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古人的休閒活動--故宮「閒情四事」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外的畫作與展品,反而很少到主場館參觀,真有點愧對故宮的珍奇寶物,這次得知退休同仁精心策劃並親自導覽,立刻報名參加。
微雨中開車到位於至善路的故宮,一到停車場竟然車位全滿,是我錯估了非假日午後的參觀人數了,只好順著車道往下開,還好路邊還有停車格,時間也還算充裕,可以悠閒地拾級而上,爬著階梯時就有種入寶山朝聖的期待,暫時將城市的喧囂拋在腦後。
所謂的閒情四事指的是插花、焚香、掛畫、喝茶,展品達102件,包括了花器、香盤、香盒、香譜、尺牘、茶碗、畫作及器皿等。透過花器的外形、色澤和工藝,遙想千年之前文人雅士對休閒生活的講究。
李嵩 花籃
在宋朝時期的畫作中,就有這樣編織技法繁複的花籃,不同顏色的花卉錯落有致地向外延展,呈現一種爭奇不鬥豔的美感,策展人也在展場中倣置了一個擬真的實物,作為對照十分有趣。
一開始看到焚香,我以為是跟祭祀有關,沒想到早在宋朝時期,古人就有類似今日芳香療法的雅興,有關焚香的文物,展出黃庭堅在《葯方帖》就紀錄一款叫「嬰香」的配方,同時在南宋的《新纂香譜》中也記載了類似的配方,兩者相差無幾,香味淡雅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在焚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熏爐,有件錯金銀鳬樽,造形是一隻鴨子,還有一件定窰生產的白瓷樽式爐,爐蓋上有雕刻的玉飾,乾隆皇鑑賞後愛不釋手,還在蓋子內寫了個甲字。
白瓷樽式爐
將珍藏的畫作佈置於院子內,和好友們一起玩賞是宋人稱之為掛畫,有時候也會結合焚香、喝茶與插花等相關因素,因掛畫風氣盛行,當年可委託「排辦局」代為安排。
有關茶具的部分,我對天目茶碗特別有興趣,源自於宋朝,當時日本僧人至淅江的天目山寺院內修行,也學習了茶禮、茶儀和茶器,歸國時也攜回了黑釉茶碗,因而得名。
現場展品有玳皮天目,「其特徵是二次施釉技法,藉此營造特殊的玳瑁狀紋理。」先上黑釉之後再放上剪紙,再塗上不透明的灰釉,自然形成宛如剪紙的紋路;另一種是木葉天目,也是採用二次施釉技法,不同之處是改用桑葉來取代,經高溫窰燒,自然烙下桑葉的紋理。
天目茶碗
此行體驗了古人的閒情逸致,在導覽解說中,不只看熱鬧也看門道,張大眼睛觀察每個細微紋理,讚嘆先民的精緻工藝,每幅畫作都重現了當時的人事時地物,儼然對著觀看者講述那亙古的美好時光。
原來我們和古物的距離沒有想像中的遠,以古映今,今昔相比,我好像不如古人懂得安排休閒生活啊!
順帶一提的是展場中的解說小別冊,製作非常精美,一面是文物圖片,另一面則是明信片,真是獨具巧思。
正面
背面
部分資料參考自Youtube 不錯過展覽的小火鍋閒情四事系列影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些日子在某個電視節目中,看到一群明星跟著職人學習用竹子建造獨木舟。 建造過程很繁瑣,不過最有趣的是,當獨木舟建造完成,一行人先舉行了下水之前的破瓶儀式,倣效船舶下水之前,會拿香檳酒瓶敲船頭的儀式,他們改用罐裝可樂,先搖晃,利用噴灑出來的氣泡,敬天、敬地、敬河川及謝謝自己。 職人還進一步解釋破瓶儀式
身為精明的家庭主婦,五口之家的茶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早早拿到百貨公司DM,就開始研究搶購功略,其中包含某個廚房常備橄欖油。 一箱6瓶的特級橄欖油,原價2988元,11/18當天限量100箱,每箱只要1700元,我細心規劃行車路徑,天時地利人和,我竟然在10:30,就到達了停車場
假日中午外出用餐,吃完飯一家人散步前往停車場時,忽然看到路邊美珍香的招牌,小女兒隨口問大家:「美珍香是賣肉乾的,那家賣三明治的店叫什麼名字啊?」 四個人頓時進入苦思狀態,感覺熟悉的店名就在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來,兒子還冒出一句:「珍煮丹嗎?」哈哈哈!那是賣飲料的。 大女兒問:「到底叫什麼啊?」卻還不
甫於上週結束的超級300德國海洛公開賽結束的賽事中,冠軍戰的二組男雙都是來自台灣的選手,分別是楊博涵、盧敬堯和李哲輝、楊博軒,男單則是由周天成對戰印尼一哥金廷,意味著有三組人馬可同時穿金戴銀,熱愛觀看運動賽事的我,當然不錯過這共享榮耀的時刻,時間一到就守在電視機前觀看。
人生第一次排隊買阜杭豆漿 早上送沒課但要去研究室K書的小女兒上學,她心血來潮說可以帶我去參觀研究室,然後再散步去買阜杭豆漿當午餐,住台北快三十年了,因為懶得排隊,還沒吃過阜杭豆漿。 陪小女兒到研究室放背包,順便參觀一下,每個人都有一個三面OA隔板,圍成獨立的座位空間,也都配備一台筆記型電腦,約可容納
早上排定要去醫院照超音波檢查,有了上次就診號碼已到,卻找不到停車位的經驗之後,趁著天氣涼爽舒適,決定騎UBike去醫院,臨出門前清點一下必帶物品,悠遊卡、門禁卡、健保卡、檢查通知單,預估交通時間約15分鐘,我提早半小時出門,抱著運動的心情騎上腳踏車道。 因為已過了上班尖峰車潮時段,路上人車不多,陽光
前些日子在某個電視節目中,看到一群明星跟著職人學習用竹子建造獨木舟。 建造過程很繁瑣,不過最有趣的是,當獨木舟建造完成,一行人先舉行了下水之前的破瓶儀式,倣效船舶下水之前,會拿香檳酒瓶敲船頭的儀式,他們改用罐裝可樂,先搖晃,利用噴灑出來的氣泡,敬天、敬地、敬河川及謝謝自己。 職人還進一步解釋破瓶儀式
身為精明的家庭主婦,五口之家的茶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早早拿到百貨公司DM,就開始研究搶購功略,其中包含某個廚房常備橄欖油。 一箱6瓶的特級橄欖油,原價2988元,11/18當天限量100箱,每箱只要1700元,我細心規劃行車路徑,天時地利人和,我竟然在10:30,就到達了停車場
假日中午外出用餐,吃完飯一家人散步前往停車場時,忽然看到路邊美珍香的招牌,小女兒隨口問大家:「美珍香是賣肉乾的,那家賣三明治的店叫什麼名字啊?」 四個人頓時進入苦思狀態,感覺熟悉的店名就在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來,兒子還冒出一句:「珍煮丹嗎?」哈哈哈!那是賣飲料的。 大女兒問:「到底叫什麼啊?」卻還不
甫於上週結束的超級300德國海洛公開賽結束的賽事中,冠軍戰的二組男雙都是來自台灣的選手,分別是楊博涵、盧敬堯和李哲輝、楊博軒,男單則是由周天成對戰印尼一哥金廷,意味著有三組人馬可同時穿金戴銀,熱愛觀看運動賽事的我,當然不錯過這共享榮耀的時刻,時間一到就守在電視機前觀看。
人生第一次排隊買阜杭豆漿 早上送沒課但要去研究室K書的小女兒上學,她心血來潮說可以帶我去參觀研究室,然後再散步去買阜杭豆漿當午餐,住台北快三十年了,因為懶得排隊,還沒吃過阜杭豆漿。 陪小女兒到研究室放背包,順便參觀一下,每個人都有一個三面OA隔板,圍成獨立的座位空間,也都配備一台筆記型電腦,約可容納
早上排定要去醫院照超音波檢查,有了上次就診號碼已到,卻找不到停車位的經驗之後,趁著天氣涼爽舒適,決定騎UBike去醫院,臨出門前清點一下必帶物品,悠遊卡、門禁卡、健保卡、檢查通知單,預估交通時間約15分鐘,我提早半小時出門,抱著運動的心情騎上腳踏車道。 因為已過了上班尖峰車潮時段,路上人車不多,陽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板倉聖哲教授亦莊亦諧說出:自從故宮七十週年展以降,每逢重要節慶,故宮都會亮相珍藏宋畫。如同宋畫的稀世瑰寶,故宮收藏固堪傲視全球,但若行禮如儀、照本宣科,能否引人關注已不得而知,遑論帶動鑑賞與研究的新熱潮了!展覽的當代化,實在是故宮責無旁貸的挑戰。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這周來到嘉義,幫客人做塔羅占卜跟寵物溝通。結束工作之後,跟奧黛莉跑去故宮南院走走。 買了門票入場後。我們第一個進入的展覽室是故宮的熱門文物展,一邊參觀文物,奧黛莉也跟我分享:其實這些文物都還是會散發那個時代所遺留下的能量。 比如有隻鴨子造型的香薰爐,根據導覽所言,是古時的閨女跟如意郎君約會後,當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這次到大理崇聖寺走走逛逛時遇見了很多新奇的東西,除了前幾篇介紹過的三塔倒影非常迷人外,還遇見了大理柴燒的茶具杯碗等等,還親眼瞧見了所謂的「團茶」&以前從來不曾接觸過的空靈鼓,可以說是開了眼界,不只開了眼還順道下海試玩了一會,叮叮咚咚地很是有趣。
Thumbnail
清代最重要的茶事,莫過於乾隆的三清茶。在每年春節期間,乾隆皇帝都會舉辦「三清茶宴」,邀集文臣學士一起品茗吟詩。「三清茶宴」據說起源於三清茶,在乾隆十一年秋巡五臺山回程時遇雪,一時興起將梅花、松子和佛手,用雪水沖泡所得的雅興。本文嘗試複刻這道清雅的茶湯,並將帶有苦味的佛手柑以佛手杯取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板倉聖哲教授亦莊亦諧說出:自從故宮七十週年展以降,每逢重要節慶,故宮都會亮相珍藏宋畫。如同宋畫的稀世瑰寶,故宮收藏固堪傲視全球,但若行禮如儀、照本宣科,能否引人關注已不得而知,遑論帶動鑑賞與研究的新熱潮了!展覽的當代化,實在是故宮責無旁貸的挑戰。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這周來到嘉義,幫客人做塔羅占卜跟寵物溝通。結束工作之後,跟奧黛莉跑去故宮南院走走。 買了門票入場後。我們第一個進入的展覽室是故宮的熱門文物展,一邊參觀文物,奧黛莉也跟我分享:其實這些文物都還是會散發那個時代所遺留下的能量。 比如有隻鴨子造型的香薰爐,根據導覽所言,是古時的閨女跟如意郎君約會後,當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這次到大理崇聖寺走走逛逛時遇見了很多新奇的東西,除了前幾篇介紹過的三塔倒影非常迷人外,還遇見了大理柴燒的茶具杯碗等等,還親眼瞧見了所謂的「團茶」&以前從來不曾接觸過的空靈鼓,可以說是開了眼界,不只開了眼還順道下海試玩了一會,叮叮咚咚地很是有趣。
Thumbnail
清代最重要的茶事,莫過於乾隆的三清茶。在每年春節期間,乾隆皇帝都會舉辦「三清茶宴」,邀集文臣學士一起品茗吟詩。「三清茶宴」據說起源於三清茶,在乾隆十一年秋巡五臺山回程時遇雪,一時興起將梅花、松子和佛手,用雪水沖泡所得的雅興。本文嘗試複刻這道清雅的茶湯,並將帶有苦味的佛手柑以佛手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