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i, my homie.
回老家時吃飯時,聽家父跟父執輩聊天,一串臺語中間突然迸出一個疑似人名的「Homi」,日式風味十足。彷彿在小吃店菜單中,一串魯肉飯(一定要用這個魯,看起來才好吃,我堅持)、白菜滷、豬頭皮和貢丸湯之後,突然看到握壽司。
一旁的老哥問我,「是日文名字嗎?難不成是homie?」如果是homie的意思,他們應該會說兄弟(hiann-tī)吧?
上一輩的名字的確有很多日文的痕跡,以前阿太(曾祖母)稱呼二姑丈公時都叫他「くに(Kuni」,二姑丈公的名字是「邦夫」,日文讀作「くにお(Kunio)」,看來簡稱Kuni是暱稱「邦仔/阿邦」的概念。
太公(曾祖父)跟阿太都受過日治時代教育,可能也影響了家中的命名規則。媽媽說她小時候和兩位舅舅一人一隻小狗,一黑一白一黃,「他們叫『枯囉』和『西囉』,還有一隻...忘記了。」
根據日語顏色單字推斷,黑的叫くろ(Kuro),白的叫しろ(Shiro),跟《魔法阿嬤》的黑貓和白狗撞名,畢竟這種取名方式就是日文版的「小黑」和「小白」嘛。由此推論,最後一隻黃狗「小黃」的名字應該是「きいろ(Kiiro)」──奇一羅!欸,太難唸了吧!難怪媽媽會忘記。
所以,「Homi」到底是誰呢?
延伸閱讀