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發現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不同的朋友,然而有些朋友永遠都在,有些朋友卻悄然遠逝…

多年前我找回了小學、國中以及高中的同學,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國中時我在兩個班級,照理說應該找回的同學最多,可是沒想到卻是最少的,而且大家的反應都很淡,想想可能當時要升高中,課業壓力很大,加上又是女校,大家彼此之間並沒有很真心的交流。

反而找到最多的是小學的同學,大家的感情也都很好,見了面沒有比較,只有關心,那樣的感覺很真實,可是有些生活的歷練帶給大家不同的改變,有些人十分珍惜,有些人認為彼此生活圈已有不同,不想再接觸,當下說不難過是騙人的;相反的離現在最近的是高中的同學,以為會最親密,可是卻也是最會彼此比較的,反而關心的程度少了很多,以前的純真不見了。

過去職場的朋友更別說了,離開了職場似乎就再也沒有聯絡過了,而人生在世,發現很多朋友一批又一批來來去去,究竟留下的朋友有哪些?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不同,過去的人交朋友很在乎禮數,過年過節禮數是絕對不會少,有時看著這些人到處送禮也不明白是為了什麼?

反觀現在的人交朋友在乎的卻是利益,你可以帶給我多少好處、多少生意、多少人脈,已不像過去一樣在乎禮數,而且當這些人提出需求時,也很少反觀自己可以提供給對方的價值有多少,但過去雖然也是有朋友會提出需求,反而是帶有點不好意思,即使他曾花了不少金錢在送禮上。

有些時候靜下心來,就會反問,什麼是真心的朋友?很多時候真的別輕易嘗試,因為你一定會大失所望。因為你會發現,當你最落魄、最需要幫助時,居然不是當初和你肝膽相照的好友,反而是你認為交情淡薄的朋友,此時真的會很感慨,難道過去的情誼都是假的嗎?他們依然會把話說得很好聽,可是卻沒有實質上的助益。

等到有一天,你又從谷底翻身,那些看起來交情淡薄的朋友依然如此,他們很少會因為曾經幫助過你,來和你討什麼功勞,可是你會永遠記得他,即使很少聯繫;而那些所謂肝膽相照的好友又會再度出現在你的身邊,表面上看起來交情依舊,可是卻大不如前。

不知你是否和我有相同的感覺?什麼是朋友,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或許很多時候你的感受、你的體諒、你的不捨,都在朋友身上留下了印記,可是會和你同樣在乎的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會因為在乎真的做到肝膽相照,雖然出外靠朋友,可是你會真心的發現,可以依靠的朋友並不多。

古時候的人曾說過一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前我很不能夠認同這句話,認為真正的朋友就該和家人的關係一樣緊密的相連,到頭來卻發現並不是。也曾有人說,友直、友諒、友多聞。以前我也覺得很有道理,可是後來也發現,人們不喜歡友直的人,而友諒的人在朋友圈裡看起來人緣似乎最好,可是也是最少人在乎他們感受的,友多聞的通常會是大多數的人當中認為的人脈,可是這些人脈也會反過來看你可以付出的有多少。

究竟朋友真正的定義是什麼?在你一切都好時,想的都很美好單純,可是在你處於逆境時真的會有些茫然,也會反過來思考,如果有一天換了是自己的朋友,會有什麼樣的選擇?你想有什麼樣的朋友?你認為你又可以成為別人什麼樣的朋友?在眾多朋友當中,你又喜歡怎樣的人?

avatar-img
煥藍風格生活
8會員
59內容數
一個人的氣質包含著她的故事,不管幾歲,都要活得美麗,自持修身、精緻律己的人絕非膚淺的魅麗,而是你的靈魂要對得起你的美貌,優化你的生活態度。閱己、悅己、越己;自靜、自醒、自清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煥藍風格生活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見小豬要參加花蓮跨年的演唱會,可是卻有地方媽媽說「沒辦法接受小孩去看羅志祥演出」。主因是跨年藝人邀請「品德有爭議」藝人並不妥當,會讓青少年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講真的,我覺得有些感覺「屎拉不出來怪茅坑臭」的感覺,想想茅坑何其無辜,他本來就是臭的,是自身的問題吧?
很多人都會用道理教訓人,但終究是不是道理呢?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如果你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了,是有什麼理由去教訓他人的日子過得如何?而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他的生活不是你幫他過的,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評論誰的生活,你摻和別人的生活到底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道德清高?
要孝順,不要愚孝。 盡孝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不過,現代社會,出現了孝道對子女的綁架,道德對人情的綁架,這也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孔子講孝的時候,都講到父慈子孝,沒有說讓子女一味地盡孝。 我們縱觀《論語》或者任何經典,實際上沒有任何關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類話。究其原因是因為
總以為清者自清,卻忘了人言可畏。究竟我們是要清者自清,還是要在乎人言可畏?有人在人言可畏中崛起,有人在人言可畏中沉淪,而你想成為哪種人? 壞人做了一輩子的壞事,最後做了件好事,會被人讚揚,說這人其實本質不壞;好人做了一輩子好事,只要做了一件壞事,人家就會說你裝了一輩子,終於露出狐狸尾巴了!多麼痛的領
不管日子多難過,有些人仍努力的生存著,期待看見𥌓光,但有些人卻選擇了輕生。因為早走晚走都是要走,何苦再承受痛苦的折磨,卻不知未來會是如何?或許有人說,有勇氣自殺,為什麼卻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但對有些人來說,是你看不見別人的痛,何苦再說些風涼話?有人輕視,有人寄予同情,可是都改變不了想輕生者的痛苦。在
現在的人交朋友挺奇怪的….有時會想是我不合於時代,還是時代不合於我?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美醜是與生俱來無法決定的,一個人真正的修為在內在,我更重視的是一個人的品格,有些人奇貌不揚,可是散發出來的氣質更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美。 也有人會說,對方有沒有財力,我想問很重要嗎?他有沒有財力也與我無關,他有財也不見
最近看見小豬要參加花蓮跨年的演唱會,可是卻有地方媽媽說「沒辦法接受小孩去看羅志祥演出」。主因是跨年藝人邀請「品德有爭議」藝人並不妥當,會讓青少年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講真的,我覺得有些感覺「屎拉不出來怪茅坑臭」的感覺,想想茅坑何其無辜,他本來就是臭的,是自身的問題吧?
很多人都會用道理教訓人,但終究是不是道理呢?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如果你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了,是有什麼理由去教訓他人的日子過得如何?而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他的生活不是你幫他過的,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評論誰的生活,你摻和別人的生活到底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道德清高?
要孝順,不要愚孝。 盡孝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不過,現代社會,出現了孝道對子女的綁架,道德對人情的綁架,這也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孔子講孝的時候,都講到父慈子孝,沒有說讓子女一味地盡孝。 我們縱觀《論語》或者任何經典,實際上沒有任何關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類話。究其原因是因為
總以為清者自清,卻忘了人言可畏。究竟我們是要清者自清,還是要在乎人言可畏?有人在人言可畏中崛起,有人在人言可畏中沉淪,而你想成為哪種人? 壞人做了一輩子的壞事,最後做了件好事,會被人讚揚,說這人其實本質不壞;好人做了一輩子好事,只要做了一件壞事,人家就會說你裝了一輩子,終於露出狐狸尾巴了!多麼痛的領
不管日子多難過,有些人仍努力的生存著,期待看見𥌓光,但有些人卻選擇了輕生。因為早走晚走都是要走,何苦再承受痛苦的折磨,卻不知未來會是如何?或許有人說,有勇氣自殺,為什麼卻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但對有些人來說,是你看不見別人的痛,何苦再說些風涼話?有人輕視,有人寄予同情,可是都改變不了想輕生者的痛苦。在
現在的人交朋友挺奇怪的….有時會想是我不合於時代,還是時代不合於我?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美醜是與生俱來無法決定的,一個人真正的修為在內在,我更重視的是一個人的品格,有些人奇貌不揚,可是散發出來的氣質更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美。 也有人會說,對方有沒有財力,我想問很重要嗎?他有沒有財力也與我無關,他有財也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