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度自責到點亮自身:《致蕾絲莉》

2023/03/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致蕾絲莉》(To Leslie)會令我一直聯想到《我的鯨魚老爸》(The Whale),都是主角身為父母,在遭遇人生最大的幸運(中樂透/遇見所愛)之後逐漸失去了一切,更在拋棄了孩子後自暴自棄,過度自責加速了他們的沉淪。不同的是,《我的鯨魚老爸》的父親查理是一心求死,期盼在死之前為女兒做一點事;而《致蕾絲莉》的母親蕾絲莉(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飾)則是掙扎求生,再怎麼逃避或努力,唯一不變的是對兒子詹姆士(歐文.蒂格飾)的愛──他們都有愛的心意,卻失去了愛的能力。
  蕾絲莉是單親媽媽,偶然中了十九萬美金的樂透,原以為人生能就此改變,卻在六年間散盡,甚至拋下十四歲的兒子,同樣六年後被趕出租屋處,除了一箱粉紅色行李外一無所有,只能投靠已經獨立生活的詹姆士。染上酒癮的她,兒子一出門工作,就毀掉「不喝酒、不出門」的約定,不僅偷兒子室友的錢、和鄰居廝混,在酒吧勾引男人……每個行動看似是荒唐的「選擇墮落」,實則是本能求生──無力克制的酒癮是長時間逃避痛苦最快生效的捷徑,自然愈陷愈深。為什麼這麼克制不住?她與詹姆士相聚的每一刻,都能感受到詹姆士的防備、惶懼,加上發現她違背諾言酗酒的崩潰,便知過去帶給他的傷口只結了一層薄薄的痂,稍一碰觸就痛徹六年,亦同時撕開蕾絲莉的痛苦與愧疚,她沒有補償的方法與能力,只能一再酒遁。對兒子如此,對昔日好友南西(艾莉森.珍妮飾)與道奇(史蒂芬.魯特飾)亦然,加上舊日情誼怨憎的牽扯,和作為一個人必得撐起的驕傲,使她的行動好似在反覆證明自身的無可救藥。從演員神經質的表情動作,細緻的線條牽引我們看見她的倔強與脆弱:求生的韌性一拉一放就會彈傷靈魂,無法更換久了便稍觸即裂。查理藉由暴食來嚥下罪惡感,吃得愈多愈是自懲,他的身體就是致死的自責;蕾絲莉是只有酒能按下自責與自覺無能的OFF:我不要面對、不要去想,再想下去我會徹底崩潰。
  蕾絲莉逃離家鄉,或許是覺得在新環境可以重新開始,但事實是少了周遭人的支撐,她更沒有支持自己的能量;回到家鄉的她,酒精仍是她習慣遺忘恥辱的藥/毒,支撐/摧毀她的驕傲,重蹈覆轍使她再次流落街頭卻沒有離開,除了折磨那些看不起她的人,更想找尋一份歸屬感,冀望有人能同情她,拉她一把──摩鐵的史威尼(馬克.馬龍飾)從外地來到此處,由於前妻亦曾深陷酗酒的泥淖,基於同情給了她工作的機會。只是習於麻痺、自我放棄的慣性非朝夕可改,即使這條繩索曾經鬆手,去過曾與詹姆士同住的房子後,蕾絲莉下了戒酒的決心並且認真工作。但過去帶給他人的傷害仍在反噬,史威尼找出她當年獲得樂透的報導,想要為她打氣,卻又刺傷她的敏感與脆弱,一度離開了摩鐵。劇情至此看似沉淪,然而蕾絲莉數次在求救與自責、酒精與自覺間反覆掙扎,先前的努力已能抗拒一杯可抵一週薪資的酒;想回去卻又不敢現身,從廢棄的冰淇淋店窺見史威尼和摩鐵老闆羅伊(安德烈.洛伊飾)遍尋不著的沮喪後才發現:原來她還值得被找尋、被在意,那麼,她得先找回迷失的自己──藏身在廢屋裡固然安全,卻也將永遠置身黑暗。
  故鄉裡曾經一同長大、交往過的親友之所以唾棄蕾絲莉,除了南西所言:曾經愛她卻為她一再逃避吃盡苦頭之外,在小鎮舞會與彼特(詹姆士.蘭德里.赫伯特飾)的衝突還可以發現除了輕視,更多的是愧疚與恐懼:他們應該都曾在蕾絲莉發財後和她一起享樂、投資,做過改變未來的夢。蕾絲莉的失敗狼狽,多少會喚起他們曾經推波助瀾,以及同樣的一事無成;若生活不如意,居高臨下的嘲弄也會帶來一點自我寬慰:「如果我是她,絕對不會……」畢竟有些厭惡,是來自於看見相似之處,和恐懼相差無幾的人生之路。這也是蕾絲莉對待自己、獲取短暫安心的方式:連我都看不起自己,那麼不振作也是理所當然。
  導演麥克.莫里斯把重心放在主角自身和周遭的拉鋸,沒有明示蕾絲莉如何在六年間散盡獎金,只能從對話去推測。那筆錢就像她的愛,沒有妥貼運用的能力,無效揮霍後的債是遍體鱗傷和自我否決。在電影裡,她對詹姆士在三個場合說過「我愛你」,一次是被詹姆士揭穿謊言後崩潰,她試圖用母親權威與「我愛你」博取心軟仍無力挽回,母子均再次絕望;第二次是她離開摩鐵後打電話給詹姆士,對方沒有接聽,她在留言對著話筒說了好幾次「我愛你」,最終掛上電話;第三次就是最後的擁抱,從情感勒索、空洞無力到用自身證明,每一次都能看到她愛的能力逐漸復甦──畢竟愛從來不是拯救的唯一解,而是精神上的浮板,如果自己沒有擺動手腳,便會拖著所愛之人一起下沉;只有自己能夠好好呼吸,才能看見及給予愛。所以看完《致蕾絲莉》後,回想著《我的鯨魚老爸》,或許正呈現了愛的不同樣貌,來自於如何看待生命:查理在下沉前想讓女兒浮上海面,看見自身的價值;蕾絲莉則是攀著浮板,即使一再翻覆、幾度自棄,仍然掙扎著游到了岸,給予仍在岸邊徘徊的孩子一個擁抱──令人慶幸她發現自己仍擁有許多,也願意去珍惜那些擁有。
「跟我說我很好,跟我說我不是爛人。」
  願每個人都能有這樣對自己說的人,或者力量;即使曾經廢棄,也能重新開張,在黑暗裡點亮自身,再微小,至少看見存在的座標。
  《致蕾絲莉》,致每一個努力想愛、努力求生的人。
92會員
184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