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跟賺價差,字面上好像看起來是兩回事,但其實只要投資人懂得去調和,那麼便能將兩塊變成一塊,也就是能將存股跟價差名詞,揉和成潛在價值投資。
我們要知道一檔公司營收不斷成長,市場估值不斷升高,拿到股息後持續回買,可以產生更多的複利效應(反之亦然,因為如果公司營收不斷下滑,那麼拿股息回買產生的複利效應,恐怕是負利效應!)直到該檔公司股價差不多滿足市場估值,我們再視情況去找更具「潛在價值」投資的公司。
而要如何決定投資三要訣|買抱賣|呢?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在佈局的過程中領到股息回買或是拿部分股息來 Cover 生活,等到股價滿足市場估值時則獲利了結,去換其他更具「潛在價值」的個股,或是不換繼續持有領股息也是可以。
所以,存股跟賺價差明明就可以是同一回事,不要玩文字遊戲硬是把他們分成兩塊來談。
就好比存買房頭期款:
- 存款還沒滿足頭期款時:繼續存
- 存款已經滿足頭期款時:買房去
透過以上簡短案例應該就能知道,存這個字從一開始就不叫做死存不能再動用,要是存股代表死存某個股不能再更動,那麼依照同樣邏輯,存的錢不就不能拿出來換成其他價值商品了嗎?
所以啊,大俠才不斷提及,投資不要拘泥在文字遊戲中,而是要去理解其名詞背後的成因,您理解越多,就越能在投資市場中取得報酬。
要知道投資有個參數是時間:
經過時間推演會造成每個時刻會有不同的狀態,比方說經濟多空、景氣循環,而公司在每個季度的對應策略方針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每一個狀態都會有不同情況。就好比 2022 年市場一窩蜂衝刺看似升息利多的金控股,結果防疫險風暴讓許多投資人甚至是法人級的投資單位受傷。
您說升息是不是有利於金控股?看財報的確如此,但問題市場對這個事件期待太高,讓股價短期攀升的速度高過於公司實體營收,所以當市場在收斂時股價便會令許多沒做好預備計畫的人措手不及。
從中我們就得要學會如何估值,才不容易被市場情緒給牽者走:
- 股價在市場估值以下:佈局
- 股價在市場估值以上:調節
股價一直飆漲就不要繼續賭下去,因為當市場行情超越認知時,那時候就不叫做投資了,那叫做賭博。
所以建議發生這種情況時,去找其他更具有潛在價值投資的企業,比較不會令投資人在過於狂歡的市場之中給吞沒。
在文章的最後大俠再次分享
成熟人玩的都是真金白銀,玩的都是真槍實彈,投資人要學習把精髓給柔和,不要浪費任何時間與他人玩文字遊戲。
多多專注於市場特性,以及利用股市的再現性,把鈔票變多才是您唯一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