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古人的休閒活動--故宮「閒情四事」展

2022/12/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外的畫作與展品,反而很少到主場館參觀,真有點愧對故宮的珍奇寶物,這次得知退休同仁精心策劃並親自導覽,立刻報名參加。
微雨中開車到位於至善路的故宮,一到停車場竟然車位全滿,是我錯估了非假日午後的參觀人數了,只好順著車道往下開,還好路邊還有停車格,時間也還算充裕,可以悠閒地拾級而上,爬著階梯時就有種入寶山朝聖的期待,暫時將城市的喧囂拋在腦後。
所謂的閒情四事指的是插花、焚香、掛畫、喝茶,展品達102件,包括了花器、香盤、香盒、香譜、尺牘、茶碗、畫作及器皿等。透過花器的外形、色澤和工藝,遙想千年之前文人雅士對休閒生活的講究。
李嵩 花籃
在宋朝時期的畫作中,就有這樣編織技法繁複的花籃,不同顏色的花卉錯落有致地向外延展,呈現一種爭奇不鬥豔的美感,策展人也在展場中倣置了一個擬真的實物,作為對照十分有趣。
一開始看到焚香,我以為是跟祭祀有關,沒想到早在宋朝時期,古人就有類似今日芳香療法的雅興,有關焚香的文物,展出黃庭堅在《葯方帖》就紀錄一款叫「嬰香」的配方,同時在南宋的《新纂香譜》中也記載了類似的配方,兩者相差無幾,香味淡雅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在焚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熏爐,有件錯金銀鳬樽,造形是一隻鴨子,還有一件定窰生產的白瓷樽式爐,爐蓋上有雕刻的玉飾,乾隆皇鑑賞後愛不釋手,還在蓋子內寫了個甲字。
白瓷樽式爐
將珍藏的畫作佈置於院子內,和好友們一起玩賞是宋人稱之為掛畫,有時候也會結合焚香、喝茶與插花等相關因素,因掛畫風氣盛行,當年可委託「排辦局」代為安排。
有關茶具的部分,我對天目茶碗特別有興趣,源自於宋朝,當時日本僧人至淅江的天目山寺院內修行,也學習了茶禮、茶儀和茶器,歸國時也攜回了黑釉茶碗,因而得名。
現場展品有玳皮天目,「其特徵是二次施釉技法,藉此營造特殊的玳瑁狀紋理。」先上黑釉之後再放上剪紙,再塗上不透明的灰釉,自然形成宛如剪紙的紋路;另一種是木葉天目,也是採用二次施釉技法,不同之處是改用桑葉來取代,經高溫窰燒,自然烙下桑葉的紋理。
天目茶碗
此行體驗了古人的閒情逸致,在導覽解說中,不只看熱鬧也看門道,張大眼睛觀察每個細微紋理,讚嘆先民的精緻工藝,每幅畫作都重現了當時的人事時地物,儼然對著觀看者講述那亙古的美好時光。
原來我們和古物的距離沒有想像中的遠,以古映今,今昔相比,我好像不如古人懂得安排休閒生活啊!
順帶一提的是展場中的解說小別冊,製作非常精美,一面是文物圖片,另一面則是明信片,真是獨具巧思。
正面
背面
部分資料參考自Youtube 不錯過展覽的小火鍋閒情四事系列影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