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的狂歡——在楊紫瓊、關繼威獲得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前,先恭喜楊紫瓊與關繼威分別拿下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與最佳男配角。這當然是歷史性的一刻!尤其是楊紫瓊成為了奧斯卡首位亞裔影后,其中意義更是深重。

尊龍的失敗

隨著電視轉播,當楊紫瓊獲獎時,高興之餘,我忽然想起了香港學者周蕾(Rey Chow)在其重要著作《婦女與中國現代性》中的一段,針對電影《末代皇帝》的析論。文中說道:
「《末代皇帝》在第六十屆奧斯卡大獎評選中獲九項奧斯卡獎提名,並且贏得了所有的九項奧斯卡獎。看看獲獎的名單就可以了解到底是什麼受到了獎勵:電影的製作。這個名單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設計獎、最佳電影剪輯獎、最佳服裝獎、最佳聲響獎、最佳首創樂曲獎。
儘管扮演溥儀的尊龍表演得十分出色,他甚至沒有得到最佳演員的提名。由此而引出的問題當然不是奧斯卡獎是否『真正地』有價值,而是為什麼這個電影的許多傑出方面受到承認,但卻不包括電影的『表演者』。反覆強調這個影片生產的『國際』性質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即銀幕上出現的是可以識別出來的『中國的』臉孔,講的是一個『中國的』故事/歷史。
我的意思,並不是指好萊塢忽視中國男女演員的作法是種族歧視的表現;而是說,拒絕給予電影的表演同等的承認,也許是混淆了表演者與他們所表演的內容。無論如何,電影表演的有趣問題之一是男女演員橫跨電影製作和電影形象兩者。因此,從範疇上說,表演具有一種曖昧性,使它同電影生產的其他方面區別開來。
像《末代皇帝》這樣的大部頭,電影表演的曖昧性只能更為突出。我們可以說,當一個男/女演員因其表演而獲獎時,正是說明他/她——電影之外的實在的活人——成功地扮演了一個虛構的角色。因此,表演獎可以被看成是電影工業把男/女演員從虛構角色中區別開來,把男/女演員與電影『製造者』一視同仁的方式。」

亞裔的成功

從60屆的《末代皇帝》到95屆的《媽的多重宇宙》,從未曾被奧斯卡提名最佳男主角的尊龍到橫掃金球、美國演員工會、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等大獎的楊紫瓊;周蕾的觀察的確值得思考。《媽的多重宇宙》就像是華人的集體狂歡,從丹尼爾雙導演之一的關家永,岑勇康,吳漢章,男配角關繼威,女配角史蒂芬妮・許,到女主角楊紫瓊,華裔身影充斥在影像之中。甚至連劇情本身講述的也是一名亞裔女性的生命故事。
同是亞裔身分,《末代皇帝》的尊龍不僅未能提名最佳男主角,就連表現同樣出色的女演員陳沖與鄔君梅,也幾乎沒有任何獎項提名(僅鄔君梅提名3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女配角)。反觀榮獲奧斯卡7項大獎肯定的《媽的多重宇宙》,「演員」們的大獲全勝,似乎正意味著奧斯卡終於在時隔35年後,將亞裔演員一視同仁了。
也許你會想問,那李安的《臥虎藏龍》呢?它可是當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與最佳原創音樂等四項大獎的華語電影!沒錯,但這份得獎名單依舊反映著與《末代皇帝》相似的問題:是電影的「製作」受到獎勵,而非演員。對我而言,《臥虎藏龍》不過是一種出於西方人對東方武俠世界抱以「獵奇」式的欣賞和喜歡罷了。
另外,關於奧斯卡「So White」、「男性中心」、「政治正確」等跨時近百年的爭議問題,也已有不少文章都曾談過。《媽的多重宇宙》在「亞裔崛起」與「因疫情而掀起排華」的雙重浪潮之下,成為了必然的、可想而知的勝利。然而,這場勝利究竟是亞裔演員在好萊塢實質意義上的徹底成功,還是只是短暫的狂喜?仍然是個未可知的問題。

後記

如今想來,往年好像在各個重要的頒獎典禮公布提名名單時,我都會冒出同樣的想法。像是59屆金馬獎,我就想:「今年應該要給張艾嘉拿影后了吧!」另外,在43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時,我心想:「今年肯定是湯唯拿影后!」還有57屆金鐘獎的最佳男主角:「如果是陳亞蘭拿下,那就真的太棒了!」就連去年的74屆奧斯卡金像獎也是:「絕對是荷莉・貝瑞拿下影后寶座!」再到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楊紫瓊,我都有著相同的想法。
身邊友人告訴我,我的想法是處於一種非常「政治正確」的脈絡之下而產生的。可能是因為從影時間的長短,或是出於對多元種族、性別的支持等等,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與公眾輿論,從來都是可能左右獎項最終的頒予對象。因此,在楊紫瓊、關繼威獲得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後,我由衷希望這場「華人的狂歡」,並非是終點,而是另一個嶄新的開始。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追海豚的長崎夏日》,就從「鯖魚罐頭」開始說起。隨著回憶,時間倒轉至1986年的夏天,在九州長崎,說一則關於兩個小男孩的青春、友誼和冒險故事。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在戲院裡,哭到全身顫抖了。但這部明明是充滿溫暖療癒力量的作品,卻成功讓我眼淚潰堤。
著手寫《日麗》的文章時,我忽然想起王羲之的名作《蘭亭集序》裡有這樣一段話:「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突然驚覺,這段話就是《日麗》帶給我的感受。而正好也是這樣一個清明爽朗,微風和暖舒暢的午後,我終於看了英國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的新作《日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年節期間,重溫了《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還點開了2022年12月底剛剛播映的《你好,昨天》,看完之後突然心有所感,和鄰里街坊相處的往日記憶也逐漸浮上心頭。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我們已不再那樣熱切與左鄰右舍往來?反而只能在戲劇裡,才看得見那些鄰里之間的動人故事。
新的一年,為了因應博士論文Deadline的到來,必須稍微改變發文模式。映画案內所將以每月回顧的方式,與大家分享所長的觀影進度(除非有專文撰寫之必要,那就另當別論啦!)那麼首先,就一起來看看所長的一月觀影回顧吧!
今年和去年相去不遠,總共看了約200部作品。除了重映不列在名單之內,其他無論是院線、影展或是串流平台都包含其中。要從200部電影中選出十大片單,是困難的。因此,在這裡會先概述年度10部電影的選擇原因,隨後也會提及我認為相當好看的遺珠作品。
在迎來2022年度十大電影片單之前,先簡單插播分享一下關於今年的閱讀回顧。在依舊深陷博士論文難產窘境的一年裡,讀得最多的還是與論文相關的書籍,張愛玲的小說、散文、書信和研究張愛玲的學術著作就無須多提。但從論文延伸而出的幾本好書還是非常值得推薦!
《追海豚的長崎夏日》,就從「鯖魚罐頭」開始說起。隨著回憶,時間倒轉至1986年的夏天,在九州長崎,說一則關於兩個小男孩的青春、友誼和冒險故事。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在戲院裡,哭到全身顫抖了。但這部明明是充滿溫暖療癒力量的作品,卻成功讓我眼淚潰堤。
著手寫《日麗》的文章時,我忽然想起王羲之的名作《蘭亭集序》裡有這樣一段話:「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突然驚覺,這段話就是《日麗》帶給我的感受。而正好也是這樣一個清明爽朗,微風和暖舒暢的午後,我終於看了英國新銳導演夏洛特威爾斯的新作《日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年節期間,重溫了《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還點開了2022年12月底剛剛播映的《你好,昨天》,看完之後突然心有所感,和鄰里街坊相處的往日記憶也逐漸浮上心頭。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我們已不再那樣熱切與左鄰右舍往來?反而只能在戲劇裡,才看得見那些鄰里之間的動人故事。
新的一年,為了因應博士論文Deadline的到來,必須稍微改變發文模式。映画案內所將以每月回顧的方式,與大家分享所長的觀影進度(除非有專文撰寫之必要,那就另當別論啦!)那麼首先,就一起來看看所長的一月觀影回顧吧!
今年和去年相去不遠,總共看了約200部作品。除了重映不列在名單之內,其他無論是院線、影展或是串流平台都包含其中。要從200部電影中選出十大片單,是困難的。因此,在這裡會先概述年度10部電影的選擇原因,隨後也會提及我認為相當好看的遺珠作品。
在迎來2022年度十大電影片單之前,先簡單插播分享一下關於今年的閱讀回顧。在依舊深陷博士論文難產窘境的一年裡,讀得最多的還是與論文相關的書籍,張愛玲的小說、散文、書信和研究張愛玲的學術著作就無須多提。但從論文延伸而出的幾本好書還是非常值得推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華人的四項精神面貌 中國人或者說華人的精神面貌 兩千年來還是脫離不了四家 分別是: 儒、墨、道、匪 儒家就是老百姓相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循規蹈矩,相信傳統道德觀。 信儒家的人鄉愿而親善,可以自己說服自己、自己感動自己,抱團取暖,不影響政權。 墨就是俠客,這樣的人「
Thumbnail
因為看了太多的美劇 一直以來 LA變成我最想造訪的一個城市 之前偶然在網路看到華納兄弟工作室的影片 在這裡我們可以和各式的布景拍照 還有導覽可以一窺這些知名電視劇的製作背景 這變成我必去LA的另一個理由!大學畢業後便馬上規劃到LA的旅行!
Thumbnail
#街頭巷尾土地公,在三樓展廳後半段的部分,則是介紹海外的土地公信仰: #主要是東南亞 #新加坡的土地公牌位及金紙樣本 #澳門供品及金紙樣本 #馬來西亞的供品及金紙樣本 #發現一張很有金融商品特色的陰府匯票。 看完匯票上面的說明,理論上,土地公收到陰府匯票,可以憑票前往東嶽泰山冥府大帝
Thumbnail
在華人文化中,習慣焦慮的心態讓我們總是擔心未來的事情,忙碌著、工作著,似乎永遠都在追逐著什麼。我們常常任勞任怨,卻不自覺地承受著壓力,這樣的情況聽起來非常“華”。 無論經過多少世紀,或是這些華人移民到了多遙遠的國度,刻苦耐勞依然是大家對華人文化的第一印象。我們能在極為不合理的勞動環境中工作,一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和張豐毅主演的電影。本片獲得第46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是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獲得此殊榮的華語電影。本片還獲得金球獎及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成龍最初被邀請飾演段小樓一角,因為他有童年時期在京劇班訓練的經歷。但他拒絕了這個
Thumbnail
最近電影百花獎提名名單出爐,內娛粉圈認為根本是資源咖團建,尤其是男主角的提名名單,演技平平的二番越過演技在線的一番提名男主角,資源咖分豬肉資本家強行鍍金,荒誕到類同金掃帚獎的笑話
Thumbnail
《胭脂扣》是1987年關錦鵬執導的香港劇情片,由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本片獲得三項金馬獎,包括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奪得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當初她從青衣轉流量,多少人為之可惜,但她明白有流量才能掌握話語權,有更多選擇劇本角色的機會;當其他人紛紛以轉型名義切入所謂的正劇跑道時,她主張慢慢擴張舒適圈;當其他人的古偶還在仰賴配音時,她早已內卷同期聲;當其他人追求知名製作團隊時,她願意給予新人製作團隊合作機會。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華人的四項精神面貌 中國人或者說華人的精神面貌 兩千年來還是脫離不了四家 分別是: 儒、墨、道、匪 儒家就是老百姓相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循規蹈矩,相信傳統道德觀。 信儒家的人鄉愿而親善,可以自己說服自己、自己感動自己,抱團取暖,不影響政權。 墨就是俠客,這樣的人「
Thumbnail
因為看了太多的美劇 一直以來 LA變成我最想造訪的一個城市 之前偶然在網路看到華納兄弟工作室的影片 在這裡我們可以和各式的布景拍照 還有導覽可以一窺這些知名電視劇的製作背景 這變成我必去LA的另一個理由!大學畢業後便馬上規劃到LA的旅行!
Thumbnail
#街頭巷尾土地公,在三樓展廳後半段的部分,則是介紹海外的土地公信仰: #主要是東南亞 #新加坡的土地公牌位及金紙樣本 #澳門供品及金紙樣本 #馬來西亞的供品及金紙樣本 #發現一張很有金融商品特色的陰府匯票。 看完匯票上面的說明,理論上,土地公收到陰府匯票,可以憑票前往東嶽泰山冥府大帝
Thumbnail
在華人文化中,習慣焦慮的心態讓我們總是擔心未來的事情,忙碌著、工作著,似乎永遠都在追逐著什麼。我們常常任勞任怨,卻不自覺地承受著壓力,這樣的情況聽起來非常“華”。 無論經過多少世紀,或是這些華人移民到了多遙遠的國度,刻苦耐勞依然是大家對華人文化的第一印象。我們能在極為不合理的勞動環境中工作,一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和張豐毅主演的電影。本片獲得第46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是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獲得此殊榮的華語電影。本片還獲得金球獎及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成龍最初被邀請飾演段小樓一角,因為他有童年時期在京劇班訓練的經歷。但他拒絕了這個
Thumbnail
最近電影百花獎提名名單出爐,內娛粉圈認為根本是資源咖團建,尤其是男主角的提名名單,演技平平的二番越過演技在線的一番提名男主角,資源咖分豬肉資本家強行鍍金,荒誕到類同金掃帚獎的笑話
Thumbnail
《胭脂扣》是1987年關錦鵬執導的香港劇情片,由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本片獲得三項金馬獎,包括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奪得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當初她從青衣轉流量,多少人為之可惜,但她明白有流量才能掌握話語權,有更多選擇劇本角色的機會;當其他人紛紛以轉型名義切入所謂的正劇跑道時,她主張慢慢擴張舒適圈;當其他人的古偶還在仰賴配音時,她早已內卷同期聲;當其他人追求知名製作團隊時,她願意給予新人製作團隊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