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妹最近交了男朋友,兩人相處十分愉快,讓人開始設想未來。學妹28,男友30,我知道學妹想結婚有自己的家庭,對這個男生應該是有這樣的期待交往的。
前幾天學妹說,和男友相處沒什麼問題,但男友的原生家庭讓她有所顧慮,和其他朋友討論之後,她說想聽聽我的意見。
我很好奇,還來不及約時間出來,就在line上面聊了起來。
大意是男友每個月需要給家裡很高的孝親費,而男友的哥哥是無法出去工作的那種人,姊姊在中國工作,男友基本上算是長孫地位。男友的爸爸過去曾自己開過公司,後來技術被偷走後公司也倒閉,那時男友國中。男友與爸爸之間很難溝通,基本上不在同一個頻率。男友的媽媽和他感情比較好,就是個傳統小女人,因此對於爸爸的屯積症以及一些固執的偏好也無能為力。目前爸爸媽媽在宜蘭,兩老平日務農(?),哥哥住樹林,他們會樹林、宜蘭兩邊跑。男友國三之後基本上就不住家裡了,現在在新竹工作,是工程師。
聽完這些背景描述,大致上來說就是原生家庭有狀況需要男友支援,這樣的狀態放到未來"成立小家庭"的情境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就是這次學妹找我討論的最主要的點吧。
我確認了幾個問題,判斷男友與家人之間的距離並不是過度緊密的那種,所以可能問題會是高額孝親費在未來會被視為"瓜分小家庭資源"以及男友要處理原生家庭的事情時,可能有的負面情緒,學妹是否能接納包容,並給予支持?再想遠一點,未來原生家庭能給小家庭支援的程度應該雙方會有落差,他們怎麼看待這個落差,也會是一個潛在的問題。
我給學妹的建議大致上是請她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這些事情,或是與她的個性、對小家庭的期待有沒有符合,再來思考是否要和這個對象發展下去。我也說我身邊朋友結婚或交往時,另一半的原生家庭也常常帶著很多問題,然而能成功處理的多半是能理性討論、真誠提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然後取得共識的;造成裂痕的經常是其中一方的心較偏向原生家庭的,不論原因是原本過於緊密,還是因為在小家庭中得不到情感支持,沒有歸屬感,偏心是非常非常容易被對方覺察到的。
學妹的這個問題,我想了幾天,倒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結婚絕對會遇到很多問題,就算雙方原生家庭都沒問題也一樣,然而能繼續走下去、願意持續溝通與解決問題的,關鍵都是"愛"。你有多愛對方?你看到對方時心裡湧現多少喜悅的感受?這是最根本的動力。
然而愛無法解決問題,有能力才可以。你想包容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你需要具備成熟的調適情緒能力、溝通能力、同理能力、清楚的思考能力等等,這不是有愛就能做到的,但絕對需要愛來推動你去學習這些能力或是願意用在對方身上。
就像一台壞掉的車子,就算你都修理好了,還是需要加汽油才能跑啊!愛就是那個汽油,能力就是車子的引擎輪胎電池等等,要經營關係,愛意與能力缺一不可。
所以如果我要給交往幾個月的學妹建議,我可能會說的是:不用急著用結婚的標準來看男友是否適合,而是花個一兩年的時間來確認或培養對男友的愛意,確認他真的是妳想共組家庭的人,那麼就開始努力加強自己的能力,讓妳能夠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經營這段關係。
記錄下來,以後還要講給小孩聽,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