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此時正值二次大戰的尾聲。德國、義大利都已投降。負隅頑抗的日本也將在不久後舉起白旗。此時正是蘇聯元帥,朱可夫聲威鼎盛之時。朱可夫作為領導紅軍擊敗納粹德國的最大功臣,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以二戰最優秀的指揮官著稱。與他交好、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盟軍指揮官艾森豪甚至在訪蘇之後稱,朱可夫將毫無意外地接替史達林成為蘇聯最高領袖。方才五十歲的朱可夫,這時看來前途一片光明。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蘇聯元帥/來源:維基百科
然而,出乎艾森豪意料之外的是,朱可夫不只沒有飛黃騰達,他的政治生涯反而一時跌落谷底。在戰爭結束後不久,朱可夫就被史達林打發去不重要的司令區擔任司令官。一直到史達林死後,朱可夫才重新在中央擔任要職。許多人認為,箇中原因是史達林猜忌朱可夫軍功顯赫,有可能不利於史達林的權威。雖然這是一個可能的原因,但是,一個更為深層的原因是,蘇聯的政治文化本就顧忌軍事將領,這個政治文化早在列寧革命的時代就深植共產黨的文化中,而其起源,卻又是俄國大革命的一百年前,來自於歐洲西端的國度:法國。
眾所皆知,在十八世紀末,法國開始了影響深遠的法國大革命,這個大革命導致了民族國家的發展,對現代政治有極為關鍵的影響。這個革命於法國本身,最終也遭到了法國最重要的軍事將領的背叛——拿破崙。拿破崙本是法國大革命最重要的將領,但最終卻挾軍功成為法國皇帝,背叛了革命。這個法國的歷史故事,被稱為「波拿巴主義」,成為了革命份子互相諄諄告誡的教訓,俄國革命份子也不例外。俄國共產黨份子之間,早在他們還流亡海外之時,就常常拿法國大革命的人物互相影射,有時指責別人是「羅伯斯比爾」、有時又指責是「拿破崙」等等。就連蘇聯紅軍之父,革命元勛托洛斯基,在1920年代,也廣受人指責有成為拿破崙的野心。
換言之,朱可夫和史達林的權力關係,其實也早受這個政治文化制約。朱可夫既然軍功顯赫,自然在蘇聯的政治文化中,他遭人懷疑是拿破崙再世的可能性就增加許多。事實上,在艾森豪結束訪俄行程後,美國駐蘇俄的大使William Averell Harriman就指出,艾森豪不明白蘇聯的權力環境是怎麼運作的:蘇聯的權力結構就是會特別忌憚朱可夫這種有可能成為拿破崙的人。
Deutscher, Issac. The Prophet: The Life of Leon Trosky. Verso: New York, 2015.
Faraldo, José M. La Revolución Rusa: Historia y Memoria. Madrid: Alianza Editorial, 2017.
Felshtinsky, Yuri. Lenin and His Comrades. New York: Enigma Books, 2010.
Geelhoed, E. Bruce. Diplomacy Shot Down: The U-2 Crsis and Eisenhower's Aborted Mission to Moscow 1959-1960.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Milosevich, Mira. Breve Historia de la Revolución Rusa. Barcelona: Galaxia Gutenberg, 2017.
Sebestyen, Victor. Lenin: The Man, the Dictator, and the Master of Terror. New York: Patheon Books,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