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相愛相殺的母女,愛與寬容是解藥

《美國女孩》相愛相殺的母女,愛與寬容是解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注意:內容提及《媽的多重宇宙》部分劇情
圖片存自美國女孩臉書專頁

圖片存自美國女孩臉書專頁

《美國女孩》是導演從她的自身經歷發展而成的長片,故事延續其短片作品《姊姊》。

“I want you to be better.”

“Better is different!”

文化適應不良的青少女碰上罹癌心情低落的母親,在拉鋸之間,兩者同樣委屈。芳儀和芳安沒有居住地的選擇權,可他們的媽媽在疾病面前也沒有選擇餘地。芳儀理應對母親更寬容,然而她在亟需歸屬感的年紀,偏偏遭遇生活巨變——來到陌生的故鄉,得重新適應環境;從資優生變成班上墊底的學生,被同學有意無意的嘲弄。——於是不平之氣像是活火山,在醞釀過程一點一滴地定期噴濺。情緒累積到末,迎來了大爆發。然而生活還是要過,至親依然要每天面對。母女心照不宣的和解,正如本片的片尾曲歌名<盡在不言中>。

⁡白馬之於美國女孩,是自由、也是熟悉的美國;芳儀之於母親,好似一匹嚮往自由的野馬。芳儀一邊試圖套住白馬,一邊無力的哭訴著”I need you. Please.” 這匹馬依然不聽她的話——這一幕簡直再現了芳儀和媽媽長期以來的對峙。

圖片存自美國女孩臉書專頁

圖片存自美國女孩臉書專頁

⁡《媽的多重宇宙》跟《美國女孩》都在講述華裔美籍母女的相愛相殺。兩位母親每每在衝突之時,都試圖用自己習慣的東方管教方式,去拉住從小即受美國教育,因而崇尚個人主義的女兒。兩個媽媽都後悔當初的決定:「早知道就不要去美國。」不過王秀蓮是慨嘆自己當初選擇愛情、追求美國夢,卻活成了最爛的版本;王莉莉則是煩惱著當初沒有料想到的現在。兩者不盡相同。

⁡王秀蓮的愛與關照是含蓄的,華人說話習慣拐個彎,拐到後來說出口的卻是傷人的話——秀蓮想叫女兒好好照顧自己,卻說她變胖了;相較之下,王莉莉也和她女兒一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禮,開明許多,然而王莉莉有自身的疾病要面對,自顧不暇。互相傷害的母女直至最後,終於勇敢說愛。

圖片存自美國女孩臉書專頁

圖片存自美國女孩臉書專頁

⁡《美國女孩》的時空背景是SARS 大流行的時候,有一段媽媽帶病重的芳安去醫院,差點被計程車司機趕下車的劇情。鏡頭特寫司機聽到芳安狂咳時,眼神所透露的戒慎與不耐。這樣的光景跟這兩三年來Covid-19所造成的恐慌,幾乎無異。貼合時局的故事背景,也讓觀眾特別有感觸。

⁡貼近生活的對白、自然的演技、化約至最簡的音效及配樂,反而引發最大的共鳴與感動。即便觀眾不一定有和主角一樣的文化休克經歷,與父母輩的摩擦依舊是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課題。

⁡這是一部溫柔的電影,簡單而深刻。

⁡-

𓃗經典台詞: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到哪裡都一樣。」

「如果這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

-

avatar-img
一平方觀影空間的沙龍
12會員
4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以音樂劇電影的形式,延續首集劇情。瓦昆菲尼克斯跟Lady Gaga的演技和歌喉自然是可圈可點的,可惜既無助於推進劇情,也拍得不夠精彩。在劇本的概念上是有創意的、技術面也都合格。然而所有要素合在一起的成品卻顯得平庸。
男女主角彷彿即興演出般的自然表現,瑣碎卻充滿哲思的幽默對白,每個話輪之間不一定有關聯,卻流暢地進行。對生活的感悟、對童年的回望、對世界的想像,兩人言談交流時激盪的漣漪,流淌在盈盈笑語間。萍水相逢,發生在一天以內,然而光是那一天,就美好到,抵過之前和往後遇到的所有人,足以讓彼此都渴盼著下一次的相見。
機器人與狗,簡單中性的意象,讓觀眾能夠代入自己心中的遺憾,關係可以是愛情或友情,當時陪伴在身旁的他可能是任何性別。<September>這首歌貫徹整部片。一場場機器人的夢境,反映的是對失去的恐懼。然而那些放不下的,終究會隨著時間沖淡。知道對方過得很好,就算不回頭,好像也沒關係了。
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以音樂劇電影的形式,延續首集劇情。瓦昆菲尼克斯跟Lady Gaga的演技和歌喉自然是可圈可點的,可惜既無助於推進劇情,也拍得不夠精彩。在劇本的概念上是有創意的、技術面也都合格。然而所有要素合在一起的成品卻顯得平庸。
男女主角彷彿即興演出般的自然表現,瑣碎卻充滿哲思的幽默對白,每個話輪之間不一定有關聯,卻流暢地進行。對生活的感悟、對童年的回望、對世界的想像,兩人言談交流時激盪的漣漪,流淌在盈盈笑語間。萍水相逢,發生在一天以內,然而光是那一天,就美好到,抵過之前和往後遇到的所有人,足以讓彼此都渴盼著下一次的相見。
機器人與狗,簡單中性的意象,讓觀眾能夠代入自己心中的遺憾,關係可以是愛情或友情,當時陪伴在身旁的他可能是任何性別。<September>這首歌貫徹整部片。一場場機器人的夢境,反映的是對失去的恐懼。然而那些放不下的,終究會隨著時間沖淡。知道對方過得很好,就算不回頭,好像也沒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