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13: 金融債大揭密(二)-AT1詳解

2023/03/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在說明AT1前,還是得先介紹兩個專有名詞
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ommon Equity Tier 1 Ratio(簡稱為CET1 Ratio):
CET1 Ratio=普通股權一級資本/風險性資產
簡單來說,CET1 Ratio也就是普通股佔風險性資產的比重,為AT1最重要的觸發條件。
風險性資產: 將銀行所持有的資產乘上一個比例後並加總。
銀行持有的資產類別相當多元,包含放款給企業、放款給個人、或是銀行投資的金融資產都會有不同的風險,因此將這些資產乘上事先設定好的比重後加總就可以算出風險性資產。
接下來我們進入本篇主題,在上篇 Episode 12 :金融債大解密(一)-AT1的崛起 內,提到AT1在資本結構中的角色以及AT1的償債順位,但AT1作為吸收損失其實AT1眾多風險中的一部分而已,Mr.棒Bond將針對AT1的風險跟大家做說明。
AT1有著下列幾種風險,1.減損風險/轉換股票風險。2.延期風險(或不贖回風險)。3.不付息風險
【減損風險/轉換股票風險】
在每一檔債券發行時,在發行時的公開說明書(Prospectus)內就會詳列該檔債券所有風險及特殊條件,AT1內最大的風險就是在遇到減記(Write off)或AT1債券被轉換換為股票,瑞信的AT1條件都是直接被減記。
要被減記或轉換成股票通常會有兩種條件

一. CET1 Ratio低於某個比例以下,AT1就被減記或轉換為股票:
通常比例為5.125%或7%,但瑞信AT1被減記的當下,CET1 Ratio根本最新一期財報還有14.1%,距離觸發點還相當遠,這也是為什麼市場嘩然的原因,「因為對於投資AT1的金融機構或一般投資人,在購買時評估的標準一定是根據該發行人CET1的穩健程度做出投資決策」,但很明顯所有人在瑞士信貸案例中都吃了大虧,代表以後只看這個比重投資將有非常大的風險。
二、當觸發Point of Non-Viability(PONV)時或需要政府出手援救時:
在瑞士信貸案例中,政府確實提供了協助,並針對損失也提供了擔保,只是對於PONV的判斷從財報上很難看出,尤其是遇到擠兌這種流動性風險,通常會來得又急又快讓人措手不及。
延期風險
目前市面上的AT1基本上都是無到期日的債券,也就是所謂的「永續債券」(Perpectual),但是投資人怎麼會願意去買一個永遠拿不回本錢的東西呢?
所以這些永續債券通常都會設定一個發行人可以把債券贖回的期限,以目前架構來說,一般都是發行日的五年後,所以很多投資AT1的人,都會把他當成一個五年期債券來看待,因為AT1償債順位較低,所以投資人會領到較一般五年期債券還高的收益,所以不少人對AT1是趨之若鶩。
在原先AT1的市場,發行人為了維持信譽或為了之後能夠在順利發行AT1,正常情況底下只要到了可以贖回期限,都會把AT1按照原始條件贖回,但近幾年開始陸續出現發行人因手上現金不足、市場利率太高發行不符成本或擔心再融資有問題所以選擇不贖回AT1,因此讓許多原本認為5年就回拿回本金的投資,最後真的變成一檔真正的「永續」債券。
【不付息風險】
AT1在發行條款內針對債券支付還會受到最高可分派數額(Maximum Distributable Amount,MDA)影響,在財報內通常會揭露MDA的數字,若MDA小於一個水位,則AT1將無法付息,這也是2016年德意志銀行最一開始AT1債券暴跌的原因。
以上Mr.棒Bond針對AT1的主要風險做個說明,萬一以後真的有機會接觸到AT1,請記得一定要看清楚這檔AT1內所包含的條款,避免在投資上吃了大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Mr. 棒Bond
Mr. 棒Bond
作者本身從事債券投資已有多年經驗,對海外債券市場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且作者擁有國際證照CFA(特許財務分析師),對金融市場以及商品都有廣泛的涉略。過去因海外債券投資管道少且大家較為陌生,較少有機會接觸到海外債券投資,希望透過文章分享讓更多人學習海外債券投資,減少投資上的冤枉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