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心中的那幅畫》第十三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情提要:

經過大地震的洗禮幾天後,如瑛和阿德在殘破不堪的瓦礫和碎石堆中,找尋那些曾埋在草地上的「希望種子」和那些對他們兩人來說「珍貴的畫作」;結果,遇到了被男子以性命拯救的阿鋒,那樣尷尬不堪的氣氛,瞬間凍結到極點……

raw-image

就在這時,另一頭傳來如瑛興奮的叫喊聲:「阿德先生,我找到了,我終於找到了!」

緊接著他們就聽到如瑛的腳步聲快速地朝他們移動,不久一名滿臉通紅、雙手捧著某樣東西的女子一臉興奮地出現,如瑛一看到阿鋒便微微皺起眉頭,對著阿德不悅地說:

「他……為何會在這邊!」說著說著,不小心瞄到阿鋒那雙紅腫的手。

「先別理他,妳看這幅畫。」阿德把那幅畫拿給如瑛看。

她仔細瞧著那幅畫:在晴朗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有著安詳睡臉的嬰兒躺在木製搖籃上。搖籃被許多花草圍繞、裝飾著;而周圍有著一群身穿白衣的人民,臉上都帶著和善和充滿幸福的笑容低頭凝望著嬰兒。

如瑛發現那些人的臉孔非常熟悉,她仔細一瞧,驚訝地發現那些人有:阿德先生,而他身旁站著過世的父親和兒子、還有其他的街坊鄰居的臉孔、超商店員、流浪漢、藝術家、文學家、政府官員,還有醫院裡曾照顧男子的醫生和護理師……甚至連阿鋒也在裡面。

如瑛還發現自己站在她最愛的人身邊,他們兩家的家人也站在他們身後,而她愛的那位男子一隻大手環著她的肩,和其他人一樣笑吟吟地望著嬰兒。

如瑛看著這幅畫忍不住流下淚來,輕聲呼喊著:「噢,親愛的……」

三人就這樣默默地望著那幅畫,一句話也不說,只有如瑛的啜泣聲在空中盤旋。

最後阿德打破沉默,望著如瑛手上的東西說:「那是種子嗎?難道它還活著!」

如瑛默默擦了擦眼淚點頭道,她小心翼翼地捧著手上的種子說:「它已經開始長出小小的芽了。」如瑛謹慎地指著那冒出綠色小嫩芽的部分,接著用溫和憐愛的語氣邊說邊凝望著手中咖啡色的種子:「它是在那堆瓦礫碎石裡中,唯一還活著的種子,其他都被壓扁了。」

就在這時,手機柔和的鈴聲響起,如瑛嚴謹地把種子交給阿德,像似在捧著隨時會碎掉的珍貴瓷器,等到阿德好好地把它捧在胸口,她才安心地接起手機,

「喂?是,我就是。嗯……真的嗎!好,我立刻過去!」

如瑛滿臉喜悅地掛掉電話,轉頭對阿德激動地說:「阿德先生,他……他醒來了,他醒來了!」

「天啊!老天這回總算是有眼了,快!我們快趕過去!」阿德一說完,便和如瑛兩人急忙走掉,完全忘了阿鋒的存在。

被兩人拋下的阿鋒靜靜地望著他們快速離開的背影,然後低頭望著自己紅腫的雙手默默呢喃:「這樣就可以了吧,咱們扯平了,你可要好好活下去啊……」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靠近,阿德突然跑回來,奮力拉著阿鋒的手臂吼道:「你站在這幹嘛!快跟我去醫院,我可不希望他救你的心意是白費的!你這雙手可要給我好起來!」

阿鋒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就跟著阿德一行人一起離開了展場,在坐上車的途中他默默地流下淚來。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隻會彈琴的貓的沙龍
96會員
466內容數
把生活中每個有感觸的當下,寫出來並紀念著~
2025/04/07
但國王仍舊不聽自己親生女兒小公主的話,執意聽取那位號稱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臣高見,「你們看看,我那可憐的高貴小女兒,被黑巫師下咒,開始胡言亂語了,還站在那幹嘛,快去把異教徒抓起來處火刑!」
Thumbnail
2025/04/07
但國王仍舊不聽自己親生女兒小公主的話,執意聽取那位號稱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臣高見,「你們看看,我那可憐的高貴小女兒,被黑巫師下咒,開始胡言亂語了,還站在那幹嘛,快去把異教徒抓起來處火刑!」
Thumbnail
2025/02/13
寫在前面: 這篇故事,是根據今年學測的作文題目「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的命題下自己天馬行空之下所寫的,靈感取自於最近不斷聆聽的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 II. Allegretto。 原本只是想用詩歌體的方式寫完故事,但
Thumbnail
2025/02/13
寫在前面: 這篇故事,是根據今年學測的作文題目「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的命題下自己天馬行空之下所寫的,靈感取自於最近不斷聆聽的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 II. Allegretto。 原本只是想用詩歌體的方式寫完故事,但
Thumbnail
2024/12/24
寫在前面: 這篇小故事,原寫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的聖誕節前夕,送給某人的。今年想起這故事,於是稍微調整修改了一下故事,想送給這一年來,不離不棄陪伴我的方格子上的少數文友們,想跟妳(你)們說,謝謝妳(你)的陪伴:) *可以邊看故事邊聽Josh的溫柔嗓音,他是我非常喜愛的美聲男歌手(超帥又溫暖的人)
Thumbnail
2024/12/24
寫在前面: 這篇小故事,原寫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的聖誕節前夕,送給某人的。今年想起這故事,於是稍微調整修改了一下故事,想送給這一年來,不離不棄陪伴我的方格子上的少數文友們,想跟妳(你)們說,謝謝妳(你)的陪伴:) *可以邊看故事邊聽Josh的溫柔嗓音,他是我非常喜愛的美聲男歌手(超帥又溫暖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部短篇小說作品,稍微有點黑暗和嚴肅的風格,總共一萬多字,寫於2014年。動機來源,之前在第一幅的「寫在前面」有稍微提到過:「當時,有感於地球環境變化得越來越惡劣,人心也越來越冷漠了,看著以前讀書時期的朋友,價值觀因出社會而有所轉化,變得非常現實到有點功利主義了,突然有所感慨,那種純淨天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部短篇小說作品,稍微有點黑暗和嚴肅的風格,總共一萬多字,寫於2014年。動機來源,之前在第一幅的「寫在前面」有稍微提到過:「當時,有感於地球環境變化得越來越惡劣,人心也越來越冷漠了,看著以前讀書時期的朋友,價值觀因出社會而有所轉化,變得非常現實到有點功利主義了,突然有所感慨,那種純淨天
Thumbnail
前情提要: 阿德和阿鋒兩人在醫院坦承心意,和解了。人的心境就像環境一樣,在黑暗中漸漸看到一絲曙光和希望,這個國家也開始像嬰兒一樣,重生了…… 時間對人來說,總是匆匆地流逝,很快地十五年過去了,大地開滿了無數的小花和野草,家家戶戶的庭院中、巷弄間、道路的兩旁、河堤旁全都看得到植物的生命力,正在蓬勃發展
Thumbnail
前情提要: 阿德和阿鋒兩人在醫院坦承心意,和解了。人的心境就像環境一樣,在黑暗中漸漸看到一絲曙光和希望,這個國家也開始像嬰兒一樣,重生了…… 時間對人來說,總是匆匆地流逝,很快地十五年過去了,大地開滿了無數的小花和野草,家家戶戶的庭院中、巷弄間、道路的兩旁、河堤旁全都看得到植物的生命力,正在蓬勃發展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殘破石堆中找到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和「畫作」,更令人興奮的事──那個男子終於醒了。人類的心靈是上天賦予我們最可貴的禮物,一個念頭可以改變世界,是好是壞,全在那顆心和那念頭;黑暗終將會迎來光明,而光明總有黑暗的角落,這是世上缺一不可的平衡。 醫院──是創造生命,也是讓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殘破石堆中找到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和「畫作」,更令人興奮的事──那個男子終於醒了。人類的心靈是上天賦予我們最可貴的禮物,一個念頭可以改變世界,是好是壞,全在那顆心和那念頭;黑暗終將會迎來光明,而光明總有黑暗的角落,這是世上缺一不可的平衡。 醫院──是創造生命,也是讓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經過大地震的洗禮幾天後,如瑛和阿德在殘破不堪的瓦礫和碎石堆中,找尋那些曾埋在草地上的「希望種子」和那些對他們兩人來說「珍貴的畫作」;結果,遇到了被男子以性命拯救的阿鋒,那樣尷尬不堪的氣氛,瞬間凍結到極點…… 就在這時,另一頭傳來如瑛興奮的叫喊聲:「阿德先生,我找到了,我終於找到了!」 緊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經過大地震的洗禮幾天後,如瑛和阿德在殘破不堪的瓦礫和碎石堆中,找尋那些曾埋在草地上的「希望種子」和那些對他們兩人來說「珍貴的畫作」;結果,遇到了被男子以性命拯救的阿鋒,那樣尷尬不堪的氣氛,瞬間凍結到極點…… 就在這時,另一頭傳來如瑛興奮的叫喊聲:「阿德先生,我找到了,我終於找到了!」 緊
Thumbnail
前情提要: 阿鋒和男子在空無一人的會場拉拉扯扯時,突然一陣巨響,天搖地動!無心存活的阿鋒被男子死命地往門口拖去,說時遲那時快,「轟」地一聲,大樓倒塌了,究竟兩個人命運如何呢? 這個國家,天空依舊灰樸樸的,河水一樣黝黑,但好像有東西不一樣了,巨大的煙囪消失了,死白色的水泥工廠叢林,全都成了斷垣殘壁,人
Thumbnail
前情提要: 阿鋒和男子在空無一人的會場拉拉扯扯時,突然一陣巨響,天搖地動!無心存活的阿鋒被男子死命地往門口拖去,說時遲那時快,「轟」地一聲,大樓倒塌了,究竟兩個人命運如何呢? 這個國家,天空依舊灰樸樸的,河水一樣黝黑,但好像有東西不一樣了,巨大的煙囪消失了,死白色的水泥工廠叢林,全都成了斷垣殘壁,人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好不容易熬了好些年的苦日子,年輕人漸漸長成中年留有鬍子的氣質大叔了,在那些追夢的苦日子中,始終陪伴在他身旁的禿頭男和如瑛兩人,讓他終於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當了小有名氣的畫家,並開了一個畫展…… 不久,他們來到地處蠻荒,且遠離市區水泥叢林的灰白色遼闊地帶。一棟爬滿藤蔓的水泥牆大廈建築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好不容易熬了好些年的苦日子,年輕人漸漸長成中年留有鬍子的氣質大叔了,在那些追夢的苦日子中,始終陪伴在他身旁的禿頭男和如瑛兩人,讓他終於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當了小有名氣的畫家,並開了一個畫展…… 不久,他們來到地處蠻荒,且遠離市區水泥叢林的灰白色遼闊地帶。一棟爬滿藤蔓的水泥牆大廈建築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夜晚,年輕人意外地發現禿頭男在自家住宅中,並從他口中得知了兩件對他來說,打擊甚大的消息。長久以來壓抑的情緒加上營養不良和大量勞動的結果,這兩件事成了壓跨他最後的一根稻草,讓他身心靈崩潰到極致,而昏迷...... 不知睡了多久,年輕人醒來時,雙眼只是一直呆望著醫院那死白的天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夜晚,年輕人意外地發現禿頭男在自家住宅中,並從他口中得知了兩件對他來說,打擊甚大的消息。長久以來壓抑的情緒加上營養不良和大量勞動的結果,這兩件事成了壓跨他最後的一根稻草,讓他身心靈崩潰到極致,而昏迷...... 不知睡了多久,年輕人醒來時,雙眼只是一直呆望著醫院那死白的天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某一天,向晚時分,小男孩循著線索找到了愛畫畫的年輕人住家,應小男孩要求,年輕人幫這位像天使般的小男孩,畫了一幅屬於小男孩自己的肖像畫…… 時間永遠都在流動著,不能倒回也不能快轉。而寒冷的冬天偷偷地降臨了,原本灰濛濛的世界,變得更加慘白死寂。 受不了屋內的冰冷氣息,年輕人揹著畫具,來到工業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某一天,向晚時分,小男孩循著線索找到了愛畫畫的年輕人住家,應小男孩要求,年輕人幫這位像天使般的小男孩,畫了一幅屬於小男孩自己的肖像畫…… 時間永遠都在流動著,不能倒回也不能快轉。而寒冷的冬天偷偷地降臨了,原本灰濛濛的世界,變得更加慘白死寂。 受不了屋內的冰冷氣息,年輕人揹著畫具,來到工業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在夢想的道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伴,是一件開心的事;如果能遇到互相成長、互相扶持,一起鼓勵的同伴,更是難能可貴。而年輕人就在「工業公園」中,遇到和他一樣熱愛畫畫的阿鋒先生,兩人也稍微交流了一下,究竟這位阿鋒先生,和年輕人未來會如何互動呢? 向晚時分,暗紅色的光線有氣無力地穿透灰色天空灑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在夢想的道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伴,是一件開心的事;如果能遇到互相成長、互相扶持,一起鼓勵的同伴,更是難能可貴。而年輕人就在「工業公園」中,遇到和他一樣熱愛畫畫的阿鋒先生,兩人也稍微交流了一下,究竟這位阿鋒先生,和年輕人未來會如何互動呢? 向晚時分,暗紅色的光線有氣無力地穿透灰色天空灑
Thumbnail
在一處石洞的入口,抬頭可見的藍天白雲透著明亮卻不感到炙熱的陽光。 「這裡是?」 阿德滿是風霜的臉上,有著迷罔的神情。他立在石洞的入口,似乎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在此,四處張望了幾眼,便決定到石洞中探個究竟。沿著石洞的隧道走出洞口,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偌大草原,遍地開滿了美麗的花朵,蝴蝶飛舞,蟲嗚鳥叫,大地一片
Thumbnail
在一處石洞的入口,抬頭可見的藍天白雲透著明亮卻不感到炙熱的陽光。 「這裡是?」 阿德滿是風霜的臉上,有著迷罔的神情。他立在石洞的入口,似乎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在此,四處張望了幾眼,便決定到石洞中探個究竟。沿著石洞的隧道走出洞口,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偌大草原,遍地開滿了美麗的花朵,蝴蝶飛舞,蟲嗚鳥叫,大地一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