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全息對應的建構-2:腿顱對應(大)
付費限定

全息對應的建構-2:腿顱對應(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腿顱對應(大)也是我最早建立出來的全息系統之一,而設計出這個模型的起點也同樣是董氏奇穴。董氏奇穴效果很好且用穴精簡,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其功效主治的記憶其實不太容易,我當時剛好看到了一個很特殊的穴位,即董氏之上、下唇穴。該穴位的名稱與主治都非常明確,而正在建立全息系統的我就在想其附近是否也有五官的相關穴位,可以幫助我去組合成更完整的面部全息對應,結果一查還真的有,這邊就先把圖示展示給大家看一下:

腿顱對應(大)的模型建構

腿顱對應(大)的模型建構


首先可以看到圖左側,腿部標示的都是董氏奇穴可以查找到的穴位功效:

  • 甲狀腺眼病:足駟馬
  • 耳鳴:三泉穴
  • 上下唇病:上下唇穴
  • 下齒痛:側三里、側下三里
  • 咽喉:失音穴
  • 甲狀腺腫、食道疾病:足三重、足千金五金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1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針灸專業教學_全息與對應_理論模型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魚中醫的沙龍
127會員
50內容數
針灸相關的教學內容,對象主要是有興趣的醫師與醫學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魚中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起點 肩膝對應的模型與延伸 肩膝對應 此對應我常使用的經驗如下: 條口治療肩井穴附近痠緊 絕骨治療頸部痠緊(提肩胛肌) 陰、陽陵泉合用治五十肩(可以想成針刺中府穴與肩貞穴) 漏谷用治鎖骨下痛 血海治三角肌前側痛;鶴頂治中間痛;梁丘治後側痛 咽喉用列缺,太淵治咳嗽 支溝治脅肋痛 尺澤治小便頻
首先,生物全息論的定義如先前文章所述,就是身體局部可以對應全身。 在中醫與一些傳統治療方式,全息的現象一直是存在的,像是把脈用一小段橈動脈診察全身疾病狀態,或是耳針治療全身疾病,都是全息現象的體現。那我們就開始一項一項的介紹全息中重要的規律吧 全息擴充律 規律一 規律二 楊維傑老師提出的全息規律
先從對應針法開始介紹,對應針法我主要分成三個:左右、手足與上下 左右對應 手足對應 第二個介紹手足對應,我們先看圖示: 對應的重點就是從手指跟足趾去看:大指對大趾,小指對小趾,其他就順著往上看。這邊順便說一下,請大家先暫時不要管經絡對應,這樣會比較好理解。 用穴位舉例幫助理解: 太衝-合谷(綠點)
首先,我認為針灸有三個重要的運作規律: 全息、對應、投影 全息 身體的局部對應全身,常見例子有耳針、把脈與足底按摩。全息可用於治療(耳針)也可用於診斷(把脈)。這會是後面的重點,後續文章會分多篇討論一些全息的擴充規律、特性及實際運用的模型。 對應 投影 結語
會花錢點進這個文章,應該代表您對我的教學內容有些興趣,希望裡面的內容能幫上忙,特別是對於臨床醫師或即將成為臨床醫師的學生。
起點 肩膝對應的模型與延伸 肩膝對應 此對應我常使用的經驗如下: 條口治療肩井穴附近痠緊 絕骨治療頸部痠緊(提肩胛肌) 陰、陽陵泉合用治五十肩(可以想成針刺中府穴與肩貞穴) 漏谷用治鎖骨下痛 血海治三角肌前側痛;鶴頂治中間痛;梁丘治後側痛 咽喉用列缺,太淵治咳嗽 支溝治脅肋痛 尺澤治小便頻
首先,生物全息論的定義如先前文章所述,就是身體局部可以對應全身。 在中醫與一些傳統治療方式,全息的現象一直是存在的,像是把脈用一小段橈動脈診察全身疾病狀態,或是耳針治療全身疾病,都是全息現象的體現。那我們就開始一項一項的介紹全息中重要的規律吧 全息擴充律 規律一 規律二 楊維傑老師提出的全息規律
先從對應針法開始介紹,對應針法我主要分成三個:左右、手足與上下 左右對應 手足對應 第二個介紹手足對應,我們先看圖示: 對應的重點就是從手指跟足趾去看:大指對大趾,小指對小趾,其他就順著往上看。這邊順便說一下,請大家先暫時不要管經絡對應,這樣會比較好理解。 用穴位舉例幫助理解: 太衝-合谷(綠點)
首先,我認為針灸有三個重要的運作規律: 全息、對應、投影 全息 身體的局部對應全身,常見例子有耳針、把脈與足底按摩。全息可用於治療(耳針)也可用於診斷(把脈)。這會是後面的重點,後續文章會分多篇討論一些全息的擴充規律、特性及實際運用的模型。 對應 投影 結語
會花錢點進這個文章,應該代表您對我的教學內容有些興趣,希望裡面的內容能幫上忙,特別是對於臨床醫師或即將成為臨床醫師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