢材的我眼中,像傳奇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我從用盡力氣去生存到全然覺知去感受」今天在某本書中看到這段話好觸動我心。 終於是一條線了,我好想念擁抱小孩跟他緊密在一起的時光,沒想到整整過了一週,我都強迫自己與他隔絕。昨晚他告訴我今天他要上臺領獎,我卻不能靠近他。我都等夜深人靜後才看他的作業,在碰觸前噴酒精,因為害怕他也要經歷我受的這些苦。
Thumbnail
「我從用盡力氣去生存到全然覺知去感受」今天在某本書中看到這段話好觸動我心。 終於是一條線了,我好想念擁抱小孩跟他緊密在一起的時光,沒想到整整過了一週,我都強迫自己與他隔絕。昨晚他告訴我今天他要上臺領獎,我卻不能靠近他。我都等夜深人靜後才看他的作業,在碰觸前噴酒精,因為害怕他也要經歷我受的這些苦。
Thumbnail
黃昏,一名爸爸帶著三歲兒子在田間小路散步好不愜意,突然兒子被一顆石頭絆倒哇哇大哭,爸爸心疼不已趕緊安慰,同時也將那顆石頭撿起來丟得遠遠,懷中的兒子不哭了。這位爸爸用「報復」的身教教兒子,兒子長大了,也會用一樣的方式解決令他不愉快的人與事,小小的言行大大的影響。 常常聽老一輩人講「人品貴重」,人
Thumbnail
黃昏,一名爸爸帶著三歲兒子在田間小路散步好不愜意,突然兒子被一顆石頭絆倒哇哇大哭,爸爸心疼不已趕緊安慰,同時也將那顆石頭撿起來丟得遠遠,懷中的兒子不哭了。這位爸爸用「報復」的身教教兒子,兒子長大了,也會用一樣的方式解決令他不愉快的人與事,小小的言行大大的影響。 常常聽老一輩人講「人品貴重」,人
Thumbnail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