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腦理財術:錢,很可愛

2022/10/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前我對「錢」有很大的誤解,那就是,我覺得談錢很俗氣,更慘的是,囿於成長經驗,我對於「股票」也特別嫌惡。
成熟的社會人當然明白,這完全是認知作祟,是狹礙的思維格局。
不論如何,我總算在 35 歲之後,逐漸開悟:「錢」雖然不是我人生的目標,但「錢」的確是很可愛,它可以為我換來想看的書、想學習的資源,它可以為我換來生活中的物質所需……而且,如果勞保已經岌岌可危,那,我一隻小螞蟻,除了繼續看新聞報導哭衰,除了顫顫巍巍領著微薄的薪水坐以待斃,何不把握機會,善用這股「恐懼」的力量來督促自己多了解一下所謂的「投資」呢?

我想學投資,但我的業障深

我從「有意識」到「積極學習」大約又拖延了兩、三年,有趣的是,人生中有很多劇情好像都是早就被寫好的,在我開始真的要採取行動學習理財知識的時候,剛好就有一本很合我胃口的書出版了。
當時我雖然意識到自我理財知識不足,我仍然希望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去鑽研那麼多複雜的術語和投資邏輯。一來是礙於我那自以為清高的業力還很強,二來也因為我總覺得人生時間有限,此世值得用心的事還有很多,不希望生活中所有話題、所有行事都繞著「錢」轉。
總之,天時、地利、人和,在我正需要一本入門書時,很輕易地就發現了樂活大叔有一本很適合我當入門書看的著作:《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

原來世界上有一種叫 ETF 的股票

看完了《無腦理財術》這本書,我深深感恩能夠在一開始就遇到一本適合自己的入門書,幫我建立了很多基本且令人安心的理財概念,樂活大叔自稱這是「讓人睡得著覺」的投資法。也是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這世界上有 ETF 這種東西──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股票市場只有一堆必須避而遠之的洪水猛獸。
由於我習慣將複雜的知識(我是理財小白)透過「知識圖像化」的整理來鞏固認知,所以,我當時除了看書,也很認真地搜集網路資料,根據自己的理解整理了筆記:
由於我一開始學習理財時,業力很還深,覺得主動與朋友談錢、談投資是件很俗氣的事,同時,也覺得自己又不是專家,實在不應夸夸其談,所以,上面這幾張圖,以及本文稍後分享的圖,當時都只有我的家人看過。現在,當下,我正在寫這篇「談錢」的文章,像在告解,也像在放下某些執念,我的腦海中忽然出現了一個「業力值」下降(還是說,其實是「恥力」上升)的狀態顯示條。

啥!?「定存」也有風險!

以前我刻苦耐勞存了一些錢,除了一邊恐懼著到老也存不到新聞說的安全養老金,也只能一邊繼續安分地把錢留在銀行裡「定存」──從小到大,我的理財知識就只有「定存」而已。
看了樂活大叔這本書的說明後,我受到了不小的驚嚇。我從小以為最保險的「定存」,在通膨時代下,其實有著不小的風險!替自己收收驚之後,消化吸收了觀念,試著整理筆記跟家人分享,想說既然全家都是小白,要嚇就一起嚇。
時過境遷,上表試舉的例子顯然已不適用目前時局,但股票本來就有起有落,外在條件不斷在改變,很多方法也需要隨時調整,而且,就像蓋房子、玩裝潢要先打穩地基一樣,投資前不能沒有基本觀念。
當然,我還是很愛「定存」。既然仍需留一些錢存在銀行裡作為生活預備金,「定存」的利息比活存高,何樂而不為呢?只是,「定存」已不再如聖母般的存在,經過一翻知識洗禮與思辨,我已經比較能夠持平地看待不同的理財方式了。

風險需要管理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相生相隨的,就像我以前覺得「定存」最安全,是完全沒有風險的理財方法,但是,如果無知而妄行,所謂安全的事也可能帶來極大的風險。
定存也好,存股也好,這些都是理財工具,幫助我們提升資產管理的效能,就像語言也是工具,可以用來幫助我們與人有效溝通,然而,如果不用心學習如何適當使用,就可能在無意中招來麻煩,甚至惹禍上身。
「定存」是這樣,「股票」是這樣,其他的投資理財工具也都是這樣。是善還是惡,是福還是禍,最重要的在於我們對他們的認知,以及使用他們時的態度。
如果我們無知,就很容易失去判斷能力,如此一來,就會像蒙著眼走路,可能大石頭就在面前了,仍然一頭撞上;如果我們總想著短期致富、早日躺平,那麼就很可能就會一時之間見獵心喜、貪得無厭,無知加上貪心,很容易以賭博的心態走在理財路上,那麼「翻船」的機率就會很大。
大概因為我很認同樂活大叔公開分享的投資觀念,我後來看的很多理財專欄、追蹤的理財節目,也都是觀念相似的人所分享。在他們的分享中,我最常看到、聽到的存股心法,就是「紀律」這兩個字。什麼樣的紀律呢?歸納起來,最重要的有三則:資金合理分配、分批進場、長期持有。
執行紀律時,當然有很多彈性的做法,每位投資專家都有自己的不同做法,而紀律最大的敵人是「人性」。老實說,我也曾幾次受困於「人性」,做了一些令自己懊惱的事。不過還好,我的投資額都很保守,允許我有機會慢慢學著調整。我現在買股前,總不忘先放下手機,自我扣問:「你現在是賭博的心態,還是有明確的紀律?」
在理財的領域上,如果「定存」都有風險,其他的理財方法就更多風險了。然而,我們活在世上無論如何都有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認真地學習管理風險。
我不是理財專家,很多事都還很白很白,之所以試著把自己有限的經驗與認知寫出來,除了與過去彆扭的自己和解,也想著,如果在通膨時代中,這麼淺白的文字能為茫然的人帶來一些方向感,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錢」固然有令人傷心的一面,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觀察世界、觀察自己,想想,這也是它很可愛的一面呀!
Wan-Zhen Li
Wan-Zhen Li
從哲思中,長出了花草樹木。我愛思考,愛著植物、愛著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