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真實義

更新於 2022/09/1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熟識的甲同事在年度調動前夕,發來一則訊息。在發訊息前幾日,我大約可以從她的表情看出應該有些不愉快的事,但因為忙著處理一堆雜事,既無心、也無力去過問她發生何事。
甲同事來訊指責我,沒有事先告知她將與共事一年的夥伴拆夥,並咬定我不可能不知道,卻對她守口如瓶,雖然表現得對大家公平,什麼也不說,但對她而言很不夠意思,她感覺被無情對待,心冷感嘆。
看到訊息,只覺得甲同事的誤會真深。她的職務調動並非我的權責,我也沒有接收到她要異動職務的訊息,當下實在不想理她。但心裡翻來思去,總不能因為熟識,就胡亂指責一通,覺得還是得讓甲同事知道,她的誤會可大了。甲同事很有風度,向我道歉,表示誤會,但我知道甲同事心裡的結仍在,事情沒有解決。
這時我該思考的是,要多一事,還是少一事,職務異動木已成舟,再去關心,似乎把手伸得太長,難免會被講話。但不過問,則安排職務的同事渾然不知已造成同事心中不滿,這就是一個隱憂。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是沒有慈悲心和同理心,要如何救濟世人,愛護眾生?慈悲心是修行的基礎,平日就要常養慈悲心,若遇事想的都是自己,就不會想到要利益眾生了;當考驗來時,會考不過,果位不升反降。精舍LOGO是慈悲心、歡喜心、卑下心,慈悲心是基礎。相由心生,有慈悲願力的人,面相和善,且散發出正面能量,在人際關係上較會吸引相同磁場的人靠近,隨之而來,運途進而也會逐漸開展。」
問問自己是否有慈悲心,看到周遭的人痛苦,有沒有感同身受?感同身受後,有沒有付諸行動,還是依然故我?有沒有習得精舍的慈悲心、歡喜心、卑下心三心精髓,並進而實踐發揮,還只是盡耍嘴皮子?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學佛如牛毛,成佛如牛角』,有修行的人千千萬萬,但證悟的人如鳳毛麟角,大部分的原因是自己『信願行』不俱足。修行真的是不簡單,要下苦心好好反省自己,精進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渡一切眾生』,如此才能朝向成佛之路前進。」
不能因為自己事多,就把他人的感受晾在一旁。自己常常跟同事分享一句名言:「前半夜想想別人,後半夜想想自己。」但自己卻沒做到「要下苦心好好反省自己」,反而整夜都在想自己,全然忘卻他人,這是自利心的寫照。既知盲點,就要突破。利人利己,優先利人,不求利己而已利己;捨己救人,慈悲救人,不求自救而已得救。
後記:安排職務的同事後來表示,這次職務安排稍欠思慮,將予改進。
(分享完畢)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人的心裡在想什麼,除非當事人願意明白講出來,不然的話我們往往無法知道。文中的同事因為職務調動,心裡對有緣人起了埋怨之心,認為有緣人事先知情卻守口如瓶,讓同事感到「真心換絕情」,感覺到被無情對待。文章內容所述的「無妄之災」,其實每天都在您我的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真實上演。
比如,有人將您說的話過度解讀,您明明不是那個意思,但經過有心人的「宣傳」後,變成了您是說人是非的是非人,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又比如,您早上的面無表情是昨天太晚睡,今天早上起床後還沒回魂,還在精神不濟,但跟您打招呼的同事因為沒有得到您的笑臉回應,因此心中有了情緒,認為您很沒禮貌、自大、不尊重人……。以上還只是小小舉例身邊隨時在發生的「無妄之災」。認真說來,我們每個人都堪比是消防員,因為時時在消滅身上別人給予的無名之火。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我現在講話,你聽了知道了,懂了,這一知就是道,就是菩提。所謂知了,一知道就了,了了眾生的心行。我們心理的行為,是非善惡都自己知或不知。老子也講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夠知人,瞭解別人,算是有點智慧,但是不算是明白人,能夠自知才算真是個明白人。世上明白人難找,都不自知,可是看別人卻都清楚得很。最可憐的是人人苦不自知,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引用完畢)
人都有兩面性,一面受智慧引導,一面受慾望操控。學佛修行不是讓人用放大鏡去挑三揀四別人的缺點,去放大別人的過失,而是讓人將一直對外的焦點回歸到自心,讓人能時刻用智慧的一面去回應所發生的事物。一個人若沒有內心的戒律約束,很容易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誘惑,勾起慾望本質的一面,從而危害自己,危害他人,更危害社會。
修行不是自己關起門來修,然後自我感覺良好,自己給自己點頭按讚。沒有別人的稱讚毀譽當磨刀石,我們與生俱來的強大我執便無法被徹底消磨。於事上來說,人生原本就充滿了各種試煉,對內必須學會保護自己,對外才能盡心盡力。於理上來說,沒有過不去的坎,因為時間總是在不斷往前。絕大多數的時候,人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所以要是陷入某件事情裡出不來,其實也是自己不放過自己。只要能與自己達成和解,讓自己想明白,就不會出不來了,痛苦不再是痛苦,煎熬也不再是煎熬。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檢討別人,不檢討自己,就是與修行背道而馳,凡事要反求諸己,而非要求他人;修行要能夠融入大眾,且與人相處能和樂融融,這樣才是成功的修行人。」
情緒是自己的功課,人生過程中的跌跌撞撞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坦然、更釋懷。人生從來不缺各種類型的無妄之災,對於這些莫名的指責、莫名的被人「點名作記號」,面對加諸痛苦在我們身上的這些有心人,我們是選擇以牙還牙,然後雙方同墮地獄?還是依然選擇寬容、微笑、善良,讓自己藉此經歷向上提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莫忘初心,莫忘善良!
願意溝通的心,是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環,當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先努力的盡人事,然後才能無遺憾的聽天命;不能當作什麼都不知道,然後任由事件不斷的發酵擴大,這樣以後即使有心想彌補了,花費再多的時間與精力也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將誦經與反省養成定課,每日透過不斷的誦經與自我省思,找出盲點與不足,成長再成長,唯有不斷的提升自己,如此的修行才有意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造的業多,紀元轉換業力都會來討報,要有耐心和恆心一條一條解套。」 曾有師兄姐說過,會來到精舍的人,通常都是業障深重的人,起初自己還不這麼覺得,這輩子沒做什麼壞事,怎麼會業障深重呢?但隨著開示出來的業障越來越多,還有看了很多師兄姐的分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是肉體和靈體的結合,不要在境上生心;人的問題就是意念的問題,雖然看不見卻影響深遠,只要雜思過多,胡思亂想,就會招感外靈,每個人都一樣。」 一位要好的同事,誠懇又善良,在工作上遭遇麻煩的難題,她在外道團體,也會唸經,因此我鼓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本世沒完成的功課,例如:消外道願、魔性、黑氣、業障,就會是未來世的功課。」 我從107年十月初跟著大社團自主唸《金剛經》600遍,迴向消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以下稱外道願),陸陸續續到1
    以下以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牟尼精舍開示的業障有很多種,過去傷人、害人、貪贓枉法等,一般開示為《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的經文數,有時菩薩也會根據需求開示唸誦《六祖壇經》,而精舍提到關於《六祖壇經》的開示不能做任何轉變,也就是說:「開示唸多少《六祖壇經》,就是得一遍一遍誦完。」 據我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常提醒要教育孩子品德,但是一般人卻不知如何教育、引導孩子。請教教子有方的前輩師兄姐,他們提及可以從唸〈心經〉和佛號開始。一開始孩子年紀太小,感覺有聽無懂,親朋好友也認為孩子要快樂成長,活潑的音樂童謠才適合他們,那沉穩的佛樂,似乎不適合孩子。 人云亦云、缺乏智慧判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做人好,但沒有行善,福德還是漸消耗掉,需行善積德,讓好上加好。 古人說:「勿侍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人活著很苦,奶奶年輕不識字,老了想學習也不沒體力,只會唸「阿彌陀佛」。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造的業多,紀元轉換業力都會來討報,要有耐心和恆心一條一條解套。」 曾有師兄姐說過,會來到精舍的人,通常都是業障深重的人,起初自己還不這麼覺得,這輩子沒做什麼壞事,怎麼會業障深重呢?但隨著開示出來的業障越來越多,還有看了很多師兄姐的分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是肉體和靈體的結合,不要在境上生心;人的問題就是意念的問題,雖然看不見卻影響深遠,只要雜思過多,胡思亂想,就會招感外靈,每個人都一樣。」 一位要好的同事,誠懇又善良,在工作上遭遇麻煩的難題,她在外道團體,也會唸經,因此我鼓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本世沒完成的功課,例如:消外道願、魔性、黑氣、業障,就會是未來世的功課。」 我從107年十月初跟著大社團自主唸《金剛經》600遍,迴向消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以下稱外道願),陸陸續續到1
    以下以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牟尼精舍開示的業障有很多種,過去傷人、害人、貪贓枉法等,一般開示為《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的經文數,有時菩薩也會根據需求開示唸誦《六祖壇經》,而精舍提到關於《六祖壇經》的開示不能做任何轉變,也就是說:「開示唸多少《六祖壇經》,就是得一遍一遍誦完。」 據我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常提醒要教育孩子品德,但是一般人卻不知如何教育、引導孩子。請教教子有方的前輩師兄姐,他們提及可以從唸〈心經〉和佛號開始。一開始孩子年紀太小,感覺有聽無懂,親朋好友也認為孩子要快樂成長,活潑的音樂童謠才適合他們,那沉穩的佛樂,似乎不適合孩子。 人云亦云、缺乏智慧判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做人好,但沒有行善,福德還是漸消耗掉,需行善積德,讓好上加好。 古人說:「勿侍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人活著很苦,奶奶年輕不識字,老了想學習也不沒體力,只會唸「阿彌陀佛」。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