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題只有1句,字數少反而更費思量!

閱讀理解題只有1句,字數少反而更費思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字數少的題目是否更容易理解呢?可能剛相反!因為字數少,線索不多,文意相對模糊。理解的角度可以有好幾個方向,如果方向不對,到最後還是白忙一場。

在108年的初等考試中,有一道題目只有1句,計20個字(含標點符號),不用10秒即看完文字內容,但是文意何在呢?

18 「為了他人而忘卻自我,他們便會記得你。」下列選項與此句文意最相近的是:(A)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B)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C)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D)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108-初等)

這題如果逐字去翻譯,逐字去理解,沒有一個選項可以完全兜得起來。

「忘卻自我」是犧牲自己嗎?是延後自我享受嗎?是謙卑自抑嗎?是以大局為重嗎?……,順著這個思路,你大可以一直鑽下去。

其實這一題不能單以字面去理解。探究出題老師的思路,主要是闡述「相對」或者「看似矛盾又不矛盾」的概念:「忘記自己,才記得你」。如此一來,就可以看出(C)最接近文意。因為「不自大,才能成其大」是類似的概念。這一題的核心思路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只有(C)是老子的思想。

使用文字溝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句話往往有不同的解讀方向,誤解的情形時常發生。公職考試的閱讀理解題,是一項很好的訓練,不僅用於考試,而對任何職場的工作者都有幫助。撰寫別人能夠理解的文字,理解別人所撰寫的文字,減少誤解,增進溝通,絕對是提升團隊工作效率的基礎。

Readmoo讀墨電子書:《公職考試國文科測驗題逐題解析》

avatar-img
伯亞的沙龍
9會員
52內容數
ChatGPT×Python×Notion AI投資指南 春秋戰國歷史 國文公職考試選擇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伯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以為閱讀理解題不用準備,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考試有時間限制,平均1題要在1分鐘內作答完畢,根本沒有時間讓你細思慢想。考前準備最重要的是提升速度以及準確率。 以111年原住民五等考試中,一組超過500字的題目為例,來說明如何提升答題速度及準確率。這一題組共有2題,第1題511字,第2題60字,合
對聯並非必考題,出題老師興緻來時,偶一為之。這就為難考生了,畢竟對聯號稱「聯海」或「楹海」,要認真花時間去準備,投資報酬率實在不划算。 對聯這種題目,我可是十拿九穩,是送分題。但是我不曾為了考試,特地花時間去背對聯。勤作近幾年的考試試題《公職考試國文科測驗題逐題解析》,才能將時間花在刀口上。 在作對
接下來再來看看108年一則士級晉佐級的試題。這一題出得比較隱晦,也含有誤導的陷阱: 這一題另一個最關鍵的線索是「走到愁腸九曲、心神不定、萬念俱灰的狀態」。屈原最有名的形象是「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再加上「長太息以掩涕兮」以及「罹患憂鬱」,就幾乎可以確定是(A)屈原了。
「狗沒有吠!」福爾摩斯說:「這是破案的關鍵線索,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嗎?」 在著名的推理小說《銀斑駒》中,福爾摩斯根據一條關鍵線索破了全案。因為那一天晚上「狗沒有吠」,意謂著兇手是狗非常熟悉的人。但是這跟國文科測驗題有甚麼關係呢? 你解題的過程,就是在找出關鍵線索!
對今(111)年的考生來說,公文格式用語是必考題,所以一定要準備。既然是必考題,放棄多可惜呢?其他科目都漫無範圍,惟有公文格式用語範圍最明確。只要作適當的準備,得滿分是輕而易舉的事。 為了服務今年的考生,我特地將當年的教材重新整理並加以擴充,編著《公文格式用語測驗題得分之鑰2022》一書。
我給自己設定的得分最低標為:國文(包含公文格式用語)92分,公民與英文90分,法學大意84分,行政學大意94分,總平均90分。為了達標,就必須妥善運用有限時間,精讀每一科。我怎麼做到的呢?關鍵在於,我運用了以下5項必勝技: 一、作對考古題 二、掌握關鍵字詞 三、淬鍊答題直覺 四、善用間隔記憶法
如果你以為閱讀理解題不用準備,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考試有時間限制,平均1題要在1分鐘內作答完畢,根本沒有時間讓你細思慢想。考前準備最重要的是提升速度以及準確率。 以111年原住民五等考試中,一組超過500字的題目為例,來說明如何提升答題速度及準確率。這一題組共有2題,第1題511字,第2題60字,合
對聯並非必考題,出題老師興緻來時,偶一為之。這就為難考生了,畢竟對聯號稱「聯海」或「楹海」,要認真花時間去準備,投資報酬率實在不划算。 對聯這種題目,我可是十拿九穩,是送分題。但是我不曾為了考試,特地花時間去背對聯。勤作近幾年的考試試題《公職考試國文科測驗題逐題解析》,才能將時間花在刀口上。 在作對
接下來再來看看108年一則士級晉佐級的試題。這一題出得比較隱晦,也含有誤導的陷阱: 這一題另一個最關鍵的線索是「走到愁腸九曲、心神不定、萬念俱灰的狀態」。屈原最有名的形象是「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再加上「長太息以掩涕兮」以及「罹患憂鬱」,就幾乎可以確定是(A)屈原了。
「狗沒有吠!」福爾摩斯說:「這是破案的關鍵線索,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嗎?」 在著名的推理小說《銀斑駒》中,福爾摩斯根據一條關鍵線索破了全案。因為那一天晚上「狗沒有吠」,意謂著兇手是狗非常熟悉的人。但是這跟國文科測驗題有甚麼關係呢? 你解題的過程,就是在找出關鍵線索!
對今(111)年的考生來說,公文格式用語是必考題,所以一定要準備。既然是必考題,放棄多可惜呢?其他科目都漫無範圍,惟有公文格式用語範圍最明確。只要作適當的準備,得滿分是輕而易舉的事。 為了服務今年的考生,我特地將當年的教材重新整理並加以擴充,編著《公文格式用語測驗題得分之鑰2022》一書。
我給自己設定的得分最低標為:國文(包含公文格式用語)92分,公民與英文90分,法學大意84分,行政學大意94分,總平均90分。為了達標,就必須妥善運用有限時間,精讀每一科。我怎麼做到的呢?關鍵在於,我運用了以下5項必勝技: 一、作對考古題 二、掌握關鍵字詞 三、淬鍊答題直覺 四、善用間隔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