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憑一己之力保衛海岸線的 - 逸仙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逸仙號輕巡洋艦,是中華民國海軍在抗日戰爭前建造的炮艦,中華民國海軍將之分類為輕巡洋艦。其艦名來源為孫文的號。

經歷

本艦排水量1550噸,全長89.29米,艦寬10.36米,吃水3.77米,航速19節。在武備上,逸仙艦前主炮為H.I.H(荷蘭工業貿易公司)生產的單裝150毫米50倍徑艦炮,後主炮為日本「三年」式140毫米50倍徑艦炮,除此之外還配有4門H.I.H公司生產的40倍徑高射炮,2門江南造船所仿製的47毫米「哈奇開斯」機關炮,6門7.62毫米「馬克沁」機槍。
1931年於江南造船廠完工。1935年,為參加紀念台灣日治40周年的博覽會,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乘坐本艦於基隆港入港。
下水儀式的逸仙號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本艦參加南京江陰要塞的防衛戰。在9月24日寧海、平海兩艦相繼被日軍空襲擊沉後,本艦成為旗艦。但是在9月25日上午,本艦受到16架日軍飛機的攻擊而沉沒,期間擊落日軍飛機2架,船員有14人戰死。1938年,日軍將本艦打撈,於5月12日回航吳港修理。修復作業中,日軍在將船上武器更換為日制裝備的同時,也增設了船尾甲板、聲納和電探。1939年,本艦更名為雜役船阿多田,成為了海軍兵學校的練習船。戰後,本艦返還給中華民國,復原作業使用了已廢棄的裝甲巡洋艦八雲上的德國部件。1946年7月30日,復原作業完成。8月25日,本艦抵達上海,並且恢復了舊名。
國共內戰期間,曾協助撤退被圍困於煙臺的國軍第三十九軍,後協助錦州、秦皇島等地國軍撤退。1949年,渡江戰役發起後,在得知江陰要塞起義後,「逸仙」艦假裝投降,與「信陽」艦成功突圍。江陰突圍後,「逸仙」艦先撤往浙江後撤至台灣基隆,編在第二艦隊第八分隊,舷號78。此後本艦被投入台灣海峽的巡防,在1953年曾同人民解放軍的「開封」艦於浙江貓頭洋海域附近有過遭遇。在撤往台灣後由於美援軍艦日益增多,再加上本艦日益老化,所以1958年正式退役,1959年12月31日,被以約260萬新台幣的價格售給拆船商,就此報廢拆解。
碧藍航線 - 逸仙號
本艦雖名為「巡洋艦」,不過其排水量僅1550噸,僅與同時期列強的驅逐艦噸位相似,再加上其航速僅19節,除兩門主炮外也無其他諸如魚雷這類的攻擊兵器,再加上水線處也未敷設水線裝甲,因此很難說其是一艘輕巡洋艦,僅可算得上是一艘大型炮艦。
(部分資料來源來自於書籍及網路資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6K會員
798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是中華民國海軍派系之一東北海軍的一艘軍艦。本艦原為德國運輸船或者商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中國的航運公司獲得,並繼續作為商船使用。東北海軍草創之初,奉系人士買下該船改裝成炮艦,並以「鎮海」號的名義加入東北海軍。
阿布魯齊公爵路易吉·迪·薩伏伊號輕巡洋艦(義大利語:Luigi di Savoia Duca degli Abruzzi)是義大利皇家海軍雇傭兵隊長級輕巡洋艦第五型的首艦,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本艦繼續服役於新成立的義大利海軍,最終於1961年除役。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義大利海軍和其他主要海軍強國都受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該條約允許義大利海軍與法國海軍平起平坐。義大利有70,000長噸(71,000公噸)的戰艦噸位可供新艦使用,但是在1920年代,由於嚴重的預算問題以及避免與法國進行海軍武裝競賽,它們避免新艦的建造。
重巡洋艦是特定時期,由海軍條約限制所產生的一類巡洋艦。雖然是條約的產物,但各國的重巡洋艦在大戰中都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在為自己的陣營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蒙受巨大的損失,是二戰中損失數量最多的大型水面艦艇。
扎拉級重巡洋艦(義大利語:Incrociatori pesanti classe Zara)是義大利皇家海軍在戰間期設計的重巡洋艦,從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共建造四艘,分別為扎拉號、阜姆號、戈里齊亞號和波拉號。前三艘的外形基本一致,而波拉號為擔任艦隊旗艦,在司令塔的結構上有所不同。
龍驤號航空母艦(りゅうじょう)是隸屬於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型航空母艦,在1931年4月2日下水,於1933年5月9日服役。曾參加過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最後在1942年8月24日在東所羅門海戰中被美機擊沉。
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是中華民國海軍派系之一東北海軍的一艘軍艦。本艦原為德國運輸船或者商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中國的航運公司獲得,並繼續作為商船使用。東北海軍草創之初,奉系人士買下該船改裝成炮艦,並以「鎮海」號的名義加入東北海軍。
阿布魯齊公爵路易吉·迪·薩伏伊號輕巡洋艦(義大利語:Luigi di Savoia Duca degli Abruzzi)是義大利皇家海軍雇傭兵隊長級輕巡洋艦第五型的首艦,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本艦繼續服役於新成立的義大利海軍,最終於1961年除役。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義大利海軍和其他主要海軍強國都受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該條約允許義大利海軍與法國海軍平起平坐。義大利有70,000長噸(71,000公噸)的戰艦噸位可供新艦使用,但是在1920年代,由於嚴重的預算問題以及避免與法國進行海軍武裝競賽,它們避免新艦的建造。
重巡洋艦是特定時期,由海軍條約限制所產生的一類巡洋艦。雖然是條約的產物,但各國的重巡洋艦在大戰中都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在為自己的陣營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蒙受巨大的損失,是二戰中損失數量最多的大型水面艦艇。
扎拉級重巡洋艦(義大利語:Incrociatori pesanti classe Zara)是義大利皇家海軍在戰間期設計的重巡洋艦,從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共建造四艘,分別為扎拉號、阜姆號、戈里齊亞號和波拉號。前三艘的外形基本一致,而波拉號為擔任艦隊旗艦,在司令塔的結構上有所不同。
龍驤號航空母艦(りゅうじょう)是隸屬於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型航空母艦,在1931年4月2日下水,於1933年5月9日服役。曾參加過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最後在1942年8月24日在東所羅門海戰中被美機擊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建武號為一艘CNT裝甲巡洋艦,1913年4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瑞記洋行簽訂了共320萬英鎊的借款合同,用於分別向德國和奧匈帝國訂購總計18艘驅逐艦。然而4月26日,英國為首的六國銀行團與臨時政府簽訂下了《中國政府善後借款合同》。該合同以中國海關和鹽務等收稅權利為抵押,借給2500萬英鎊。
Thumbnail
海容號防護巡洋艦(ICN Hai Yung)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容級巡洋艦首艦。辛亥革命後,海容艦參加革命,加入中華民國海軍,經歷了軍閥混戰的動盪時代,最終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在江陰要塞附近自沉。清末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主持海軍建設時期,所購軍艦均以「海」字開頭。
Thumbnail
長風號驅逐艦(ROC Ch'ang Feng)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首艦。本艦在清末下水,回國時清朝已經滅亡,由中華民國繼承並改名「豫章」,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後併入由閩系海軍為主力的中華民國海軍部麾下,1932年因濃霧觸礁沉沒。
Thumbnail
伏波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二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建康」。此後本艦歷盡坎坷,先是經歷了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受日軍空襲重創被迫擱淺。
Thumbnail
加富爾伯爵號是1910年代為義大利皇家海軍 ( Regia Marina ) 建造的三艘加富爾伯爵級無畏戰艦的同名艦。她於1915年完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但很少被使用,也沒有參與任何戰鬥。這艘船在1923年科孚島事件期間支援了行動,並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備用狀態。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台灣的輕型巡防艦定型之後,兩艘原型艦開始建造,預計2026年10月交船。那麼輕巡家族後續有幾種可能的發展?在不大幅變更雷達水準的前提下,防空能力有限,還能搭載多少其他裝備,就成為發展關鍵。 ●●●●●●●●● ★原型艦:防空型 原震海案拆成兩艘輕型巡防艦後,因預算限制無法配備完整,兩艘通用艦體由美
Thumbnail
1970年代晚期,中華民國海軍開始研議取代陽字級驅逐艦的忠義計畫,並計劃派員赴美學習造艦。但在政策改變下。海軍改以光華一號取代忠義計畫的一級艦項目。1985年美國同意授權生產派里級巡防艦,代號PFG-2,忠義計畫完全終結。
Thumbnail
沱江級巡邏艦在設計一開始,就決定噸位不能跟錦江級巡邏艦差太多,因為這種小型巡邏艦才能在戰時疏散藏匿於全台各地的小型漁港內。但海軍希望能更上一層樓,比錦江級攜帶更多的反艦飛彈,一開始就規劃高達16枚,包括8枚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與8枚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整整比錦江級多了四倍,再加上新型雷達與作戰系統.
Thumbnail
沱江級巡邏艦的前6艘第一批次量產型,近日已全部交艦,也算完了一半的汰換計畫,未來還有5艘的第二次批,準備開始興建,完成後海軍總共會有12艘的沱江級巡邏艦。媒體對於沱江級巡邏艦的報導,因其立場而褒貶不一,溢美之詞稱其為「航母殺手」,強調沱江艦以小搏大的不對稱戰力,質疑的批評則認為台灣發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建武號為一艘CNT裝甲巡洋艦,1913年4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瑞記洋行簽訂了共320萬英鎊的借款合同,用於分別向德國和奧匈帝國訂購總計18艘驅逐艦。然而4月26日,英國為首的六國銀行團與臨時政府簽訂下了《中國政府善後借款合同》。該合同以中國海關和鹽務等收稅權利為抵押,借給2500萬英鎊。
Thumbnail
海容號防護巡洋艦(ICN Hai Yung)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容級巡洋艦首艦。辛亥革命後,海容艦參加革命,加入中華民國海軍,經歷了軍閥混戰的動盪時代,最終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在江陰要塞附近自沉。清末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主持海軍建設時期,所購軍艦均以「海」字開頭。
Thumbnail
長風號驅逐艦(ROC Ch'ang Feng)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首艦。本艦在清末下水,回國時清朝已經滅亡,由中華民國繼承並改名「豫章」,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後併入由閩系海軍為主力的中華民國海軍部麾下,1932年因濃霧觸礁沉沒。
Thumbnail
伏波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二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建康」。此後本艦歷盡坎坷,先是經歷了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受日軍空襲重創被迫擱淺。
Thumbnail
加富爾伯爵號是1910年代為義大利皇家海軍 ( Regia Marina ) 建造的三艘加富爾伯爵級無畏戰艦的同名艦。她於1915年完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但很少被使用,也沒有參與任何戰鬥。這艘船在1923年科孚島事件期間支援了行動,並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備用狀態。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台灣的輕型巡防艦定型之後,兩艘原型艦開始建造,預計2026年10月交船。那麼輕巡家族後續有幾種可能的發展?在不大幅變更雷達水準的前提下,防空能力有限,還能搭載多少其他裝備,就成為發展關鍵。 ●●●●●●●●● ★原型艦:防空型 原震海案拆成兩艘輕型巡防艦後,因預算限制無法配備完整,兩艘通用艦體由美
Thumbnail
1970年代晚期,中華民國海軍開始研議取代陽字級驅逐艦的忠義計畫,並計劃派員赴美學習造艦。但在政策改變下。海軍改以光華一號取代忠義計畫的一級艦項目。1985年美國同意授權生產派里級巡防艦,代號PFG-2,忠義計畫完全終結。
Thumbnail
沱江級巡邏艦在設計一開始,就決定噸位不能跟錦江級巡邏艦差太多,因為這種小型巡邏艦才能在戰時疏散藏匿於全台各地的小型漁港內。但海軍希望能更上一層樓,比錦江級攜帶更多的反艦飛彈,一開始就規劃高達16枚,包括8枚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與8枚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整整比錦江級多了四倍,再加上新型雷達與作戰系統.
Thumbnail
沱江級巡邏艦的前6艘第一批次量產型,近日已全部交艦,也算完了一半的汰換計畫,未來還有5艘的第二次批,準備開始興建,完成後海軍總共會有12艘的沱江級巡邏艦。媒體對於沱江級巡邏艦的報導,因其立場而褒貶不一,溢美之詞稱其為「航母殺手」,強調沱江艦以小搏大的不對稱戰力,質疑的批評則認為台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