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街仔的戲院
大家一聽到「士林」可能多半對她的印象就是夜市的代名詞,身為世居士林50年的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的強烈連結。其實台灣最不缺乏的就是對「美食」的記憶固然美食可以療癒人心,但我總認為缺乏了那麼一點人文氣質。,士林街仔的範圍其實並不大,傳統的認知包含大東、大西、大南、大北等四大路、小東、小西小北街等三小路(其實說『大』除了大東路有兩線道,其他的也只單行道的寬度而已,更別說小了)之後加上較寬敞的文林路、中正路才成為舊士林街較具規模的樣子。士林其實是取其「士子之林」的意思,士林也不辜負這樣的名號,除了擁有東吳、文化、銘傳等大學之外,過去更是書店林立,但我今天要說的是,代表娛樂事業的「戲院」。可能大家不知道60~90年代初期在所謂的「士林街仔」曾經擁有 5家戲院,它們曾經代表那個年代輝煌的文化印記,可惜的是除了「陽明戲院」還在力圖翻新轉型,其他的都早已卸下光環功成身退了。且讓我這位老士林向大家介紹當年的榮光!
1.士林戲院:成立於1938年日治時期是最早的一家戲院,約莫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結束營業。依據家中長輩回憶,士林戲院曾在日治時期有新劇(しんげき)的演出之外,在電影工業興盛的時期這家戲院多播出知名洋片的二輪 (例如 :教父)吸了不少學生前來觀看,因為位在巷弄內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在哪 ?小時候我經常被問路士林戲院在哪 ?由於戲院的腹地不大,遇到好萊塢大片時排隊人龍會經過一般家戶門口的特殊景象。
2.陽明戲院:成立於1955年4月位在士林夜市門戶,70 年代初期隨著夜市成長而蓬勃發展,是士林區唯一能持續生存的戲院。這家戲院播放的多為一線國片 (例如 : 海角七號) 偶爾也會播放好萊塢大片。因為地理位置優越人潮始終不斷,印 象中 90 年代改為 4廳經營,順利跟上戲院型態改變的潮流,也因為播出的多數為大片,排隊人潮也很多。後因硬體為年久失修,衛生條件差,來客越來越少。這家戲院已於2019年拆掉重建, 可惜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到現在連個基礎工程都還沒完成。
3.立峰戲院 :成立於1967 年90 年代初期停業, 成立之初稱為「統一戲院」後更名。這家戲院位在文林路巷弄內位置不明顯,播放的初期多為一線國片後來改為二輪,應該是因為戲院規模較小且鄰近陽明戲院,想看大片都會去陽明。 1985 年戲院曾因發生命案之後多有靈異傳說,我想停業除了商圈與陽明戲院重疊之外這件事或多或少也有影響。
4.民族戲院:成立於 60年代位在媽祖廟(慈諴宮)後面, 1991年曾發生火災不久後停業,這家戲院地利位置最特別,不是在地人不會知道這家戲院。播放的多為國片印象中多為愛國電影座位相對較少衛生也很差,因此我較少去這家。
5. 光華戲院:成立於 60~70 年代,位在中正路上,其內部軟硬體設備堪比西門町戲院是最現代化的一家播放多為國語大片。 因為聲光效果佳,如果要看大製作的電影多會選擇這一家。座位最多且寬敞,加上地理位置也不錯位在幹道上(唯一遠離夜市商圈的戲院)會吸引一些外來的觀光客,末期雖跟上潮流改為多廳院模式但仍不敵經營大型且集中化的趨勢,於2003年停業。
各位讀者下次來到士林,千萬不要只有逛逛夜市吃完就回家,有空可以體驗一下當年戲院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