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即將訪俄:要複製沙特伊朗斡旋經驗,中國需要什麼條件?

劉燕婷
發佈於劉燕婷的中東評論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3月10日,伊朗及沙特阿拉伯(又稱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在北京宣布復交,結束兩國長達7年的斷交關係。
此一事件引發全球關注。一來伊朗、沙特多年不睦,不僅相互指責干涉內政,更在敘利亞、也門等戰場上演了高強度的代理人衝突,即便近2年來雙方鬥爭有所趨緩,外界仍未料到兩國能順利復交;二來中國在中東向來不積極參與政治事務,而是一心耕耘經濟與基建合作,此次竟能進場斡旋域內兩大強國復交,確讓不少專家跌破眼鏡。以3月10日當天的美國回應為例,華盛頓顯然未能掌握此發展,即便其可能事前知曉沙伊官員赴華會商,卻或不認為兩國能夠順利復交。
平心而論,沙伊和解是美國退出中東下的時代趨勢,但兩國能選在北京跨出復交的關鍵一步,體現了中國對雙方皆有一定影響力,而其基礎自是原油市場帶來的龐大貿易額。由此及彼,不少聲音開始期待中國斡旋俄烏衝突,運用對俄羅斯、烏克蘭的影響力,結束戰火帶來和平。中方此前也曾於戰事一周年時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提出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等12點立場,被視作北京有意斡旋的跡象。
3月17日,中俄分別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0日至22日國事訪問俄羅斯,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引發了外界對於中國斡旋角色的討論。此前美媒亦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稱習近平也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視像通話,時間可能會在訪俄羅斯晤普京行程後,「北京可能會在斡旋結束俄烏戰爭方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但從現實視角來看,儘管中國對俄烏皆有影響力,也始終主張勸和促談,要在此一場域重現沙特伊朗的斡旋經驗,還需滿足兩大條件。

雙方都要接受現實

首先,俄烏都須接受當下不完美的既成事實。沙特與伊朗的復交看似簡單,實是兩國經歷漫長博弈、發現無法徹底擊敗對方後,被迫接受既成事實的結果。
對沙特來說,這一現實便是伊朗成功推進了「什葉新月」的戰略包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先是滲入了黎巴嫩,借當地內戰的混亂狀態,培植起真主黨這一離岸勢力,成功在黎巴嫩佔據了政治山頭;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後,伊朗又大力動員當地什葉民兵,逐鹿薩達姆(Saddam Hussein)倒台後的真空, 2011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從伊拉克撤軍時,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已創下近代以來新高,其支持的武裝民兵更在2018年共組聯盟,參與伊拉克全國大選,成為當年議會的第二大派別。
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敘利亞、也門兩大內戰又給了伊朗「輸出革命」的機會,其與沙特的地緣矛盾也由此急遽上升。一來,沙特等海灣國家多支持反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的叛軍,與支持敘利亞政府的伊朗針鋒相對;二來,伊朗支持北也門的胡塞武裝組織,同樣與沙特等國支持的南也門政府相互敵對,胡塞武裝更不時越境襲擊沙特煉油設施,對後者構成了實質的安全威脅。
從沙特的視角來看,美國正在退出中東,過往的安全承諾日漸稀薄,對於胡塞武裝的跨界襲擊毫無辦法。隨著時間過去,其更發現自己已不可能通過代理人戰爭的方式,推翻阿薩德政權、促成南也門「武統」全境,故只能在認賠殺出的心態下面對現實,自2021年起著手緩和與伊朗的鬥爭烈度。如今沙特正式與伊朗復交,便是接受了後者「擴張有成」的既成事實:從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至也門,伊朗的勢力深扎當地,對沙特形成了南北包圍,甚至與海灣內部的卡塔爾有著特殊聯繫。
然而伊朗同樣接受了既成事實,那便是其無法同時對抗美國與阿拉伯世界。在對外用兵上,伊朗確實相當驍勇,既為本土爭取到了安全緩衝帶,更可在地緣上牽制沙特,但美國發起的高強度制裁已嚴重扭曲其經濟秩序,眼下核協議恢復無期、不滿民怨屢屢催生大型示威,1979年以降的革命體制風雨飄搖,伊朗雖有大片地緣緩衝帶,卻無法阻止美國對神權政府的削弱與掏空。
故對當今伊朗來說,其期待與沙特修復關係能帶來三大經濟收益:第一,推動也門戰場鞏固停火狀態,伊朗當然不會放棄對胡塞武裝的軍事支持,但只要當地衝突烈度下降,其投入的資源成本便可降低;第二,爭取富有的海灣國家前來投資伊朗,活絡當地經濟、創造就業崗位;第三,希望沙特等國支持核協議重啟,緩解伊朗的制裁重擔。此外,由於此次斡旋是由中國促成,伊朗或也在過程中爭取到了中方的經貿投資、支持核協議重啟的相關承諾,可算是與沙特復交的額外收益。
換言之,若沙特與伊朗皆不欲接受既成事實、選擇繼續決一死戰,中國恐怕也沒有機會斡旋。與此同理,俄羅斯與烏克蘭要在此刻進入停火談判,就必須面對各自本都無法接受的既成事實。
在烏克蘭一方,不論最後損失多寡,是僅喪失克里米亞或是所有俄佔地,其恐怕都必須接受領土難再統一的現實。基輔當然可以持續宣稱對克里米亞、或其他俄佔地擁有主權,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也將如此承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將能在多處官方地圖上呈現;但在現實世界中,其恐怕不能再寄望以軍事行動實質收復各地,如果今年停火是其最高目標的話。當然是否讓各俄佔地舉行聯合國監管下的再次公投,或是與俄羅斯商談同各俄佔地建立特殊關係,應該都有一定談判空間。
在俄羅斯一方,若要烏克蘭「領土換和平」,其便不能期待烏克蘭的「去納粹化」與「去軍事化」。前者意指烏克蘭在可見未來內,都極難有親俄勢力的政治活動空間,即便澤連斯基下台,繼任者恐怕也將持續主打反俄意識形態;後者則指烏克蘭將與北約發生實質軍事聯繫,不論其是否被正式納入北約,已失去東部江山的烏克蘭都將要求歐美的軍事保護,避免再被俄羅斯進犯。但在這一場域,歐美未必會滿足烏克蘭的全部要求,而是可能將其當作談判籌碼,與俄羅斯進行利益交換,看看莫斯科願以多少「誠意」換取烏克蘭的「被中立」程度。

美國主導的軍事援烏結構必須改變

而第二條件,便是美國主導的軍事援烏結構必須改變,不論是美國促談派成為主流,從而推動美國政府改易政策,由軍事援烏轉為見好就收,或是烏克蘭決定自主談判、或是歐洲決定與北京共同促談,西方軍事援烏三角中的美國、烏克蘭、歐洲中,至少要有一方改變現行立場,中國的斡旋才有實現空間。
對比俄烏衝突與沙特伊朗鬥爭,兩者有一關鍵差異,那便是美國的介入深淺。在沙特與伊朗的案例中,兩國矛盾並非沒有美國的推波助瀾,但沙特本質上並非美國附庸,而是在石油美元結構下,選擇與華盛頓結盟的利益之交,故面對美國轉向印太、退出中東,其自會選擇開展多極化的大國互動,既與土耳其、伊朗等域內大國緩和關係,更逐漸深化與中俄雙方的經貿互動與合作。伊朗的反美立場便更不用提,美國基本上沒有主導其政策走向的空間。
然而俄烏衝突的權力分布並非如此。首先,烏克蘭並非沙特,不具備與美國結為利益之交的本錢,而是在戰前被當作牽制俄羅斯的「準北約」前線,戰爭爆發後又被當成放血俄羅斯的犧牲品;歐洲則更多是被美國裹脅,在軍事援烏上被迫一掏再掏,北溪管線爆炸後又被迫不能在官方聲明中表露疑美立場,相當悲情。
美國則是內部雖有促談聲音,卻無法成為政治主流。2022年11月10日,美媒《紐約時報》便曾報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A. Milley)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烏克蘭在冬季來臨前取得的軍事成果已達到美國的合理預期,眼下俄軍正在為冬季做準備,短期之內戰場難有根本性變化,恰好可為雙邊談判提供機會之窗,且烏克蘭可能無法持續獲得軍援支持,故建議烏方「見好就收」,同俄羅斯談判以鞏固收益。但這一主張遭到其他高級官員反對,認為急於和談只會為俄方提供整備時間,沙利文(Jake Sullivan)更指出,若美國展現促談姿態,將讓俄羅斯產生以下認知,「只要戰爭拖得夠久,急的將是美國」。
簡言之,俄烏戰爭之所以持續久持,除了俄羅斯不願停戰外,烏克蘭依附美國軍援、歐洲被美國綁上抗俄戰車、美國促談派無法成為主流皆是關鍵,中國當然能對俄羅斯發揮影響力,卻無法在美歐烏軍援鐵三角依舊牢固的情況下促成停戰和談,因為停戰必然涉及以下兩大關鍵問題:克里米亞與「公投入俄」四地的歸屬問題,以及烏克蘭要以何種形式與北約互動、進而獲得安全保障。上述問題即便烏克蘭願接受中國斡旋與俄羅斯談判,卻不可能完全不跟歐美當中任一方溝通;若中國提出比前述12點立場文件更具體的和談方案,但沒有明確主張俄軍必須撤出烏克蘭全境、又沒有先跟歐美當中任一方取得共識,將容易陷入「逼烏克蘭割地」的輿論劣勢,即便歐美精英應也有人如此認為卻不敢宣之於口。
而從眼下態勢來看,美歐烏的軍援鐵三角並非沒有改變空間。首先是美國一方,雖有不少分析嘲諷烏克蘭正在成為俄羅斯的「當代阿富汗」,但由歷史視角來看,美國的軍事援烏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重蹈了越南與中東的覆轍,即其內部早有聲音主張見好就收,卻受政治正確、派系博弈影響,逐漸走向歹戲拖棚的雞肋情境,最後在無力改變當地戰略態勢、內部反戰聲浪洶湧、選舉考量的四面楚歌下,勉強用現實主義話語狼狽退場。
如今的烏克蘭正在重複上述套路:美國軍援雖給了烏克蘭苦撐力量,卻不足以讓其將俄軍逐出領土,俄羅斯也沒有因為戰事久持而爆發顏色革命,美國內部則伴隨2024年總統大選將近,漸有共和黨政治精英呼籲「把資源用在美國本土」,例如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在俄羅斯採取戰時高壓政治、堡壘經濟體制,鐵了心要打消耗戰的態勢下,拜登(Joe Biden)政府直面「如何退場」的壓力愈發沉重,近來美國矽谷銀行(又譯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的倒閉危機持續發酵,無疑會加劇上述辯論與張力,如此一來促談派或有機會成為主流,規劃停火談判的相關流程,當然其考量重點還是止損美國顏面與民主黨選情,以及如何在戰後牽制俄羅斯,而不是烏克蘭的國家利益與民生福祉。
至於烏克蘭的自主談判意識、歐洲的獨立促談力量,當然也有發揮空間,只是因為美國過於勢大,其恐怕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力使力」。首先是烏克蘭,由於內部反俄民意高漲,加上在兩次顏色革命後,其已是被美國高度宰制的國家,要排除美國直接接受中國斡旋,恐怕在現實上相對困難,但若其展現出有意接受中國斡旋的姿態,則可能促使美國內部發生辯論,讓華盛頓產生外交紅利不能被中國盡數奪去、自己從頭到尾都是被動的意識,在此狀態下,美國促談派可能有空間推動政府改變政策,下場與中國爭奪促談主導權,則烏克蘭的談判意志得以展現。
歐洲亦是此理,如若德法等國家表現出認可中國斡旋、並有意參與的姿態,可能會讓美國產生「失去歐洲」的危機意識,從而改變其軍事援烏的政策,下場爭奪促談主導權。當然歐洲比起烏克蘭更有本錢直接加入中國發起的斡旋,借力使力的需求較小,而若歐洲跳過美國直接呼應中國斡旋,烏克蘭借力使力的成功機率便更大,因為在針對俄佔地歸屬、戰後如何與北約互動上,歐洲國家也有一定話語權,且美國不會坐視自己從頭到尾被排除在外。
當然,習近平訪俄不會只與普京談論烏克蘭議題。以能源場域為例,中俄正在加快推進「中俄遠東線路天然氣管道專案」,俄羅斯政府已在1月30日公布通過遠東線路對華輸送天然氣的政府間協議草案,其中提到中俄兩國鼓勵在遠東線路的天然氣貿易中多使用本國貨幣,顯然有意試行盧布與人民幣結算兩國能源貿易的機制。此次習近平出訪,除了在烏克蘭戰場軍援俄羅斯這一紅線不會觸碰外,基本上中俄從貨幣、軍事、經貿、能源、政治到遠東開發等各場域的合作升級,都相當值得期待。俄烏戰爭雖涉多重議題、利益複雜,卻必然要以談判結束;不論中國的勸和促談能發揮何種效果,中俄關係都將全方位遞進,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核心,以及世界秩序多極化的重要支柱。
原文發表網址:
2023.3.20
習近平即將訪俄:要複製沙特伊朗斡旋經驗 中國需要什麼條件?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7860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1會員
351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習近平與馬克宏的和平呼籲能否讓戰爭停止?巴黎時隔100年再次舉辦夏季奧運會,法國奢華品牌如愛馬仕、LV參與了獎牌和運動服的設計製作。然而,全球正陷於兩場激烈的戰爭中,這些戰爭相關國家的選手也將參加奧運會,可能對順利舉行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和平呼籲背後對俄羅斯的隱藏支持引發爭議,奧運安全問題仍是一個巨大挑戰。
Thumbnail
avatar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2024-05-21
習近平訪問法國,要看馬克宏的左手習近平訪法,馬克宏主動或被動找來馮德萊恩?看馬克宏手插口袋握手就知道了。
avatar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
2024-05-12
習近平推翻習近平軍改習近平於上任後2015年進行的軍事改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型,由三個陸海空軍種改為六種軍種,增加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把原本隸屬參謀總部的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提高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習近平自兼任軍委聯指總指揮。 原本支援三軍(陸海空)的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變
avatar
洪耀南
2024-04-23
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 日前香港本土派政黨「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在社群平台宣布決定棄保、流亡加拿大,此消息一出,香港隨即發布終身追捕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強調任何人都沒有法外特權,而這正是港區《國安法》之下的現況。 《中國的執念》是由「最了解台灣的日本人」的獨立記者野島剛所撰寫,透過台灣與香港來深入探討「中國」這個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3-12-08
習近平的權力邏輯習近平掌握絕對權力之後,必然要負完全責任,可是中國經濟與美中關係這兩大領域都拿不出解決辦法,都沒救,習近平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只能放棄,所以他需要很多背鍋俠,也會繼續倚靠閉關鎖國與戰狼外交來撐場面。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2-10-31
習近平的權力邏輯習近平掌握絕對權力之後,必然要負完全責任,可是中國經濟與美中關係這兩大領域都拿不出解決辦法,都沒救,習近平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只能放棄,所以他需要很多背鍋俠,也會繼續倚靠閉關鎖國與戰狼外交來撐場面。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2-10-31
即時解讀法【世界報】:習近平再次確認支持普丁【簡介】 法國最多人閱讀的知識份子媒體-【世界報】,於今天(六月16日)由資深駐中國記者 Frédéric Lemaître 發佈專文,解析習近平與普丁最新關係。
Thumbnail
avatar
陳潔曜
2022-06-16
習近平在拼錢袋子,可見幕後的財政壓力超級大觀察美中對抗的大形勢,仍然要回到基本面,就是看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能夠撐到什麼程度,所以要注意到中共的財政壓力非常嚴重,我們要從各種表面現象交叉比對,去看出習近平到底優先處理什麼問題,而這個問題我把它形容為拼錢袋子,俗稱搶錢。表面上你會看到各種權力鬥爭,但實際上背後在爭奪經濟利益,因為財政壓力太大了。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1-12-26
習近平在拼錢袋子,可見幕後的財政壓力超級大觀察美中對抗的大形勢,仍然要回到基本面,就是看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能夠撐到什麼程度,所以要注意到中共的財政壓力非常嚴重,我們要從各種表面現象交叉比對,去看出習近平到底優先處理什麼問題,而這個問題我把它形容為拼錢袋子,俗稱搶錢。表面上你會看到各種權力鬥爭,但實際上背後在爭奪經濟利益,因為財政壓力太大了。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