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靜坐墊的預購超出我們的預期,面對數字跟統計是我不擅長的,就在這段時間,曾經做過會計的太太也在幫我。


這些日子下來我們都是用土法煉鋼的方式計算、紀錄,包括用手寫郵寄單、算布料碼數,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新的體驗,我看著她一筆筆寫,我也有點焦慮(因為我不希望佔用她太多得時間)。


漸漸不自覺中,這份焦慮也轉為評價、比較跟期待,我想起以前的一位同事分析、報表都很強,我就開始跟太太說,其實我們可以怎樣、怎樣比較有效率。甚至在過程中也不自覺就介入了她的流程。


前兩天早上我也是暗示她可以怎樣更有效率,但隱約有感受到她的壓力,我後來在盥洗時才意識到那是我自己的期待,而我將這份期待投射在她身上...


盥洗完,我跟她說:很抱歉,我自己對這些事情有期待,也沒有注意就造成了妳的壓力,妳不用管我說了什麼,就按照妳想做的方式做,我們做得開心最重要。


她聽我這樣說,也分享其實她能夠幫忙做一些事情也不完全只是因為要幫我,其中也有她自己的需要,因為她會有成就感,哪怕是慢慢的完成。


我想這本來就是我們生命的一段插曲,我們只要好好去經驗,也為彼此找到意義與樂趣,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照見自己,如此而已。


接著~我去運動,我看著太太整理好資料之後,開始一筆筆

手寫準備出貨的郵寄資料,她另外放著一段冥想的音頻專注的寫著。


當下我覺得真美,也許我們算不上有效率,沒有專業的管理軟體,沒有專業的報表彙整輸出工具,但我們用最原始的書寫,卻感覺更能與我們的工作連結,跟每一個預購者連結。


接著太太也跟我分享她其實很享受這個過程,所以我們決定,依然照著我們的步調來,我們也把整個訂製出貨的過程,跟預購者互動的情境當作一個學習的過程。


我們有最大的公約數,就是珍惜這個機會,讓我們享受整個歷程,這個中秋連假,我們也在忙著出貨,教室的空間變成我們的臨時工廠。


我跟太太分工裝貨,她堅持我填充完的坐墊要丟給她接,我們想起以前西雅圖派克市場的魚販,於是我們喊著這個「禪寶寶」要去汐止,那個禪寶寶要去南港,也有要去土城、嘉義的,它們都要去找新的主人,成為他們舒適的坐墊,幫助他們安頓身心。


我們很開心有這要的機會把我們的家人凝聚在一起,孩子下班幫我們做表單、寫郵寄標籤、P圖,我們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完成我們的工作。


已經開學了,今天是上課日,晚上有課程會議,明天下午教室有單位承租,這時的我又多了一個場務的角色,就像在舞台劇中要更換場景,我要快速的把工廠的場景,轉變成教室,加上清潔整理。


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一切,這段時間的日常,真的就像舞台劇班,一幕一幕的演出著,我們都很珍惜、也很享受這個過程。我跟太太都有一個共識,抱著好玩的心情,認真但不要當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7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