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修戒定慧,苦盡甘必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理公文,辦公室的人來來去去,電話不斷,她插了話:「這件公文要趕快看,不然在時限內我會做不完,我已經跟你報告了,如果來不及,不干我的事!」此時,心中無明火一起,心想:「平常對大家太好,沒有脾氣,就爬到頭上來了,這不是她應有的說話內容及態度!」於是打電話給甲同事的直屬主管乙同事,激動的說:「平常你是如何管理的?為何甲同事這樣對我說話?有這樣的道理嗎?」乙同事道歉後,說會馬上跟甲同事告誡。

打這通電話時,其實我感覺到頭頂似乎有什麼東西跑出去,也知道這些話一出口,就破功了,但忍不住,還是宣洩一番。講完電話後,我在想自己到底怎麼了,為何會發這樣大的脾氣?平常甲同事這樣的話語,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而且理所當然,會認為是因為跟同事間無距離,同事才會如此放鬆講話。

結論應該就是誦經不夠,且未誦入心,導致心性降低,加上魔性大發,才會有如此脫序的行為。還好迷途知返猶未晚,馬上就打電話,跟乙同事說不要跟甲同事講這件事,應該是我反應過激,誤會了甲同事的意思。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說:「妄想、分別、執著,都是阻礙,要修慈悲願力來對治;慈悲心發起後,面對事情的心態會不一樣。」

「遇事要忍辱,忍辱方能負重;上天安排挫折給你,是要增加你的能力;能力是指處理事情的技巧與經驗,沒有能力則遇到事情容易被考倒淘汰,故挫折是促進你成功的要素之一。」

能力不夠,讓我只偏執在處理事情程序上有沒有尊重我,而不是專注在處理事情本身。「數年在此竟修何道?」沒能內化忍辱,自然而然生出各種情緒,若因為修練途中功力不夠,還說得過去,但遇事當下,完全忘了「忍辱」二字,實在愧對佛菩薩的教導啊!

「修行,在於找出盲點,改善缺點,如同汽車壞了,要修理的是壞掉的地方,才能解決根本問題。」發現自己的盲點之一,是想要博取對人好的好名,又要求對方也要同等對待,這是買賣,不是佈施,要修慈悲願,力求改善。盲點之二,是口誦心不行,根本沒內化,一遇風吹雨打,就被連根拔除,須心口如一,誦經來對治。

(分享完畢)

文中所說的「魔性大發」,便是我們常聽見的「負面情緒高漲」,也是師兄師姐們常說的「黑氣」。文字不一樣,但說的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坊間有許多關於情緒管理的書籍,說的都是人在面對問題、心中一把火上來時,如何不被一時的情緒掌控,說出、做出讓人後悔莫及的事。然而,情緒管理是一時的壓抑,表面上看起來也許神色自若、平靜無波,實則內心暗潮洶湧,或許正慢慢積累著負能量,等待著下一次大爆發。

被別人的一句話傷到,是一件代價很高的事。或許對方說過就忘了,而我們卻花了很長的時間,困在言語的餘波盪漾中繞不出來。處理憤怒不滿的正確態度,是和對方開誠布公,真誠分享內心感受。不用攻擊性語言、抱怨或肢體動作傷害對方,使對方痛苦。若因一時失去分寸,使用種種手段打擊對方,是將平靜無波的海面掀起波瀾,將彼此間善的連結切斷,變成惡緣的因果。

以人的本性來說,我們會很希望一件事情朝著自己最想要的結果出現,或者能以最好的方式結尾。好比我們期待出門能一路皆綠燈,最好不要有紅燈出現;期待另一半能貼近自己的心,懂得我們在想什麼;期待雙方爭吵時,對方能少說一句,最好能早一點道歉;工作上期待老闆看見我們的努力、薪資上給予加薪;當了父母後,期待孩子能聽話一點、聰明一點、努力一點……。

然而,說句實在話,這世上最能確定的事,就是「沒有什麼事真的確定。」生命都有自己的步調,該來的總會來,該經歷的磨難也不會變少;會遇見好的事,當然就會遇見壞的事。如果當下遇見壞的事,或許,便是提醒我們要走慢點。所謂「繁華三千,看淡即是浮雲:煩惱無數,想開就是晴天。」人的心念善或惡,引導著人們的所做所為趨向善或趨向惡,也決定著人是向上往天堂走或向下往地獄去。

做事情要有心,用心去做,遇到聽不順耳的話、看不順眼的人,便要學著無心和無念。情緒壓抑畢竟不能長久,最好的方法,還是練習佛教給我們的「觀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果我們能善用四念處,來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失望、稱讚、譏笑、毀謗、侮辱,遇事套入「四念處」公式,那麼便能有利解套我們自心的迷惑。

佛法常教人要「活在當下」,我們也確實很聽話,但我們都是活在別人曾經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帶給我們傷害的「當下感受」!時間流轉,奔流不息,現在所見是現在,以後所見是以後,曾經所見是曾經。我們以為的時間有曾經、現在、以後,但那是我們給時間定的法則,不代表這個法則就真的會落在時間上。它的存在只是告訴我們,我們會從年輕到年老,再從年老到死去,僅此而已。

若一直在「當下感受」出不來,請試著將時間放大來看─ ─一代代老去,一代代出生,沒有誰能清楚的知道曾經發生了什麼。即使那些被記下來的事物,也將隨著一代代的更替變得模糊、不真切、甚至顛倒。到最後,錯的可能是對的,對的可能是錯的,一切看似有定數,實則不然。修行是增智益志,遇事要常練習,讓自己將時間拉大來看,練習慣了,便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句話,就在內心激盪許久。

聖嚴法師說:「『無念』是沒有妄念,沒有煩惱心,也就是『心無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聽到了只是聽到,而不產生好惡。心裡有了好惡的分別,就會有執著,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在眾生煩惱之間做因緣觀想,清清楚楚地了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幻化,當下即空,所以,不會起煩惱。不過,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不會用。佛法難聞,佛法難行,倒不是佛法深奧難懂,而是一般人即使聽到了,也當它只是能說不能行的理論。其實佛法很簡單,說來說去只有幾句話,貴在能確實地做。」(引用完畢)

「其實佛法很簡單,貴在能確實地做。」嗔心的黑暗會將善良的本心遮蔽,讓人見不到無量光,讓人斬斷跟人之間善與愛的連結。正確的表達內心感受,遇事「無念」、「心無所住」,不做過多的聯想,便不會有過多的情緒反應。當然,以上說來說去只有幾句話,還需服用法藥─ ─外道願業力速消、魔性快消、業障勤消,才能釜底抽薪,真正蛻變!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痛苦還是快樂,不是由別人主導,而是你的心在創造。別人能夠給予的痛苦或快樂是很短暫的,要在這個痛苦或快樂裡停留多久,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別人罵你,了不起一個小時,時間再長,他的口水都乾了,接下來就是你自己罵自己,翻來倒去回想他罵你的片段,今天想完了明天想,明天想完了後天想。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痛苦還是快樂,不是由別人主導,而是你的心在創造。別人能夠給予的痛苦或快樂是很短暫的,要在這個痛苦或快樂裡停留多久,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別人罵你,了不起一個小時,時間再長,他的口水都乾了,接下來就是你自己罵自己,翻來倒去回想他罵你的片段,今天想完了明天想,明天想完了後天想。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熟識的甲同事在年度調動前夕,發來一則訊息。在發訊息前幾日,我大約可以從她的表情看出應該有些不愉快的事,但因為忙著處理一堆雜事,既無心、也無力去過問她發生何事。 甲同事來訊指責我,沒有事先告知她將與共事一年的夥伴拆夥,並咬定我不可能不知道,卻對她守口如瓶,雖然表現得對大家公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熟識的甲同事在年度調動前夕,發來一則訊息。在發訊息前幾日,我大約可以從她的表情看出應該有些不愉快的事,但因為忙著處理一堆雜事,既無心、也無力去過問她發生何事。 甲同事來訊指責我,沒有事先告知她將與共事一年的夥伴拆夥,並咬定我不可能不知道,卻對她守口如瓶,雖然表現得對大家公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二 對面的同事無預警地掛了病號,每日看她忙得焦頭爛額,處理大大小小的工作,電話也接不停,但主管還是不斷地新增她的工作任務,她個性好強且工作壓力大,每日我們遇見時,總是不知不覺變成彼此的抱怨大會,大吐在職場上的辛酸甘苦。 分享三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二 對面的同事無預警地掛了病號,每日看她忙得焦頭爛額,處理大大小小的工作,電話也接不停,但主管還是不斷地新增她的工作任務,她個性好強且工作壓力大,每日我們遇見時,總是不知不覺變成彼此的抱怨大會,大吐在職場上的辛酸甘苦。 分享三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不見甲同事的笑容已有一段時間了,見到我也多避開,雖想她心中必有一事,且與我有關,但回顧一下我並沒有講什麼或做什麼得罪她的事,既然不想有互動,就隨緣吧。 分享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問題不是生氣、傷心就可以解決的,是要找出問題源頭,才能將問題改善。」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不見甲同事的笑容已有一段時間了,見到我也多避開,雖想她心中必有一事,且與我有關,但回顧一下我並沒有講什麼或做什麼得罪她的事,既然不想有互動,就隨緣吧。 分享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問題不是生氣、傷心就可以解決的,是要找出問題源頭,才能將問題改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因為流行性疾病持續加溫,不管是同事、朋友或家人,感覺心裡多了一層浮躁,少了一分鎮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比較陌生,安全距離雖變遠了,但心與心的摩擦卻加劇了。這是一種不確定感所帶來的人性轉變,也是佛菩薩考驗眾生的心性,考驗在危及生命健康的環境下,我們是變得更自私自利,還是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因為流行性疾病持續加溫,不管是同事、朋友或家人,感覺心裡多了一層浮躁,少了一分鎮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比較陌生,安全距離雖變遠了,但心與心的摩擦卻加劇了。這是一種不確定感所帶來的人性轉變,也是佛菩薩考驗眾生的心性,考驗在危及生命健康的環境下,我們是變得更自私自利,還是開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工作地因耐震補強整日施工,我們辦公室前後都是工地,整日轟隆隆的噪音在耳邊作響,我的主管幾日就受不了,覺得精神耗弱。但我沒感覺,因專注在工作和度眾事務上,每日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某天我中午經過施工處,看到一位工人滿頭白髮、滿身髒塵灰隨處坐在樓梯間吃午餐,突然覺得心酸,感嘆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工作地因耐震補強整日施工,我們辦公室前後都是工地,整日轟隆隆的噪音在耳邊作響,我的主管幾日就受不了,覺得精神耗弱。但我沒感覺,因專注在工作和度眾事務上,每日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某天我中午經過施工處,看到一位工人滿頭白髮、滿身髒塵灰隨處坐在樓梯間吃午餐,突然覺得心酸,感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因為所屬單位前幾年接到大訂單的關係,即便今年疫情大爆發,工作量仍不受影響。自從進公司以後,就感覺跟主管不對盤,如:週週上班六天、連假配合加班,主管都一樣給予不好的評價。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因為所屬單位前幾年接到大訂單的關係,即便今年疫情大爆發,工作量仍不受影響。自從進公司以後,就感覺跟主管不對盤,如:週週上班六天、連假配合加班,主管都一樣給予不好的評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