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觀察】《Ask Me Anything》--用問題撕下標籤

【影片觀察】《Ask Me Anything》--用問題撕下標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I'm a Drug Addict. Ask Me Anything》

《I'm a Drug Addict. Ask Me Anything》

影片內容簡介

各個提問者對帶有某個「標籤」的人提出對他各式各樣的好奇。

在寫這篇文章時,一直想到之前介紹過《Kids Meet》。《Kids Meet》是一系列由小孩向來賓提問的影片,藉此讓小孩及觀眾了解來賓主角的職業、人生故事、價值觀等面向。我覺得《Ask Me Anything》就是成人版《Kids Meet》。

會說是成人版不只是因為提問者大多是成人,更是因為一些來賓主角代表的議題都偏成人,例如有毒癮、有前科、曾經殺人、曾經出軌等,雖然也是有不那麼沉重的議題,例如獸迷(喜歡獸人的人),不過這系列整體氣氛還是偏嚴肅。

除了來賓主角有引人注目的「標籤」,有些集數會特別找來有相關經驗與故事的提問者,讓對話更添深度。例如毒癮者那一集,有已戒酒三年的人、有軍警、有媽媽是藥癮者等三個特別揭露自己經驗的提問者。

此外,這個系列還有個特別的設計--提問者和來賓主角之間會有不透明隔板,無法看清楚對方。我滿好奇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是因為不看到對方,對談會比較放下心防嗎?

整體而言,我算喜歡這個系列。我認為這個系列的主旨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來賓主角在「主題標籤」之下,作為一個人,他的思考、他的經歷,甚至是他對於偏見及刻板印象的反駁。不過還是要小心操作,避免影片流於沉悶無聊、說教。

影片格式

YouTube影片。
影片大約10分鐘。
現場拍攝,有幾集偶爾穿插資料畫面。
較難的專有名詞會有解釋字卡。
3台攝影機(1 long, 1左拍提問者, 1右拍來賓主角)。也可能只有2機,一機正面拍提問者與來賓主角兩個人,再利用剪裁,取得只有一方的畫面;第二機在比較側邊的角度拍來賓主角。

影片編排

1.精華片段。
2.說明規則(旁白或字卡)。
3.快速剪接很多人入座。
4.打招呼。
5.提問者開始問問題,來賓主角回答。☆全片是各個提問者與來賓互動的交互剪接。
6.問題結束。某(幾)個提問者與來賓主角發表對彼此或是剛才對話的感想。
7.片尾花絮。

製作費

推估不高。

因為攝影棚的設計感覺算簡單,其他費用可能就是來賓費、錄影前中後人力與設備成本。

推測會遭遇的困難

要找到真誠的來賓主角。

備註

此系列來自美國的YouTube頻道 Jubilee。這個頻道除了這個系列,還有很多素人參與的影片,他們非常擅長藉由各種企劃設計編排,讓大家分享自身價值觀與經驗。

封面照來源

《I'm a Drug Addict. Ask Me Anything》

avatar-img
YC的影視觀察
4會員
31內容數
觀察分析節目、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C的影視觀察 的其他內容
每一季有10位青少年運動員參與,每週會比賽一個運動項目。由專長者當小教練,和已在世界運動圈大放異彩的運動員搭檔,一起教導其他參與者。
影片內容簡介 同屬於某族群五至七位參與者在不露臉、互不相見的情況下,對於該族群較尖銳的敘述相互交流想法。我看了三部同系列的影片,覺得所謂「間稅敘述/尖銳問題」其實還好,留言也有觀眾反應相同狀況。另外有觀眾說讓參與者可以聽到彼此說了什麼,有些參與者會被帶風向。但如果將他們互相隔離,好像就失去節目想要的
拍攝一對伴侶面對彼此,在對方戴耳機聽不到的狀況下,分別回答關於兩人關係的問題。
每一季有10位青少年運動員參與,每週會比賽一個運動項目。由專長者當小教練,和已在世界運動圈大放異彩的運動員搭檔,一起教導其他參與者。
影片內容簡介 同屬於某族群五至七位參與者在不露臉、互不相見的情況下,對於該族群較尖銳的敘述相互交流想法。我看了三部同系列的影片,覺得所謂「間稅敘述/尖銳問題」其實還好,留言也有觀眾反應相同狀況。另外有觀眾說讓參與者可以聽到彼此說了什麼,有些參與者會被帶風向。但如果將他們互相隔離,好像就失去節目想要的
拍攝一對伴侶面對彼此,在對方戴耳機聽不到的狀況下,分別回答關於兩人關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