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鬼》溫馨但節奏混亂的故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We Have a Ghost(2023)

劇情節奏不佳,鬼淪為故事推進工具人

2023年台灣上映冥婚喜劇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除了有人、鬼之間的戲劇要素外,也增加了警匪飛車追逐的動作場面、與同志感情戲。雖然有些人感覺在故事上的詮釋老套,且有刻板化同志族群的疑慮,但基本轉化成喜劇的結構讓整體還很受到大眾歡迎,也算是在台灣影視票房下有著不錯的成績。
打親情牌或是感動人的電影是普遍受大眾喜愛的安全牌,但是有時候故事劇情如果不跟上,這萬靈丹也會有失靈的時候。
《我家有鬼》是部青少年家庭電影,描寫少年凱文跟父母搬進到一棟老舊建築,晚上凱文聽見奇怪的聲音上樓查看,發現了一個無名幽靈。凱文不但沒被幽靈嚇到,反而開始與這幽靈交談,但幽靈失去記憶,這讓凱文想幫助他找回記憶。殊不知因父親與大哥將幽靈的影片發上網,導致無名幽靈一夕爆紅,凱文一家也被有關單位給盯上。

《我家有鬼》是什麼電影?

青少年電影通常是一個很難駕馭的領域,一來他不能像純粹的兒童電影般有太多的童趣,再來也不能太過度的加入成人笑點與血腥暴力,但過於中規中矩的青少年電影通常會淪為無趣、無聊的乖乖牌電影。這也讓這類型的電影增加一定的難度。但最近許多影集在刻畫青少年故事上頗受共鳴,例如《阿呆少年犯》、《淑女鳥》等,都在少年的感情、友情與親情之間描繪得不錯。
早期如迪士尼的《歌舞青春》系列等青少年電影,有著一定的粉絲與知名度,但隨著如今青少年接觸網路世界,越來越早熟且豐富,過於美化與單一的故事模式已經無法再滿足如今的青少年。
而更貼近時代的少年、少女故事,影視工業的大人都還在摸索,有時候往往一不小心就淪為自娛自樂的懷舊電影。在最近日本鋼彈動畫也曾有探討過「爲什麼如今年輕一輩不看鋼彈?」也說明娛樂在時代的差異。
但溫馨的電影就算通俗也是有一定的觀眾買單,這也讓許多電影打了安全牌。在串流頻台的《我家有鬼》就是這樣的電影。
改編至改編自傑夫馬諾 2017 年的短篇小說《歐內斯特》,故事敘述少年凱文在搬到老舊的住宅遇到了一位無名幽靈,決定幫忙幽靈找回失去的記憶和名字,但沒想到家人將拍攝到鬼的影片放上網,造成社群媒體的轟動。
不只被鬼怪的粉絲環繞、還有奇怪的通靈人來家作客、甚至連凱文在學校都引人注目,靠著點點線索抽絲剝繭,凱文逐漸拼湊出這名無名幽靈背後的故事,但沒想到卻在此時因為大眾的熱度讓相關單位找上門,事情越發複雜,而凱文也發現這幽靈遺忘記憶的故事背後,有著更讓人驚恐的秘密。

《我家有鬼》分析與延伸:

電影的小說原作者傑夫馬諾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曾經為《紐約時報》、《衛報》等多家知名的報章雜誌撰稿過,主要以都會城市的基礎建設和建築設計為主要寫作項目,曾經出版過《城市竊賊指南》,以犯罪和建築之間較為新穎的角度去看待美國社會結構。
《我家有鬼》則是改編他一篇短篇鬼故事小說,原作的部分並未以青少年為目標客群撰寫,是一個融合超自然與犯罪之間的懸疑短篇。
電影中鬼魂跟許多恐怖電影的鬼故事中傷害人的幽靈有不同之處,主要的鬼魂原型是參照18世紀「Wizard Clip」在西弗吉尼亞州當地相當有名的口述鬼魂傳說。故事為一位旅行者寄宿在亞當的家中因病過世,亞當將他草草埋於附近,之後家中開始發生布料、絲品、皮革無端被剪裁成半月型的怪事,直到天主教神父幫他做了彌撒才止住這一連串怪異的事件。
雖然聽說故事有著文件記載,但文件卻莫名丟失。到現代許多人認為這可能只是當時為了傳教編織出來的故事。但多年後在當年神父來往的信件裡,的確有著這一段簡單的書信來往敘述,這也讓真實性撲朔迷離,但整體而言為何旅人會對於這家人做出如此的行為?或是想表示什麼?這也成為這部電影《我家有鬼》故事核心的參考點。
雖然不知道電影為何要改編成青少年向恐怖故事的具體原因,但整個故事主軸的確有朝著不只是超自然恐怖的方向前進,並且致敬一些經典的鬼片。
因為這部電影的原型其實只是發表在網路上一部簡單短小的故事,故整體來說有很大一部分的故事內容是原創劇情,而是否加分,則在影評人心中有的褒貶不一的狀況。

《我家有鬼》值得一看嗎?

整體觀影下來故事過於冗長且支線、配角線的故事都不能說表達得太好,雖然把社群媒體的概念、鬼不是恐怖而是迷失自我等、和與鬼之間合作的關係這些點加在一起有些新鮮感。
但人物設計扁平跟與主線無關的故事太多,讓人相當分心,還有一些很沒必要的設定,例如主角凱文的哥哥很受歡迎這件事、或是刻意顯示華人女孩的身份、還有警察內部探員不知所云的調查和和解。
整體下來看得出導演想要營造出一種青少年故事的獨特感,但整部片卻相當的粗枝濫造,例如被許多不是專業影評的觀眾找到不合理之處,和綠幕曝光的地方被剪輯進去,拉低整部片的質感。像是設定上是中低收入戶的黑人家庭卻請得起搬家工人、人不能碰到鬼的概念模糊不定、閣樓的空間一直忽大忽小等,許多細節部分都犯了低級錯誤。
整體來說導演想營造當代青少年故事和溫馨的家庭劇,試圖創新故事,但整體還是脫離不了公式的老套結構。如同一部過去迪士尼為了消化多餘劇本,勉強拼湊出來的家庭喜劇,又臭又長,可以預想的結局的讓人打呵欠。
我認為如果這部電影是改編成劇情片,用更多面向的角度去看待家裡鬼的出現,和增加更多恐怖氣氛的懸疑感,和讓主角危機感更加緊迫,整體會好上許多。
可以說裡面為了添補原作沒有的內容,塞入一堆無關緊要的東西和要素,但又必須靠著幽靈和主角推動主線,就讓兩者之間很分裂。到電影後期幾乎都是用無名幽靈去觸發主線、推動故事和強行介入。最後與反派之間搏動的主角家庭線更是表現得可笑且微妙,整體而言是一部不是很推薦的電影。有些短篇加油添醋可以增加風味,但有些東西硬要加上配料,和可能成為一場悲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7會員
708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