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自我價值的高低嗎?》

2022/07/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我價值從何而來,理論上有很多
那麼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貼近生活的理論
1922年,Charles Horton Coole,是一位美國社會學家
他提出"鏡像自我"的概念,並指出: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是來形容自我是人與人不斷互動的產物
把別人當作一面鏡子,而自我意識是從別人對自己的反映而建立的
這位學者在《人性和社會秩序》(1902)提出:
人的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通過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獲得的,因此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們首先會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其次想像他人對自己的形象如何評價,最後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形成自我感。
因此,人的性格不是遺傳而來的本能,而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逐步習得、形成的社會性產物。
這「鏡中自我」有三方面的要素
1. 表現(presentation):想像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別人看到我什麼,這並不一定就是別人真的看到我這些什麼,
而是我以為他看到的
2. 辨認(identification):想像他人對此形象的看法
這也並不真的就是別人有的想法,而是我以為他有的想法
3. 主觀解釋(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根據「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產生自我的感覺
也就是說自我概念的形成,是根據我認為和想像他人對我判斷的反映
最後再加上自己主觀的想法
由此推導,自我概念多半是在與“重要他人”有關
例如:父母、其他親屬、鄰居、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上司和同事等
都會對自我價值有所影響
那麼,自我價值的高低會有什麼差別呢?
較高自我價值感的人會說:
「我喜歡自己、覺得自己很不錯,我可以自我肯定,
,樂於成長和學習,我是個會愛自己也會愛別人的人。」
低自我價值感的人,常會陷入:「我不喜歡自己,我覺得自己不夠好,
常常很在意他人的眼光,會隨著他人的肯定與否,來覺得自己夠不夠好。」
一般來說,高自我價值感的人活得較為自在,比較能夠作自己,
想要知道自我價值的高低嗎? 可以試試看下面的量表
《自信心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又稱為“羅森伯格量表”
如何改變呢?先對自我價值有更深入的認識,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想了解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
我們專注於 運用諮商、具精神醫學基礎、配合心理測驗、生理回饋和教育訓練各方面, 提供全方位完整的支持 我們認同真誠一致、同理心與正向關懷的重要性,致力於陪伴並催化個人的內在正向潛力; 從跨專業的合作中,給予您安心的心靈成長環境, 讓您的心靈感到如回家般的溫暖安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