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墨爾本★教堂|彩虹小屋

《手繪》墨爾本★教堂|彩虹小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旅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除了增廣見聞紓解身心壓力以外,當踏在以往僅在書中或媒體中出現的地名時,原來真得有這個地方,我正在這裡。

那一年,亦即108年底,在確定半年後的墨爾本自助旅行之後,於是開始著手訂購機票旅館及規劃行程。自助旅遊,凡事都要自己來,大小事情都要留意,尤其當有意外狀況時,求助的管道及政府單位等相關資訊,更需要留意,萬一回不來就頭大了,雖然有點麻煩且有風險等因素,但自助旅遊還是很有趣,喜歡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

當安排好一切相關事情之後,就等著出遊的那一刻。然而,109年初,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愈趨嚴峻時,出國變成不可能的事,於是在出發前一個月,墨爾本之旅被迫取消了。

果真計畫趕不上變化,誰也無法預料一場突發的疫情擾亂全球的安寧,尤其對於醫療公共衛生方面更是一大考驗,其他如政府應變政策、社會秩序維護及人民的生活等,顛覆過往的生活模式,不可能的事都可能發生。

三年後,當要再安排旅遊時,墨爾本,一趟未竟之旅,暫時不是此刻的口袋名單,人的心境就是這麼的善變嗎?生活上的一切就交錯在某個時間點繪製成人生地圖,當選擇A,人生方向就往A的路徑進行,當選擇B,之後的人生軌跡也將不同於A的軌跡。

心隨境轉
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改變的開始。


墨爾本(Melbourne)

曾被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一個深具藝術氣息的都市,因受到歐洲文化的洗禮,散發一股歐洲城市的優雅氣質,這也是繼雪梨之旅後,吸引我再次到訪澳洲的原因。

雖然不知道日後是否有機會前往,我還是希望能有一些墨爾本的足跡。於是挑選兩處墨爾本蠻具特色的景點,也是本來預計將前往的景點,手繪在書本中,記憶著這個未竟之旅的城市。

1.聖派翠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堪稱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堂,1858年動工,歷時八十年完工,是哥德式的尖塔建築風格,以及黃色與灰黑質磚岩配色極具歐洲教堂特色,充滿著古典與文藝氣息。

聖派翠克大教堂 (照片來源:vanessali原創/拍攝)

聖派翠克大教堂 (照片來源:vanessali原創/拍攝)


2.彩虹小屋(Brighton Beach Boxes)

位於墨爾本郊區海灘的海濱小屋,大約八十幾間小屋,早期是為了方便更衣,目前則改為放衝浪板、桌椅或獨木舟等物品。目前為遊客必拍照的熱門景點。

彩虹小屋 (照片來源:vanessali原創/拍攝)

彩虹小屋 (照片來源:vanessali原創/拍攝)

🧰1.筆具:代針筆、色鉛筆及柔繪筆。


❣️繪畫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天馬行空悠遊自在其中。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按讚及留言

🔆圖文照片來源:vanessali原創、vanessali拍攝

🍄IG:vanessali330


avatar-img
莎SA的沙龍
209會員
192內容數
🍀 ➺ ↬ 寫文,畫畫及寫小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莎S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埃茲( Èze),位於法國南部,是蔚藍海岸的絕美山城。
紅色在英國總是有那麼的貴氣華麗,紅色與黑色的繪畫組合,會是什麼感覺?
你的她, 時而撒嬌,時而霸道,時而耍賴,時而精明,時而頭頭是道,時而.... 讓你, 好愛好愛!
大英博物館~蘊藏豐富的歷史軌跡
草間彌生與Louis Vuitton(LV)睽違十年再次的合作,將圓點的意念融入精品產品中。位於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LV巴黎總店,外牆密布繽紛的波卡圓點,為這個具有歷史的精品注入一股藝術的氛圍。
埃茲( Èze),位於法國南部,是蔚藍海岸的絕美山城。
紅色在英國總是有那麼的貴氣華麗,紅色與黑色的繪畫組合,會是什麼感覺?
你的她, 時而撒嬌,時而霸道,時而耍賴,時而精明,時而頭頭是道,時而.... 讓你, 好愛好愛!
大英博物館~蘊藏豐富的歷史軌跡
草間彌生與Louis Vuitton(LV)睽違十年再次的合作,將圓點的意念融入精品產品中。位於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LV巴黎總店,外牆密布繽紛的波卡圓點,為這個具有歷史的精品注入一股藝術的氛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