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習慣憑眼睛『定義』一件事的時候...

2022/09/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已成現在,現在已成過去,隨心去吧!
總有些字句對自己人生的影響非常之大,以上這句話出自港片《劍雨》,一部我非常喜歡的電影,你細細地咀嚼然後慢慢品味,當它與你的血液融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出現那份悸動,認同並深刻的記憶著它。
是這樣的,就是因為人生只有一回,所以有些事你當下不做久而久之錯過就以無緣的姿態擦肩而過了。
對我這位不才的瓜農而言,知識就是這樣的東西
所謂的知識就是你學習而後加以自己的經驗去運用它,你取得它必須是真心真意的(對~所以我以前大學的東西我完全忘記我在幹嘛),最辛苦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是在打基礎的時候,而那時往往也是學習者最會『挑食』的時間點,可能某些環節剛好是你覺得學習起來很費力很枯燥的,但偏偏沒意外那些部分往往會注入你重要的養分,所以啦!我就得告訴自己:『辛苦就前面1~2次,搞懂的話我就可以受用一輩子了。』
對吧!一本書200~500元不等,如果閱讀完最終真的只有一句話啟發或是給你深刻的印象,那本書的價值又何止標價般的低廉?對你人生而言其實是無價的。
當然另一個重點是你也得真心的願意花時間去琢磨及消化那些知識,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但在這資訊豐富且氾濫的年代,你還得做到『篩選』的動作,太多會誤導甚至是危害你的『假知識』也是會阻礙你經驗累積的絆腳石。
針對一個靜態的結果(事實),你用何種方式去定義它?
來談點『存股』這無聊的事好了(不無聊嗎?)。
2015年:實領17102元。
2016年:實領17490元。
2017年:實領23479元。
2018年:實領37755元。
2019年:實領70811元。(持股成本含第二筆信貸)
2020年:實領82386元。(持股成本含第二筆信貸)
2021年:實領82218元。(持股成本含第二筆信貸)
2022年:實領203886元。(持股成本含第二筆信貸、不限用途款項)
2023年:如果持標的、股數維持目前不變,保守估計大概是36萬;強一點38萬元[以最新利率來看:信貸(本息)+不限用途款項(利息)=115000元,扣完大概還能實拿25萬元附近]。(持股成本含第二筆信貸、不限用途款項)
逐一羅列出每一年的股息是:炫富?喔不不~這些數字在一堆投資者眼裡可能只是小菜一碟。
要表明我是一個標準存股者?是也不是!!
老實說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國家的文化跟風情不同之故,一樣的動作(存股)但卻以不一樣的觀念傳授給投資者。(如果真的想認真地以整體財務結構去思考及實行存股這行為,不需要看太多台灣存股的書,老實說千篇一律且不太有養分,你得去看日本人寫的書)
當然知識是不分派別的(我真心覺得即使你走的是財務這塊,對籌碼技術分析有興趣都多去嘗試),當然你要跟我一樣把自己定型在財務的區塊也可以,但比較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沒有資金、時間上的限制
對各位而言可能會覺得我這位不才的瓜農是位標準的存股主義者;但我必須捍衛我自己的立場:我可不這樣認為
我上面把自己微不足道的戰績逐一羅列是有其用意的,你看到了什麼?我的重點在於努力『壯大自己的市值進而去撐出更廣大的金流』,股息說穿了只是我觀察一間企業營運及對待股東的指標罷了!
對於一位幾乎是得靠自己從0到有的投資者其實是很難的(所以我才真心建議如果你自認為你是有紀律的人就擅用槓桿工具),2015~2018年那段期間各位可以發現股息進展的速度很慢(本小又沒工具),當然後面有了工具的幫助就快多了。
槓桿工具的觀念其實最簡單來說就是杜邦分析的最後一個細部『總資產/股東權益』,那當然是雙面刃,但你若善用你的效益會更大。
其實難在哪裡:人性。很多人沒有辦法像當初跟自己約定好的那樣去實行去操作,所以導致一敗塗地。
股價是會波動的數字,那是無庸置疑的,當然就是因為這個點導致很多人無法忠於自己一開始或許美好的初衷,那你會反問我這位瓜農,難道一直堅持抱著(即便帳面已經呈現虧損狀態)就能換來最終的美好?傻孩子,如果那麼簡單一堆人就做一樣的事就好了不是嗎?當然還是得涉及到你自身選股的能力,所以我才說是不簡單的,你心理狀態要定;選股的能力也是得靠時間去累積換來的(當然有些人花了不少時間但沒辦法活用也是會選錯)。
若今天閣下反問我這位不才的瓜農,即便現在的我都不會有看錯的時候?老實說機率可能不會太大(看錯的),換個說法,要能真心想買上的還真的不多(而且我一定會有強而有力的買進理由)。
有一天當你發現你找到你該走的路,那無關時間或速度的限制,或許會遇到許多荊棘及野獸,但你得相信你自己,因為你想所以你會盡一切努力去克服;你終究會走得很遠很遠。
在投資的領域其實決策者只有我一個人(當然股東是兩個人啦),我不太去參考別人的想法做起事來也是一個人習慣許多,有人可能會覺得我很孤僻或是冷漠(或許是吧!我老覺得自己沒有朋友也可以好好的活著)。
存股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但那比較大的意義是在於目標(你會有個確切的方向集中走去)及後盾(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你眼光如果不是太差你一定相對有保障)。
  • 第一種類型:或許比較偏向我持有的A標的,你知道它的市場會一直存在(當然或多或少還是會受整體大環境影響)而在你持有它的過程它穩定度保持中上甚至能稍微進步一點,當然你越早買起來是越有利的,但你不能期待它給你太超額的股價(即便你沒想過要出清)。
  • 第二種類型:偏向結構式的改變,比如處理掉原先虧損或不賺錢的部門然後集中火力在會賺錢的事業(沒意外大多是本業)上,在那個時間點你也發現它利潤結構上開始出現穩定及成長(但此時營收可能尚未明顯爆發),若你在那個時間點介入會比別人早很多,當然若你是個講究資金效率者你不會在那時介入(我甚至合理懷疑你也不會在那時看到它,畢竟營收尚未表態)。
  • 第三種類型:無庸置疑的,本身結構就不錯然後逐季賺上去。營收及利潤兩邊都成長,速度上可能有時誰得等誰(但如果營收卡在一個區間一段時間股價就容易被壓抑),這種類型的標的股價很容易受到晃動,但續航力一定是最久的(沒意外也是最有機會讓你賺到最大價差的,不管你賣不賣)。
針對以上三種類型我這位不才的瓜農做個小結(或許還有其它的類型但我大概只會沾上這幾種,而且這只是我個人不專業的觀點):
  • 不管哪一型,金流(CS)一定要很健康(但第三種類型的你一開始得讓步一下)。
  • 你的可用資金得沒有時間上的限制(除非你直接擺明挑第三種類型吃,但其實有時營收動能強遇到大環境不好你也是得等一陣子才可能看到你要的)。
  • 請務必挑對產業!!!基本上電子業只要遇到對的時代整體會一起上去(多少問題而已,就像前年的半導體類股一樣),我不是嫌棄電子股,只是在那邊很少讓你有想長相廝守的對象。(這幾個月的半導體股價不甜嗎?但你敢或想嚐嗎?)
  • 可以的話打好基礎,試著用報表的整體連結去選你想長放的股票而不是由那些浪費錢的存股書籍去篩選。
  • 拿出耐性等待你認為值得的標的(我指的是持有的過程),少看一堆會七嘴八舌的網站(你要看至少你得保證你情緒上不太受影響,那些喜歡帶風向及享受那陣風的人讓我想到糞金龜與那顆看似肥美的動物屎)。
  • 試著以一個區間價格思考建倉而非一個定點的價格(會上去的股價就差那個0.1或0.5甚至是1元嗎?)
  • 持有1張=10張甚至是20張的心態,那是態度及磨練的問題。
  • 有辦法一直把本金滾大的投資者通常不是僥倖而是從更小的本用自己的能力囤上去的,並非一蹴可及。
  • 大家都在鼓勵做的事你可以做但請認真思考你為何而做。

※ BGM:方炯鑌 - 不必在乎我是誰 [點擊即連結]
※ 以上是個人自學的不專業看法,若有問題或發現錯誤歡迎提出,本人虛心接受並衷心感謝您的指教!本人『並無提供』任何有關投資的建言,請各位斟酌使用!
平凡的上班族,30歲才進入股市,喜歡分享個人投資心得,對財報數字充滿好奇心及毅力!目標是打造一條充沛的現金流。 ※痞客邦:https://pinwheel3344.pixnet.net/blo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