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系統的6 + 1階層
- 數據傳輸層 : 區塊鏈的底層網路架構,讓區塊鏈和傳統網路技術結合。
- 數據層(Data Layer):存著區塊鏈上所有底層數據資訊,Ex: 交易資訊、區塊雜湊值、交易時間戳、公私鑰等等。
- 網路層(Network Layer): 由節點組成的點對點網路,其中還定義了數據廣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
- 共識層(Consensus Layer):即共識機制,常見的有:PoW(工作量證明機制)、PoS(權益證明機制)、DPoS(代理權益證明機制)
- 激勵層(Actuator Layer):即礦工的獎勵機制和分配機制,通常以發放加密貨幣作為回報。
- 合約層(Contract Layer):包括各種腳本、程式碼、智能合約、演算法 ,是區塊鏈上撰寫程式的基礎。
-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區塊鏈上的各種應用,Ex: DApp。
Layer1
又稱鏈上擴容,對應區塊鏈系統的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是基於底層網路協議打造的獨立公鏈,所有交易的處理和驗證都可以在此公鏈上完成。
Layer1可以輕鬆做到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擴展性方面可以透過調整區塊大小、修改共識機制等方法來提升,但這會付出相對較高的代價。
知名案例: Bitcoin ($BTC)、Ethereum ($ETH)
Layer2
又稱鏈下擴容,對應區塊鏈系統的合約層和應用層,在不改變區塊鏈底層協議和運作機制的前提下,透過狀態通道、側鏈等解決方案提升主鏈的擴展性。
多數Layer1追求的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卻無法兼顧擴展性,而 Layer2就是用來彌補Layer1擴展性的缺失。
知名案例: Polygon ($MATIC)
Layer 3
對應區塊鏈系統的應用層,是智能合約和DApps所在的層級,也是讓區塊鏈與現實世界的接軌的層級,常聽到的DeFi、GameFi、NFT都屬於此層。
知名案例:Uniswap ($UNI)、 AxieInfinity ($AXS)
Layer 4
對應區塊鏈系統的應用層,與DApps互動的前端介面,常見的有錢包、瀏覽器等。
知名案例:Brave Browser、Metamask
Layer0
對應OSI模型的底層(OSI Layer1 ~ Layer4),又稱數據傳輸層,是支持區塊鏈運行的底層網路架構,主要協助區塊鏈與傳統網路技術結合。
Layer0 上可以建立 Layer1的區塊鏈,而這些Layer1的區塊鏈可以透過Layer0交換訊息。
知名案例: Polkadot ($DOT)、Marlin ($POND)
OSI模型 : 由國際標準組織提出,一個試圖使各種電腦在世界範圍內互連為網路的標準框架,共有七層。
全視圖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