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觀察】《Both Sides》--對著聽不到的他,說出心裡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Friends With Benefits Secretly Share Their Feelings For Each Other》

影片內容簡介

拍攝一對伴侶面對彼此,在對方戴耳機聽不到的狀況下,分別回答關於兩人關係的問題。
我看了這系列兩支影片,受訪者都很會講,讓人能滿深刻感受到他們分別對感情、關係的態度。這也是我覺得這系列影片吸引人的點,讓人一窺各式各樣的感情。
之前有寫過另一頻道CUT《Side x Side》的影片觀察,和此系列類似都是讓關係密切的人分別回答問題。比較不同的是《Both Sides》專注於一對受訪者,《Side x Side》則是多對受訪者的內容剪接;《Both Sides》讓受訪者直接面對面,並有兩人一起回答或是互相對話的橋段,《Side x Side》則是讓兩位受訪者從頭到尾的分開受訪。我覺得兩種類型都各有優勢,《Both Sides》就像小說,能比較深入知道受訪者的故事,《Side x Side》像是散文集,能夠看到很多對受訪者的故事。剪接得好,都會還滿好看的。

影片格式

YouTube影片。
影片約5至10分鐘。
現場拍攝。
3台攝影機拍攝(1 long、1左、1右)。

影片編排

1.兩位受訪者談話精華片段。
2.字卡說明影片內容(分別訪問兩位受訪者)。
3.兩位受訪者對坐,對同一問題的回答先後呈現。其中一人談話時,另一人戴上耳機。有時候會請兩位都拿下耳機,一起回答問題或對談。
4.結尾。通常是握手、擁抱。

製作費

推估不高。
因為攝影棚的布置感覺算簡單,其他費用可能就是來賓費、錄影前中後人力與設備成本。

推測會遭遇的困難

無特別的困難。

備註

此系列來自美國的YouTube頻道 Jubilee。這個頻道除了這個系列,還有很多素人參與的影片,他們非常擅長藉由各種企劃設計編排,讓大家分享自身價值觀與經驗。

封面照來源

avatar-img
3會員
29內容數
觀察分析節目、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分別拍攝兩位關係親密的人,例如伴侶、未婚伴侶、前伴侶、家人、好友等,詢問他們一樣的問題,例如對這段關係的發展歷程與看法等。將兩人的說法相互對照,呈現給觀眾。
拍攝兩位收入有些差距的受訪者,分別記錄他們一天的生活及收入,並聽他們分享自己的人生觀、金錢觀。
12位公民組成的陪審團,針對製作單位改編的案件進行判決審議。經過三輪的討論後,若12個人無法達成共識通過某項判決,即為無效審判。
兩位來約會的來賓之間有個按鈕,當按鈕亮紅燈時,如果想換約會對象,按下按鈕,對方就會被換掉。如果雙方持續對話十分鐘,無人按按鈕,就算配對成功,製作單位會付錢讓他們進行第二次約會。
兩位不認識彼此的來賓,試著依據「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展開對談,他們真的會因此愛上彼此嗎?
為主角來賓安排各種方法的 Speed Dating (快速約會),嘗試在眾人中找到他的理想情人。這個系列的每支影片 Speed Dating 方式都不太一樣,包含:是非題快速篩選;不能看到對方長相;看對方以前的照片;看對方跳舞;看對方手機;看對方跳舞;找爸媽來幫兒女挑對象;找兒女來幫爸媽挑對象等。
分別拍攝兩位關係親密的人,例如伴侶、未婚伴侶、前伴侶、家人、好友等,詢問他們一樣的問題,例如對這段關係的發展歷程與看法等。將兩人的說法相互對照,呈現給觀眾。
拍攝兩位收入有些差距的受訪者,分別記錄他們一天的生活及收入,並聽他們分享自己的人生觀、金錢觀。
12位公民組成的陪審團,針對製作單位改編的案件進行判決審議。經過三輪的討論後,若12個人無法達成共識通過某項判決,即為無效審判。
兩位來約會的來賓之間有個按鈕,當按鈕亮紅燈時,如果想換約會對象,按下按鈕,對方就會被換掉。如果雙方持續對話十分鐘,無人按按鈕,就算配對成功,製作單位會付錢讓他們進行第二次約會。
兩位不認識彼此的來賓,試著依據「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展開對談,他們真的會因此愛上彼此嗎?
為主角來賓安排各種方法的 Speed Dating (快速約會),嘗試在眾人中找到他的理想情人。這個系列的每支影片 Speed Dating 方式都不太一樣,包含:是非題快速篩選;不能看到對方長相;看對方以前的照片;看對方跳舞;看對方手機;看對方跳舞;找爸媽來幫兒女挑對象;找兒女來幫爸媽挑對象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Thumbnail
我很喜歡聽別人說故事,也喜歡說故事給別人聽。因為不同的故事,總是讓我覺得我又過了另一個人生。聽故事的時後,我全神湩注。我享受對方講話中的喜、怒、哀、樂。在故事後,我會問他一些問題。瞭解她的思考邏輯。然後再慢慢講我的故事。
有一個朋友傳了一段影片給我看,婚姻的秘密。雖然我不是該教的教徒,但我還是願意去看不同宗教對婚姻的解釋。 它說到有一段話:「有一種溝通,看起來是一方在退讓,但它只是將這次的問題放在下次再一起吵。」 就以前常常在朋友中聽到他們男友朋友之間的溝通:「這件事我原本沒有要說,但我忍你很久了。」表現的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就像個案所說, 每個人都應該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而不是期待伴侶來安撫自己, 但親密關係的可貴就在於, 兩個人帶著各自背負的傷痕或課題...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友情是兩人可能志同道合,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很自然就變成朋友,但有些變成情侶的也是如此,可能只因為追求相同,兩人有著同樣的目標所以成為了情侶,但也有些是怎麼變成情侶的也不知道,就很自然的變成情侶。
Thumbnail
沒來由的不快,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和他都是對世事抱持懷疑的態度的人,以至於每次對話都像是在辯論,互相質疑言語間的質地。雖然說磨合就會妥協些什麼,但其實在某個時間點,我們便稍微放過了彼此,或說放棄了爭執,企圖在過往或未來裡提取一些甜蜜點,哪怕是預支也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Thumbnail
我很喜歡聽別人說故事,也喜歡說故事給別人聽。因為不同的故事,總是讓我覺得我又過了另一個人生。聽故事的時後,我全神湩注。我享受對方講話中的喜、怒、哀、樂。在故事後,我會問他一些問題。瞭解她的思考邏輯。然後再慢慢講我的故事。
有一個朋友傳了一段影片給我看,婚姻的秘密。雖然我不是該教的教徒,但我還是願意去看不同宗教對婚姻的解釋。 它說到有一段話:「有一種溝通,看起來是一方在退讓,但它只是將這次的問題放在下次再一起吵。」 就以前常常在朋友中聽到他們男友朋友之間的溝通:「這件事我原本沒有要說,但我忍你很久了。」表現的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就像個案所說, 每個人都應該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而不是期待伴侶來安撫自己, 但親密關係的可貴就在於, 兩個人帶著各自背負的傷痕或課題...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友情是兩人可能志同道合,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很自然就變成朋友,但有些變成情侶的也是如此,可能只因為追求相同,兩人有著同樣的目標所以成為了情侶,但也有些是怎麼變成情侶的也不知道,就很自然的變成情侶。
Thumbnail
沒來由的不快,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和他都是對世事抱持懷疑的態度的人,以至於每次對話都像是在辯論,互相質疑言語間的質地。雖然說磨合就會妥協些什麼,但其實在某個時間點,我們便稍微放過了彼此,或說放棄了爭執,企圖在過往或未來裡提取一些甜蜜點,哪怕是預支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