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GOOG 22Q3 財報 - 營收成長放緩下,大增的營業費用成為谷歌獲利拖油瓶 |科技巨頭解碼#144
付費限定

GOOG 22Q3 財報 - 營收成長放緩下,大增的營業費用成為谷歌獲利拖油瓶 |科技巨頭解碼#14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稱霸搜尋領域與網路廣告市場的科技巨頭谷歌 Alphabet,在上周正式發布了其 2022 年第三季的財報。雖然營收基本上仍維持成長,但高漲的營業費用也導致了其獲利出現衰退,加上部分事業出現明顯受到景氣影響,導致於在公布財報後,股價出現了相當大的下殺。在整個總體經濟的壓力之下,谷歌是否能夠順利度過亂流?就讓我們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一起解讀 GOOG 最新這季的財報成績單吧。

谷歌的硬體事業尚未有大突破

谷歌的硬體事業尚未有大突破

營收與獲利

本季谷歌的營收,來到了 690.9 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6.1%,對比去年到今年初的高速成長,其實出現了蠻明顯的營收成長減速。當然,這裡一部分是來自於強勢美元造成的逆風,如果扣除匯率影響,實質成長則是會來到 11%。

谷歌的營收成長持續放緩

谷歌的營收成長持續放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418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科技巨頭解碼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科技巨頭解碼
13.9K會員
283內容數
科技巨頭解碼,是一個討論科技產業趨勢與解析科技巨頭動向的付費電子報。我們將以專業的角度,來讓讀者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力量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跟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科技巨頭解碼 的其他內容
知名投資人兼 Meta 的法人股東 Brad Gerstner 前幾天對 Meta 發出一份公開信,希望 Meta 能夠做出正確動作,挽回投資人的信心。他的要求包括了 – 裁員 20%、資本支出減少 50 億美元,以及每年投資到元宇宙的資金不要超過 50 億美元......
重獲新生的軟體巨人微軟,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第三季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3 第一季) 的財報,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擊敗了市場上的預期。然而,由於外界最重視的 Azure 營收成長趨緩,加上對於下一季的預期顯得保守,導致於盤後的股價出現大跌。究竟市場的反應是合理的還是反應過度?
就在昨天,特斯拉也正式發布了 2022 年第三季的財報,雖然營收與獲利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但一部分的訊息卻也讓外界擔心市場需求是否轉弱,導致於盤後股價大跌。到底特斯拉是否還能維持高成長?還是不可避免的要進入成長放緩?
如果說,網飛今年前兩季的成績單,讓外界開始擔憂網飛是否已經無法透過訂戶數量成長,只剩下漲價的成長空間的話,本季的成績單無疑的是讓外界稍微鬆一口氣
一個最常見的批評,就是特斯拉的機器人動作,比起知名的波士頓動力 Atlas 機器人流暢的動作,顯得遲緩很多,這些批評者以此為依據,認為特斯拉的機器人很不怎麼樣。而另一個常見的批評,則是環繞在人型機器人的本質上 – 在工廠已經有機器手臂機器人的狀況下,開發人型機器人真的有意義嗎?
就在前幾天,Meta 正式對外發布了一篇論文,公開了他們的一個新技術叫做 QuestSim – 這是一個利用神經網路深度學習技術,去計算與模擬出 VR 頭盔配戴者全身動作的一個演算法。
知名投資人兼 Meta 的法人股東 Brad Gerstner 前幾天對 Meta 發出一份公開信,希望 Meta 能夠做出正確動作,挽回投資人的信心。他的要求包括了 – 裁員 20%、資本支出減少 50 億美元,以及每年投資到元宇宙的資金不要超過 50 億美元......
重獲新生的軟體巨人微軟,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第三季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3 第一季) 的財報,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擊敗了市場上的預期。然而,由於外界最重視的 Azure 營收成長趨緩,加上對於下一季的預期顯得保守,導致於盤後的股價出現大跌。究竟市場的反應是合理的還是反應過度?
就在昨天,特斯拉也正式發布了 2022 年第三季的財報,雖然營收與獲利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但一部分的訊息卻也讓外界擔心市場需求是否轉弱,導致於盤後股價大跌。到底特斯拉是否還能維持高成長?還是不可避免的要進入成長放緩?
如果說,網飛今年前兩季的成績單,讓外界開始擔憂網飛是否已經無法透過訂戶數量成長,只剩下漲價的成長空間的話,本季的成績單無疑的是讓外界稍微鬆一口氣
一個最常見的批評,就是特斯拉的機器人動作,比起知名的波士頓動力 Atlas 機器人流暢的動作,顯得遲緩很多,這些批評者以此為依據,認為特斯拉的機器人很不怎麼樣。而另一個常見的批評,則是環繞在人型機器人的本質上 – 在工廠已經有機器手臂機器人的狀況下,開發人型機器人真的有意義嗎?
就在前幾天,Meta 正式對外發布了一篇論文,公開了他們的一個新技術叫做 QuestSim – 這是一個利用神經網路深度學習技術,去計算與模擬出 VR 頭盔配戴者全身動作的一個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