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自十月至今漲了三千點,該追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從去年十月低點起算,台股已經漲了三千點,波段漲幅高達23%,台積電更是從370漲到545,漲幅高達47%。相信就算是先前沒買的,在看到這樣的漲勢之後也很難不心動。
但你我都知道,股市不太可能就此歌舞昇平都不回檔,可重點是什麼時候回檔?現在追買是否是個好選項?
上週提到,過去的上漲如果是伴隨著明顯的嘎空情況,那絕大多數波段高點都會落在散戶空單偏高的時候。隨著嘎空漸入末段,我們將不只會看到因為多單大幅攀升帶動的漲勢,同時也會出現另一股蠢蠢欲動的買權空單。但目前這些情況尚在合理範圍內,所以在這些情況出現之前,漲勢再延續下去的機率較高。
基於上週結論,本週一、二下跌的時候我們絲毫不受影響,因為我們知道大盤高機率至少會回到週五高點的附近。
但是為什麼?
先前不斷提到嘎空行情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嚴格來說不只嘎空單還有嘎空手。
空單在這段漲勢中不斷增加(藍色箭頭),多單反而越來越少(橘色箭頭)。
試想,散戶空單被嘎的時候馬上認賠反手做多的機率有多高?
我想就算是新手也知道,機率非常非常低。
但嘎空不只是單純空單被嘎這麼簡單,嘎空有其過程。特別是人性會讓這個行為持續且反覆一段時間。進空單 上漲>>加空>>些微修正>>趕快減碼>>再度上漲>>加空 這樣的行為會逐漸把空單推至高點,之後才迎來盤整甚至回檔。
透過過去的籌碼資料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過程大致會出現2-3次。
前一次的高點也是,三段依序為橘、黃、紫框,最後的高點都出現在散戶空單的偏高水位(黑框)。而接下來的下跌(綠色箭頭)也鮮少出現直接A轉往下的情況,至少都會有藍框給你時間做調整。
下圖撰文當下剛好為周二所以資料只更新到2/7。
既然籌碼本身就不算太差,而即使下跌,過去經驗與歷史資料都告訴我們,高機率至少還有前高可以讓你做調整,這樣你還該過度擔心嗎?
隨著這週的盤後資料陸續出來之後,自十二月底至今一向樂觀的解讀開始需要謹慎一些。
近幾天我們可以發現,散戶空單又再度攀升,雖然數字增加的盡頭在哪我不知道,但這一次空單的大幅增加很可能是近期嘎空行情的尾聲。
而下週,剛好是美國公布1月cpi的時間,我們有極高的機率會看到超乎預期的好消息,因為美國勞工統計局改變了CPI統計方式。
過往美國勞工統計局每 10 年更新一次支出權重,以反映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2002年開始,勞工統計局改為每兩年更新一次支出權重,以更快地反映消費者支出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國家都採用了年度 CPI 支出權重更新。2023開始,美國勞工局現在要改為一年一次。
2022年的通膨體現在數據上這麼恐怖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2019/2020的CPI還在極低基期。依照原本的兩年更新一次的話,2023應該參考的基準年仍為2019-2020,但因為更改為每年更新一次,所以參照基準就變為2021年,整整較2024提早一年。
下圖紅框為2019-2020,當時的通膨還沒起來,但接下來的2021,已經到了4.68。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綜合先前文章前段提到的bc與sc的變化情況做觀察,
最後總結以上,若下週公布數據之後股市大漲,且bs/sc也來到高水位,那比起追買,適時調節多單反而是更合理的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淡定看台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景氣燈號V.S台股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指籌碼使用指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THE FIRST SLAM DUNK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盤前雜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面對波段的各種樣貌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