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家】與部落作夥的里山里海實踐,偶爾自己獨處的看海時光。下鄉行動工作室—豐濱鄉/花蓮縣

2023/04/0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她是 Candy,下鄉行動工作室的負責人,底下有兩個在秀姑巒溪出海口的部落,或說cepo' ,進行實踐的品牌,包括與海洋有關的 #Idang依浪 以及 與部落農作有關的 #海秧米。這篇文章,會提到Candy隻身停駐在出海口的故事,也會介紹她的品牌,以及「伊浪」這個能提供旅人在靜浦住宿的空間。
先來說說 Candy吧! 顧名思義,「下鄉」指涉了Candy從都市到靜浦發展的狀態;行動則是不斷經過思考與調整,試圖在部落,甚至是雙濱進行的實踐。從高壓又耗能的潛水工作,因緣際會來到石梯坪。雖然結交了不少港口部落的好友,卻無法緩慢享受。拖著疾病纏上的身體,她,回到了台北。
即使動了大手術需要休養,她還是常常帶著朋友來到她熟悉的港口,與像家人的部落朋友敘舊。即使後來痊癒,能夠在台北工作,享受偶爾往返兩地的小確幸。最後,她還是無法割捨東海岸環境圍繞,再一次回到港口。不過,這次她不是以一個管理者的身分,而是從換工開始,學校部落的知識與文化。
「先來過生活,試試看,跟著港口部落的朋友一起做」她在部落的接待家庭,學習農作的知識。有天,寄宿的阿嬤拿了一袋番茄給Candy要她回去試著做果醬,她也乖乖地回去找資料,還真的給她做出果醬,這也成為她正式思考實踐半農半X的契機之一。
做上癮的Candy,看見阿美族家戶近似「百果園」的庭院,常常會有吃不完的水果,便開始跟鄰居搜購水果,製作成果醬,像是香蕉果醬、木瓜果醬等特殊水果。而這種來自部落的特殊果醬,頗受台北朋友喜愛。
☞ 照片由下鄉行動工作室提供
同時,東海岸的國小,不少都面臨存廢的問題。當時港口國小的校長認為要讓年輕人回來,必須先讓部落有工作機會,便決心發展產業。將開發環境教育的課程列為首要目標,過去工作便是與海洋產業為伍的Candy也被招攬其中。
要在部落發展一個產業,並不是買幾艘竹筏就能成形。Candy與部落文化工作者與潮間帶生態工作者合作,以紮實的田野調查將部落文化轉譯成,能讓外來遊客參與的課程。在正式面對市場後,便招攬部落中生代做活動,進行帶領教育的培訓。在這過程中,「Idang 依浪」這海洋品牌便誕生了。
☞ 照片由下鄉行動工作室提供
「Idang 」是阿美族稱呼同一年齡階級朋友的意思,也讓部落的人能清楚,這品牌不是專屬Candy的,而是與部落青年共同創業的概念。雖然部落還是會有些微聲音,但在淨灘的實踐過程,部落人慢慢理解她所做的,不完全是為自己。
而在帶遊客進行海洋體驗的過程中,依浪他們不斷發現海洋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海洋垃圾、珊瑚礁白化問題。除了帶海洋文化體驗外,也帶遊客們到海岸阿美族的「冰箱」,親眼看看環境有多糟。不少遊客在划獨木舟時,看到垃圾,拼命也要把她撿起來。
☞ 照片由下鄉行動工作室提供
既然海洋是海岸阿美的冰箱,配合東管處進行「潮間帶監測」的依浪,從盤點可以食用的生態出發,畢竟作為東海岸難得可以親近的潮間帶,這裡的生態是與部落生活共存的。只是他們都面臨了嚴重的海洋生態危機,賴以為生的漁獲或海岸生物變少了。
應該很難想像秀姑巒溪口可以潛水吧?港口的老地名 ,便是水很混濁的意思。雖然混濁,但這些有機質也造就了,海底豐厚的生態。有台大的研究員來做研究,表示這裡的軟珊瑚生態可能比半島還要好,可說是島嶼被埋沒的「潛」力點。
☞ 照片由下鄉行動工作室提供
「夏天划獨木舟、潛水、跳海;冬天種田、煮果醬、滾泥巴」是下鄉行動的Logo。原本冬天做果醬的Candy,再一次與部落農人接觸下,開始她進行里山實踐的旅程。她跟地主租了四分地,開始進行友善農耕,創立了 #海秧米 這個品牌。學會跟隨海岸阿美人的生活節奏,夏天在海上,冬天回到陸上。
也因為種田,她跟部落老人漸漸有了話題能聊,「妳插秧了嗎?」「要趕快去收割耶!」雖然是關於農忙的細瑣事,卻是另類的親切問候。另外一件有趣的事,當她們告訴地主要種有機田後,理解這概念的地主跑去跟隔壁的田主說「不可以灑除草劑喔!因為我們這邊是有機田。」
這樣的支持讓海秧米的夥伴們深受感動。不過更令他們狂喜的是,當許久不見的青蛙開始叫了,甚至螢火蟲也為晚上寂靜的部落點燈了。部落老人家也意識到,生態終於回到部落後方的山谷。現在,他們從四分地變成一甲地三個農夫。
然而,生態回來了,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生態鍊恢復了,蛇啊!老鼠啊!都開始出現在田裡,最近海秧米們開始處理老鼠鑽土壤的問題。即使沒有賺錢,大家只能分米,Candy 開始思考如何從只是不灑藥,試著轉型為屬於海秧米的工作假期,讓都市人能到這塊淨土來滾泥巴,專注在部落的日常。
稍微認識 Candy 的經歷後,讓我們踏進她在靜浦的家,也是她接待、歡迎旅人的地方。
東管處近幾年積極推動部落遊程,而端出了 #一烈!海派過生活 這個大品牌。一烈是阿美族歡呼時用的語助詞,用以歡迎來到東海岸的遊客,希望大家都能像部落居民一樣「海派」過生活。
在一烈!海派過生活這個品牌概念底下,有四個致力推行的計畫,像是東海岸部落工作假期、童部野放等,與部落體驗比較相關的服務。而 #Pahanhan部落雜貨店 及 #海人家 ,則是與部落既有空間重新塑造有關,讓它能成為部落新亮點。
在部落遊程逐漸多元化後,有些朋友可能不只想體驗一天,而是想多留在部落感受更多的當地生活。為了讓旅人能在東海岸部落慢走,不用擔心自己的去留,東管處創立了 #海人家 這個品牌。
海人家計畫的目的,主要是藉由專業顧問輔導部落進行住宿空間改善,及服務優化,以提升部落旅宿空間服務環境。進而串連部落遊程,讓旅人能好好認識一個部落,並使部落文化體驗能更深入。像在下鄉行動工作室,夏天可以參加伊浪的海洋體驗;冬天則可以進到里山,體驗山海間的海秧米田間生活。
Candy自覺「半農半X」的狀態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後,便開始找能夠租屋居住的地方。找著找著,就從港口往南找到靜浦部落。剛好有一位港口的朋友叫住她,問她說「妳來這裡做什麼?」「找房子啊」一群人就指向對面那棟樓房說「對面啊!」
這間房子是屋主買給小孩的房子,但因小孩在花蓮市上班,只有假日才回來,就乾脆出租,這是部落常有的現象。Candy 在入住時,便對這棟老屋有很多想像,想讓這裡成為多功能的空間,卻用緩慢的腳步來整理這座空間。Candy 將這個空間,命名為「望向太平洋的窩」,在這能近看太平洋,讓海浪撫平自己與旅人的心。
申請海人家前,Candy梳理了這十一年來在東海岸生活的歷程,才為這個空間找到定位,這次的整修重點在一樓。原本比較像是下鄉行動的夥伴們,在外勞動後儲物與換裝的空間,及Candy自己的私人空間。空間設計師的難題就在,如何讓它成為一個「準」公共空間呢?
Candy找來一位剛在花蓮市區從業的室內設計師,他同時也是下鄉行動的夥伴。這可是設計師第一個接受的案子,雖然案子不大,卻能從細微處看出他的用心。東西的移位是必須,而業主本身也得學會斷捨離,並了解這裡已不再是專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
設計師放大了接待客廳的性質,除了放置桌椅外,也讓其中一面牆成為展示下鄉行動工作室所進行的實踐及與部落關係的地方。透過擺放海秧米產品、與海洋體驗相關的小獨木舟和部落工藝,讓旅客對下鄉行動和這個空間有既定認識和印象。
不過工作室的夥伴們還是有放置工作用具的需求,如何將這些勞動或生活痕跡藏起來,設計師巧妙運用桌椅下或書櫃下的空間,讓遠道的遊客不會被雜物所嚇到。此外,設計師透過窗簾的綠代表海秧米,對面的牆塗上藍象徵依浪這個海洋品牌,低調的展現下鄉行動工作室的品牌意象。
旅人住宿的空間在二樓,走過公共空間後的通道,應該很少人在爬樓梯時,會認真注意步伐。而是將視線放在不遠處的點點藍海,不過既然來住宿了,你就有一整天的時間與她共處,還是注意別跌倒啊!
二樓是一個帶有衛浴的大房間,捨棄將它分成幾個小房間,而是在這個房間放可移動式的床,讓空間的可塑性增大。Candy便說,這讓空間更具想像力,或許可以辦講座、活動,而我則回答可以在這裡「冥想」。
不知道之前有沒有人在這個房間冥想過,我幻想著,在房間內聽著海聲,就這樣坐著,被都市捆綁的思緒都自由了。好奇問Candy 有沒有客人曾久住在這,她說「有人待了五天。」在靜浦這天涯海角待五天,應該不會算太難,賊兒們可以試看看。
若不想孤單一個人,這次海人家的整修,特別增加一個夾層,不只讓空間看起來更有層次感,最多也能睡到十人。所以想要跟一群朋友來看月光海的,就儘量揪伴吧!想一個人獨享空間的,也可以跟Candy直接包下來。
即使自己一個人前來,也不用害怕孤單,畢竟這裡有兩隻貓可以作伴。喜歡貓的朋友,可以看一樓藍牆上的移動小木櫃。那可是同樣身為貓奴的設計師,所刻意留下的貓道,讓Candy養的兩隻貓能自在的活動。還有浴室裡面有可以舒服泡澡的浴缸,你確定不自己包下來好好享受嗎?
然而,要在近似天涯海角的靜浦進行空間整修其實不容易。在部落,專業工班不太好找,但在部落待久了就知道,部落不少年輕人是斜槓青年,可說是懷有各項絕門啊! 因此,依浪這個空間的整修是由下鄉行動團隊的成員,進行木工、鐵工的部分。
多頭燒的Candy 自謙,工作室還沒有到成功的地步,無法讓每個人能全職工作是她給自己的壓力。「這不是順部落的流」有人點醒她,若一個人本來就習慣斜槓,Candy 能滿足那個人想要的斜槓生活,是不是就是成功?
「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夥伴還願不願意一起?」她不斷捫心自問,只要能夠達成這件事,或許就是成功,這是Candy現在的解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雖然依舊隨風所欲在行旅中,也依舊嘗試不同面向的書寫與創作:旅行、地方、音樂、影劇、藝術、展覽、舞蹈,歡迎👏私訊或mail邀約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