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5~26樂團出巡+五續PART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二二八連假的週末,又是相聚的日子,這次加遊三義木雕博物館、九華山吃平安麵、泰安鐵道文化園區等。

一早既如往常的,南下苗栗大窩小朵放個行李,到三義木雕博物館,與大夥會合,參觀2023胡玉麟老師個展『自在東瀛』,於01/17~03/26在三義木雕博物館二館四樓展出。

raw-image
raw-image

胡玉麟老師以東瀛系列為主題,靈感來自早年工作中接觸東洋文化,武士、花魁、武藏,線條犀利、溫婉、剛硬,不同視角不同面貌。

胡玉麟老師說,雕刻是減法,每下一刀都不能有錯,因為無法重來,一筆一畫都得細心雕琢,雕刻工作,整體流程非常繁瑣,開斧、粗胚、入寶、細胚、修光、粉刷、線雕、畫色、開臉、點眼,每個過程都要非常細心,只要一個流程出錯,作品等同於失敗。

截取自2023/02/04民眾日報

raw-image

在藝術家胡玉麟老師,解說薰陶下,藝術細胞又再次上升一個檔次。告別老師後,一行人自在隨意的往樓下樓層逛逛,時間也不早了,肚子也餓了,前往下個行程九華山,下次再來好好逛逛三義木雕博物館。

這時,『竹鎌幫竹板打擊樂』,正在彩排中,前幾分鐘剛成團,還有些團員在泰安鐵道文化園區一同會合。

抵達九華山大興善寺,先參拜喝佛茶,接著吃上好幾碗平安麵。

raw-image

下午來到泰安鐵道文化園區賞櫻花,『竹鎌幫竹板打擊樂』成員正式到齊,先沿路採買促進觀光,花粉、葡萄酒等,來到泰安舊火車站門口,看到街頭藝人以渾厚低沉的嗓子開唱,於是『竹鎌幫竹板打擊樂』亂入場子開敲(皆有經過街頭藝人同意),沒想到第一次正式演出,效果出眾,吸引了大批粉絲圍觀,沿路一邊採買,一邊混入街頭藝人的演奏。

停車場路邊撿到剛好九顆糖炒栗子

停車場路邊撿到剛好九顆糖炒栗子

raw-image
蜂蜜花粉

蜂蜜花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一站來到,第一名唐寶寶紀芃逢的場子,伴隨著歡樂氛圍,炒熱現場氣氛。

單親第一名唐寶寶—紀芃逢(Ji,Peng-Fong)

【揮別單親陰霾·再奏希望樂章】

生命的芬芳,媽媽陪伴我戰勝一切,包括:風雨的撲簌淅瀝、逆境的磨練以及奮力不懈的毅力,同時分享生命的芬芳—紀芃逢

取自https://reurl.cc/lvz4dA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竹鎌幫木板打擊樂』出巡演出,暫且告一個段落,尚未解散,期待下次的出巡。

一行人回到,阿爹女兒的瑜珈工作室,稍作休息,閒聊喝茶吃水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回到大窩小朵吃晚餐,眾人圍在爐火旁,吃上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餚(火鍋、蘿蔔糕、柳橙),朋友悄悄從背包中,拿出下午在鐵道文化園區買的乳酪蛋糕,慶祝1.2月的壽星,還遠端連線,連同身在異處的朋友一同吹蠟燭,由阿爹把乳酪蛋糕平分切成十等分,這是打從出娘胎以來,最美味的蛋糕,小酌劍人夕鶴結束這一晚。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次日,阿爹帶領著大家,超慢跑到另一處秘密基地,祭拜地基主和採野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享用早餐前,合唱永恆的陽光,第一輪簡單吃個饅頭、豆渣、豆漿、餅乾,第二輪吃炒野菜,配豆干、醃漬蘿蔔,第三輪新朋友帶來自己滷的滷味,好吃。第四輪吃起王家蘿蔔糕,最後一輪吃上沒有蚵仔的蚵仔煎(王家自製蛋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本來還要繼續第六輪,烤橘子加鹽巴,忽然想到本日還沒上半雲解任務,於是放下手中的橘子,整理行李整裝上山,本次任務是把半雲前前前的竹子林砍掉淨空,讓視野變廣,也讓陽光能透進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任務完成後,我跟隨著幾位朋友,先行下山賦歸,結束本次相聚時光。

作者:(日)日野原重明

『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一書裡提到:

家庭是甚麼?
家庭就是一起圍著吃飯。
家庭與是否有血緣關係無關,能在一起吃飯,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啊!
一家人自然地圍坐在一起吃飯,這本身就是作為家人才會有的幸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孤求文的沙龍
16會員
49內容數
意外踏上一條未知的旅途,未來會如何,沒有人知道,也無法預測,書寫些經過發酵溫存的感觸,不定期更新,希望藉由文章在這社會上,保留一點單純的美好,感恩惜福。
獨孤求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7
第一次見到「半雲」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感受到整體環境的能量很飽滿,向外溢滿滿的喜悅感,還記得當時我隨口說:「這裡可以露營耶」(也是一種暗自許願)
Thumbnail
2024/06/27
第一次見到「半雲」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感受到整體環境的能量很飽滿,向外溢滿滿的喜悅感,還記得當時我隨口說:「這裡可以露營耶」(也是一種暗自許願)
Thumbnail
2023/12/19
又來到每月一聚啦,不知不覺已經聚會十二次了,下次聚將是跨年夜,已經開始期待那天會蹦出什麼樣的驚喜了(≧∇≦)/。 正片開始~
Thumbnail
2023/12/19
又來到每月一聚啦,不知不覺已經聚會十二次了,下次聚將是跨年夜,已經開始期待那天會蹦出什麼樣的驚喜了(≧∇≦)/。 正片開始~
Thumbnail
2023/12/14
本次將又迎來甚麼驚奇的冒險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3/12/14
本次將又迎來甚麼驚奇的冒險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13/4/26~4/29 新竹縣設規師成果展 探索巷~富興陶趣導覽圖 手指一滑,故事開始 在富興村,四位新手社規師大姑姑香酥豆干張敏惠、唐盛陶藝沈雅真、松芸軒咖啡黃月琴、美園姐利用閒置的巷弄墻面創造了一幅生動的社區導覽地圖。這幅以陶藝和桐花樹材為素材的版畫,不僅美化了街道,也豐富了
Thumbnail
113/4/26~4/29 新竹縣設規師成果展 探索巷~富興陶趣導覽圖 手指一滑,故事開始 在富興村,四位新手社規師大姑姑香酥豆干張敏惠、唐盛陶藝沈雅真、松芸軒咖啡黃月琴、美園姐利用閒置的巷弄墻面創造了一幅生動的社區導覽地圖。這幅以陶藝和桐花樹材為素材的版畫,不僅美化了街道,也豐富了
Thumbnail
【童心禪語・蔡金龍雕塑邀請展】 假鶯歌光點美學館舉辦的雕塑邀請展。 雕塑家蔡金龍的作品,運用銅、不鏽鋼、玻璃等媒材創作,媒材相當多元。
Thumbnail
【童心禪語・蔡金龍雕塑邀請展】 假鶯歌光點美學館舉辦的雕塑邀請展。 雕塑家蔡金龍的作品,運用銅、不鏽鋼、玻璃等媒材創作,媒材相當多元。
Thumbnail
又來到每月一聚啦,不知不覺已經聚會十二次了,下次聚將是跨年夜,已經開始期待那天會蹦出什麼樣的驚喜了(≧∇≦)/。 正片開始~
Thumbnail
又來到每月一聚啦,不知不覺已經聚會十二次了,下次聚將是跨年夜,已經開始期待那天會蹦出什麼樣的驚喜了(≧∇≦)/。 正片開始~
Thumbnail
前言 數年前竹南出現一棟造型前衛的建築,那時剛好在頭份上班,每天都會經過這棟苗北藝文中心,已路過無數次可是卻不知道裡面都在做些什麼。 直到近期上網查詢,才了解到裡面除了舞台劇音樂表演,還不時有一些書畫展覽,每幾個月就會更換一次展覽內容。 這天是星期六一早陰雨綿綿,不想白白浪費假日,..
Thumbnail
前言 數年前竹南出現一棟造型前衛的建築,那時剛好在頭份上班,每天都會經過這棟苗北藝文中心,已路過無數次可是卻不知道裡面都在做些什麼。 直到近期上網查詢,才了解到裡面除了舞台劇音樂表演,還不時有一些書畫展覽,每幾個月就會更換一次展覽內容。 這天是星期六一早陰雨綿綿,不想白白浪費假日,..
Thumbnail
二二八連假的週末,又是相聚的日子,這次加遊三義木雕博物館、九華山吃平安麵、泰安鐵道文化園區等。
Thumbnail
二二八連假的週末,又是相聚的日子,這次加遊三義木雕博物館、九華山吃平安麵、泰安鐵道文化園區等。
Thumbnail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Thumbnail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Thumbnail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Thumbnail
木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有着原始、天然的魅力,「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木匠傾注心血的木工藝品,更值得細品。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黃金時代,木具、傢俬廠、甚至木工的機器、零件都是香港製造,曾為理所當然的標籤,現卻寥若晨星。展覽《匠藝古今》不單找來稀缺的工藝老師傅,更為他們配對年青工藝師,協助傳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