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直植福宮福德爺助我虎年生意挺過疫情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房貸卡債也都順利繳交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清時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便成立一間嵌有「福德正神」石碑的廟宇,被稱為「虎頭土地公」;而後唐山來的樟腦商人來到此地,也將隨身攜帶信仰的池府千歲神像祭祀於此,供信眾膜拜。後來莊民們感念神恩,擴建廟宇,經由名人提名為「永植福慧」,成為「大直植福宮」,此後土地公與池府千歲兩尊神像奠定了日後香火傳承。

除了兩尊主神,大直植福宮另外奉祀送子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保儀大夫、保生大帝、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及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等神祇。
前來植福宮求財的人絡繹不絕,不乏政商名流,包含許多知名大老闆,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美麗華董事長黃明仁、友達前董事長李焜耀等人,保佑事業越做越大。

raw-image

尤其在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的時間,前來祈求財運的信眾特別多,且每年還固定舉辦四大法會,祈求解厄納福,在農曆二月初二日福德正神聖誕千秋時,是植福宮最盛大的慶典活動。

在農曆六月初六,是玉皇大帝「開天門」之日,這天是上天賜予福氣、財富的好日子,這一天很適合到植福宮許願祈福,就能補好運、補財庫,特別靈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珍淵的沙龍
1會員
153內容數
清淨一下遠離煩惱
陳珍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收驚是臺灣常見的民俗療法,本文介紹行天宮收驚時間、流程及禁忌,包含親自到場和無法到場兩種情況,並說明收驚原理及適用情況,以及生理期、服喪期間是否適合收驚等細節。
Thumbnail
2025/04/14
收驚是臺灣常見的民俗療法,本文介紹行天宮收驚時間、流程及禁忌,包含親自到場和無法到場兩種情況,並說明收驚原理及適用情況,以及生理期、服喪期間是否適合收驚等細節。
Thumbnail
2025/04/14
安定身心保康寧 收驚   行天宮的收驚儀式簡要靈驗,使得信眾心神安寧,尤其是効勞生阿嬤不畏寒暑,利人方便的付出,一炷香一炷香地收驚而毫不歇息,更是感動了無數信眾。   所以,除了特殊的日子之外,平日從上午十一點二十分過後,在三宮拜亭前,總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善男信女,扶老攜幼,很有耐
Thumbnail
2025/04/14
安定身心保康寧 收驚   行天宮的收驚儀式簡要靈驗,使得信眾心神安寧,尤其是効勞生阿嬤不畏寒暑,利人方便的付出,一炷香一炷香地收驚而毫不歇息,更是感動了無數信眾。   所以,除了特殊的日子之外,平日從上午十一點二十分過後,在三宮拜亭前,總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善男信女,扶老攜幼,很有耐
Thumbnail
2025/04/14
行天宮關平將軍 關聖太子忠孝全 關聖太子長年地追隨父親大人征戰。第一次攻打樊城時, 關聖帝君與曹軍猛將龐德大戰五十餘回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 關聖帝君緊追在後, 關聖太子恐有閃失,尾隨趕去。  未料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掛於馬鞍上,暗中施放冷箭,正中 關聖帝君左臂。 關聖太子即
Thumbnail
2025/04/14
行天宮關平將軍 關聖太子忠孝全 關聖太子長年地追隨父親大人征戰。第一次攻打樊城時, 關聖帝君與曹軍猛將龐德大戰五十餘回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 關聖帝君緊追在後, 關聖太子恐有閃失,尾隨趕去。  未料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掛於馬鞍上,暗中施放冷箭,正中 關聖帝君左臂。 關聖太子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香火鼎盛,是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也是政商名流參拜求財的熱門地點。植福宮歷史悠久,超過200年歷史,供奉土地公及池府千歲,香火源自南鯤鯓代天府。廟宇內還供奉五府千歲,祂們是民間信仰中相當重要的神祇。
Thumbnail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香火鼎盛,是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也是政商名流參拜求財的熱門地點。植福宮歷史悠久,超過200年歷史,供奉土地公及池府千歲,香火源自南鯤鯓代天府。廟宇內還供奉五府千歲,祂們是民間信仰中相當重要的神祇。
Thumbnail
福德正神被大家俗稱為土地公。幾乎所有的福德正神都是在地的原生神明,少見分靈廟,過去台灣每一個庄頭都有屬於當地的福德正神。以五分埔福德宮為例,就是當年十幾個姓氏的村民合力出資興建,轄區涵蓋錫口十三個庄頭,至今已有超過百年歷史,五分埔福德宮今年舉辦建廟一百七十六年慶就是最佳例證。 五分埔福德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福德正神被大家俗稱為土地公。幾乎所有的福德正神都是在地的原生神明,少見分靈廟,過去台灣每一個庄頭都有屬於當地的福德正神。以五分埔福德宮為例,就是當年十幾個姓氏的村民合力出資興建,轄區涵蓋錫口十三個庄頭,至今已有超過百年歷史,五分埔福德宮今年舉辦建廟一百七十六年慶就是最佳例證。 五分埔福德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台北最美麗的土地公廟, 廟前廣場花草樹木景色優雅, 心情不好,不如到有美麗公園的大直植福宮走走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
Thumbnail
台北最美麗的土地公廟, 廟前廣場花草樹木景色優雅, 心情不好,不如到有美麗公園的大直植福宮走走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
Thumbnail
  劇烈疼痛的牙齒, 參拜後痊癒 台北-大直 楊公楊媽祠 清嘉慶年間已定居大直永安里北安路的楊望公夫婦生前樂善好施,濟貧扶弱,甚獲鄉民敬佩,尤其楊媽為人,鄉里人人更稱為(楊仔望嫂)或(望婆)。 清光緒廿七年(1901),台北發生一場大瘟疫,楊家上下大小相繼罹病竟至絕嗣,然其家宅空屋及
Thumbnail
  劇烈疼痛的牙齒, 參拜後痊癒 台北-大直 楊公楊媽祠 清嘉慶年間已定居大直永安里北安路的楊望公夫婦生前樂善好施,濟貧扶弱,甚獲鄉民敬佩,尤其楊媽為人,鄉里人人更稱為(楊仔望嫂)或(望婆)。 清光緒廿七年(1901),台北發生一場大瘟疫,楊家上下大小相繼罹病竟至絕嗣,然其家宅空屋及
Thumbnail
大直植福宮五府千歲有求必應,讓我2022公司獲利,走出困境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清時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便成立一間嵌
Thumbnail
大直植福宮五府千歲有求必應,讓我2022公司獲利,走出困境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清時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便成立一間嵌
Thumbnail
烘爐地的土地公爺爺,自清朝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起,就在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山麓庇佑當地百姓至今。烘爐地-南山福德宮也是雙北地區規劃一日旅遊或徒步旅行、登山的好去處,祂與竹山的紫南宮、車城福安宮並列台灣三大求財、求錢母最旺的廟宇。廟內有全台最高的福德正神高達108台尺,矗立在海拔300公尺的南勢角
Thumbnail
烘爐地的土地公爺爺,自清朝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起,就在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山麓庇佑當地百姓至今。烘爐地-南山福德宮也是雙北地區規劃一日旅遊或徒步旅行、登山的好去處,祂與竹山的紫南宮、車城福安宮並列台灣三大求財、求錢母最旺的廟宇。廟內有全台最高的福德正神高達108台尺,矗立在海拔300公尺的南勢角
Thumbnail
房貸卡債也都順利繳交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清時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便成立一間嵌有「福德正神」石碑的廟宇,被稱為「虎頭土地公
Thumbnail
房貸卡債也都順利繳交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植福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香火鼎盛,是大直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吸引許多政商名流、企業大老闆前往參拜求財。 植福宮歷史悠久,成立至今已超過200年,在明清時期漢人渡海來台開墾,便成立一間嵌有「福德正神」石碑的廟宇,被稱為「虎頭土地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